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跳齿的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91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04327.3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跳齿的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转向系统跳齿的检测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的上电动作,获取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在第一时段内转动的第一转角,以及丝杠螺母副中的丝杠在第一时段内的实际移动距离;基于第一转角以及传动组件的传动比,确定丝杠的理论移动距离,传动比用于表征输出轴与螺母之间的转速比;基于实际移动距离与理论移动距离,判断传动组件是否发生跳齿。本申请基于实际移动距离与理论移动距离,来监测传动组件发生跳齿的发生,进而通过监测跳齿的发生,精准把握了函数计算的转向角无法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转向角的情况的发生,最终提高了车身稳定性控制的准确度。

    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车辆转向控制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789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3383.0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车辆转向控制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应用于包括可变传动比机构的车辆,方向盘与可变传动比机构连接,可变传动比机构与轮胎连接,该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轮胎作用于方向盘的转向力,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基于当前车速,确定目标补偿转角;其中,目标补偿转角用于表示可变传动比机构带动方向盘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转角;第一方向与转向力对应的方向相反;基于目标补偿转角,控制可变传动比机构转动,以使方向盘的实际偏转角小于或者等于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偏转角;其中,实际偏转角与预设偏转角用于表示方向盘在转向力对应的方向上的转角。基于上述方案,能够避免方向盘出现打手现象。

    分体式转向管柱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86846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805693.6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转向管柱,其具有上管柱组件,与所述上管柱组件滑动插装的下管柱组件,以及将所述上管柱组件组装于车身的安装支架,所述上管柱组件包括刚性的第一上管柱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上管柱组件固连的铝合金制的第二上管柱组件,所述下管柱组件插装于所述第二上管柱组件内,所述安装支架装配于所述第二上管柱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转向管柱,通过将上管柱组件构造成刚性的第一上管柱组件和铝合金制的第二上管柱组件,并使下管柱组件与第二上管柱组件配合,利用铝合金铸造成型机加工后的第二上管柱组件的高精度,实现与下管柱组件的精确配合,提高了使用效果。

    转向器和车辆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77348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183603.7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和车辆,转向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一级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太阳轮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啮合在太阳轮和齿圈之间,齿圈与二级减速机构连接,二级减速机构与驱动轴连接,以实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沿轴向运动。通过将太阳轮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大大减少了转向器体积,且体积规整,有利于整车开发布置工作,该减速机构依旧是两级减速机构,不会降低助力能力。并且,通过齿圈带动二级减速机构进行减速,实现太阳轮‑行星轮‑齿圈三者啮合传动,运动稳定性更好些,提高了转向器的运动控制精度,更好提高转向器的灵敏度。

    转向管柱的限位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2554987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0601474.0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限位结构及车辆,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用于连接转向管柱,第一齿轮与转向管柱同轴转动,第一齿轮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处于第二齿轮的同一侧;其中,第一限位件延伸至第二齿轮,第一限位件具有锁止位,第一限位件位于锁止位,第一限位件止抵第二限位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配合,实现机械限位,通过两个齿轮之间的配合,无需更多零部件的配合,整体结构简单,机械结构的配合提高了可靠性,避免损坏时钟弹簧与角度传感器等零部件。

    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15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76287.4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与车身相连且与转向管柱的下柱管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滑槽;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柱管旋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铰接,所述调节支架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滑块及所述支撑支架铰接,所述调节支架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下柱管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管柱组件的刚度和整体性能好,可以方便地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且调节过程的平顺性好,不易卡死,操作体验佳。

    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9581603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257952.X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吸能领域,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和车辆,所述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包括溃缩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溃缩装置的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包括芯轴和套设于所述芯轴的外周的吸能套管,所述溃缩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安装于车身结构的底座和通过溃缩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安装座,所述吸能套管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形成为两级溃缩,包括吸能套管所形成的第一级溃缩和溃缩装置所形成第二级溃缩,有效增大了溃缩结构的溃缩行程。

    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16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76584.9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上柱管;下柱管,所述下柱管套设在所述上柱管外;吸能部,所述吸能部设置在所述上柱管上,且所述吸能部上设有沿所述上柱管的轴向延伸的吸能槽;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吸能槽过盈配合且设置成在溃缩时相对所述下柱管位置固定;剪切销,所述滑块与所述吸能部通过所述剪切销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组件,可以方便地实现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在转向管柱发生溃缩时,可以确保溃缩方向沿着设定的轴向。

    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1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76583.4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上柱管;下柱管,所述下柱管套设在所述上柱管外,所述下柱管的周壁上设有缺口;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下柱管相连;弹性止抵部,所述弹性止抵部设在所述缺口处,且弹性止抵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上柱管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组件,通过弹性止抵部抵压上柱管,可以消除上柱管与下柱管之间的径向间隙,提升转向管柱的刚度和整体性能,转向管柱在发生溃缩时的方向性更好,且转向管柱组件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