-
公开(公告)号:CN115319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842316.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B23P19/027 ,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联轴器弹性柱销快速拆卸工装及方法,它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的两侧反向对称固定有链条连接柱;两根所述链条连接柱上分别对应钩挂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旋钮安装销,并套装在锁紧旋钮的内部;旋钮安装销支撑在工装主体上;所述工装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用于顶出弹性柱销的油缸。通过此工装能够用于联轴器检修过程中柱销的快速拆卸,进而提高了其拆卸效率;有效防止弹性柱销与螺母的损伤,缩短检修时长,对船闸检修保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154972.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E02C1/1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工作状态下船闸浮式系船柱分析计算方法,根据船闸浮式系船柱结构受力特点,将船闸浮式系船柱的空心圆柱体系船柱的柱身概化为等截面弹性梁,并将用于固定该空心圆柱体的钢板概化为固定铰支座;基于材料力学中拉弯组合变形分析方法,在船闸浮式系船柱柱身上选取任一受力点,分析柱身表面该受力点的轴向拉伸应变、弯曲应变;建立工作状态下的浮式系船柱受荷力学响应模型;采用不同工况下浮式系船柱仿真试验,对模型的轴向拉伸系数、水平弯曲系数、竖向弯曲系数进行率定。该方法可实现通过测量船闸浮式系船柱柱身同一截面上指定测点的应变即可计算得到浮式系船柱所受系缆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实现船闸浮式系船柱在工作状态下的自动化感知与预警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2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62431.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船闸人字闸门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呈现装置、远程监管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应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裂缝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裂缝传感器均通过每一层门格上的接续盒连接至人字闸门顶部的总接续盒,人字闸门顶部的总接续盒连接数据处理装置。远程监管装置包括数据监测站、PC处理器;数据监测站能接收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呈现装置传输的数据,并传输给PC处理器。本发明一种船闸人字闸门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对船闸人字闸门门体结构应变、裂缝、塌拱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在线监测,为判断船闸人字闸门总体运行状态和受力状况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保障船闸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1050964.9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连续多梯级船闸运行控制系统及运行换向方法,包含闸阀门拖动控制系统、船闸通航信号系统、广播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集中控制监控系统,结合船舶过闸运行工艺、船舶在闸室内移泊情况和船闸输水运行方式建立连续多级船闸换向运行模型,结合数据采集单元对通航调度系统中船闸上下游等待过闸船舶数和船闸集中监控系统船闸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分析,生成可执行的规范化多级船闸标准换向操作流程,提高连续多级船闸换向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所述的连续多级船闸换向运行模型以多级船闸同步输水运行方式为基础。所述的同步输水运行方式,是各间隔闸室同步进行输水操作的运行模式,适用于单向运行最后一闸次船舶进闸、移泊、出闸的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9764.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B23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吊耳轴孔修复设备及方法,反弧门的顶部设置有吊耳,吊耳的内部加工有吊耳轴孔,所述吊耳焊接在反弧门的门页上游导水板上,所述吊耳轴孔通过销轴与吊杆相连,并在启闭机的作用下实现反弧门的启闭动作;所述反弧门的吊耳轴孔处布设有用于对吊耳轴孔进行修复的轴孔修复设备。通过布设有轴孔修复设备,确保修复设备与修复轴孔定位同轴度高,高精度修复受损严重的吊耳轴孔,安装嵌套及定位销,嵌套内径与吊耳轴孔原始内径相同,从而实现反弧门受损吊耳轴孔的高精度快速修复,改善了反弧门启闭运行受力状态,延长了反弧门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29348.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40 ,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N3/04 , G08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流量的梯级枢纽船舶智能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实时全方位收集梯级枢纽间的水文环境信息,对水文环境信息进行预处理,构建水文环境预测模型,对短期内的水文环境变化情况进行预测,获得水文环境预测结果;结合流域内水文环境预测结果、通航设施运行参数及调度规则,运用多Agent仿真技术,构建不同流量下的梯级枢纽过闸船舶交通流预测模型;根据航段航道的特点、锚地信息、水文信息以及船舶在航信息,结合不同流量下的梯级枢纽过闸船舶交通流预测模型,对关键因素进行参数化处理,模拟不同水文条件下通航系统的运行,进而对梯级枢纽过闸船舶调度安排给出最优决策信息;实现梯级枢纽过闸船舶的智能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30822.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Q50/26 , G08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枢纽船舶过闸计划智能调度方法,包含滚动预计划、安检计划以及过坝作业计划的智能调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船舶过坝作业流程及人工计划手册,提取智能调度场景库;基于所述智能调度场景库,设计智能调度约束条件,包括滚动预计划约束条件、安检计划约束条件以及过坝作业计划约束条件;基于所述智能调度约束条件,设计智能调度框架,包括滚动预计划智能调度框架、安检计划智能调度框架及过坝作业计划智能调度框架。通过智能调度场景库的构建,约束条件以及智能调度框架的设计,形成完整的梯级枢纽船舶过闸计划内容,能够弥补当前调度系统和人工的不足,从而提高计划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62246.6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大型船闸上闸首帷墙底板冲淤系统,它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上闸首门库,所述进水口的底部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设置在上闸首门库和帷墙底板之间,所述管道的底部末端与冲淤管相连,所述冲淤管上布置安装有多个喷嘴;还包括电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江水所含的泥沙和过闸船舶掉落的异物堆积对过闸船舶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46692.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L5/04 , G01L5/00 , E02C1/1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水头船闸浮式系船柱系缆力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应变检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蓄电池、无线充电装置、终端处理装置;所述应变检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蓄电池安装在浮式系船柱上;所述浮式系船柱和无线充电装置分别安装在闸墙的U型槽内和U型槽顶;所述终端处理装置放置在闸面上。所述监测方法包括应变检测装置检测系船柱相应位置应变,数据采集装置预处理数据并无线传输给终端处理装置进行后处理及应急操作。本发明能够对系缆力进行数字化实时远程监测,辅助判断船舶是否系缆,及时发现系船柱卡阻、系缆桩断裂、缆绳断裂等情况,参与船闸运行控制系统的预警和应急操作,方便运行人员对船舶靠泊管理,保障船闸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764592.4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人字闸门门形监测系统及布设方法,针对大型人字闸门运行过程门形监测,通过布设并实施倾角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实现人字闸门运行姿态和形变量的监测采集,通过门形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人字闸门门形监测难度大,适用性差,结构失效评判缺乏科学指导的问题,为船闸行业大型人字闸门门形监测和施工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防范化解大型人字闸门运行安全风险,为船闸检修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