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8497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337541.3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包括驱动件、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和变速机构;变速机构与驱动件连接,变速机构还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和总输出端连接,变速机构用于控制第三输入端的速度,变速机构上设置有挡位,在车辆需要高速行驶时,驱动件可以通过第一行星排驱动第二行星排开始转动,而驱动件还通过变速机构和第三输入端驱动第二行星排转动,从而使第二行星排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同时驱动下开始转动,并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带动下,第二输出端的转速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速行驶时驱动电机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驱动电机转速较低,从而导致驱动电机的能耗较低的技术效果。

    多级变速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34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590497.2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变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级变速器。该多级变速器包括壳体、输入转轴、输出转轴、制动器、四个行星排组件和四个离合器;输入转轴与第二离合器和第二行星架连接;制动器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第一行星架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第一齿圈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第二齿圈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三行星架分别通过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与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连接;第三齿圈通过第六转轴与第二离合器连接;第四太阳轮与第六转轴连接,第四行星架通过第七转轴与第三离合器连接,输出转轴与第四行星架传动连接;第四齿圈通过第八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

    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763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258511.8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该自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C1离合器、C2离合器、C3离合器、B1制动器和传动件;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C1离合器、所述C3离合器、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传动件同轴传动设置;所述第二行星排、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C2离合器同轴传动设置。该自动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系和第二传动轴系的设置方式,能够使用双轴布置的方式进行传递动力,明显缩短该变速箱的轴向尺寸,降低全车布局的难度,使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

    双离合变速器
    4.
    发明公开
    双离合变速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98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69347.4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该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输出轴第二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组;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均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内毂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传动连接。该双离合变速器,通过减速齿轮组的设置,能够在将该双离合变速器应用到不同车型上的时候,仅通过改变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的传动比即可实现与不同车型的动力适配;不需要对其他传动齿轮的齿数做调整。

    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混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619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55948.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混动汽车。该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B1制动器、B2制动器和C1离合器;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通过所述B1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均通过所述B2制动器与所述变速箱壳体连接。该动力总成,该变速机构位于第三前进挡时,整个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接近100%,能够显著地降低变速机构在传递动力时的能量损失。

    自动变速箱的壳体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7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449716.2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的壳体优化方法。所述自动变速箱的壳体优化方法是先检测自动变速箱壳体的各个面的壳体振动信号,并根据检测的壳体振动信号分离出各齿轮振动信号,然后测试自动变速箱各轴与壳体的频响曲线h(t),用该曲线计算轴和壳体的频率和振型,用有限元法直接计算壳体和轴的频率和振型,并对频率和振型进行验证;将分离出的齿轮振动信号为输入条件,与计算出的频率和振型共同计算出壳体振动辐射区,并确定壳体的优化区域,对优化区域进行加厚处理。本方法通过测试计算出齿轮振动信号与壳体噪音辐射区的对应关系,能够对齿轮和壳体对应区域有明确的认识,明确壳体优化区域,从而避免对壳体大范围的设计变更。

    多级变速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1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66159.3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变速器,涉及机动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输入转轴、输出转轴、第一行星排组件、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三行星排组件、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且制动器固定在箱体上;输入转轴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离合器连接;制动器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第一齿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四离合器连接;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行星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离合器;第二齿圈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四离合器;第三转轴与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三行星架与第三离合器连接;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转轴连接;第三齿圈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

    自动变速箱用输出轴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6379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40887.9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用输出轴支撑装置,属于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止推轴承和向心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座圈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之间设有调整垫片;所述向心轴承的内圈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轴肩上,所述向心轴承的内圈的外侧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齿轮相抵靠,内圈的内侧与所述止推轴承的轴圈相抵靠,所述向心轴承的外圈的内侧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向心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向心轴承的外圈的外侧设有敞口。本发明通过将向心轴承设计成分离式结构,不仅解决了变速箱壳体的磨损问题,同时解决了向心轴承的装配问题。

    自动变速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0068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90667.X

    申请日:2014-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F16H2200/0078 F16H2200/201 F16H2200/2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并排设置于同一个变速器箱体内的位于传动侧的第一轴系和位于从动侧的第二轴系以及三个正齿轮组、三行星齿轮组、五个离合器和一个制动器,这两个轴系通过三个正齿轮组所属的多个动力路径相连。只用五个离合器和一个制动器共六个换挡单元就实现了至少十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且常用挡位的挡间比介于1.042~1.214之间,总传动比范围达到9.528,换挡平顺,结构保持紧凑,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动态性能也进一步降低了油耗,使用经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该自动变速器适合混合动力驱动并具有适合发动机自动启停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