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8497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337541.3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包括驱动件、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和变速机构;变速机构与驱动件连接,变速机构还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和总输出端连接,变速机构用于控制第三输入端的速度,变速机构上设置有挡位,在车辆需要高速行驶时,驱动件可以通过第一行星排驱动第二行星排开始转动,而驱动件还通过变速机构和第三输入端驱动第二行星排转动,从而使第二行星排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同时驱动下开始转动,并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带动下,第二输出端的转速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速行驶时驱动电机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驱动电机转速较低,从而导致驱动电机的能耗较低的技术效果。

    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763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258511.8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该自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C1离合器、C2离合器、C3离合器、B1制动器和传动件;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C1离合器、所述C3离合器、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传动件同轴传动设置;所述第二行星排、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C2离合器同轴传动设置。该自动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系和第二传动轴系的设置方式,能够使用双轴布置的方式进行传递动力,明显缩短该变速箱的轴向尺寸,降低全车布局的难度,使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

    双离合变速器
    3.
    发明公开
    双离合变速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98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69347.4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该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输出轴第二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组;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均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内毂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主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传动连接。该双离合变速器,通过减速齿轮组的设置,能够在将该双离合变速器应用到不同车型上的时候,仅通过改变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的传动比即可实现与不同车型的动力适配;不需要对其他传动齿轮的齿数做调整。

    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混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619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55948.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混动汽车。该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B1制动器、B2制动器和C1离合器;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通过所述B1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均通过所述B2制动器与所述变速箱壳体连接。该动力总成,该变速机构位于第三前进挡时,整个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接近100%,能够显著地降低变速机构在传递动力时的能量损失。

    定子轴及制动器外毂与定子轴的连接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898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57493.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轴及制动器外毂与定子轴的连接总成。其中定子轴包括定子轴主体,定子轴主体的外壁开设油槽,油槽上开设第一通孔,油槽用于与制动器外毂接触,且制动器外毂覆盖在油槽的表面,使油槽与制动器外毂中的第一油孔相通,油槽用于将第一油孔中的油转换至第一通孔,即能够使油通过第一油孔流向油槽,然后流向第一通孔,最后进入到定子轴主体的内部。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置密封套覆盖在油槽的表面,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

    电子油泵故障诊断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79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81236.9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油泵故障诊断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子油泵通讯状态数据、电子油泵故障状态数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数据,当电子油泵通讯未超时、电子油泵无故障且发动机处于点火状态时,开启电子油泵诊断功能。本发明中,电子油泵诊断可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激活洗车功能时,关闭电子油泵的诊断,减少了变速器控制器的运算量,消除了用户的困扰。

    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84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08738.9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该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行星齿轮组之间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外圈与连接筒同轴固定,所述支撑盘的内圈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套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的外周,所述支撑盘与处于其两侧的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之间均间隔设置并形成油道,所述支撑盘靠近其内圈的位置处开设有油孔,所述油孔与两个所述油道连通,支撑盘的内圈通过卡接环直接套在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上,稳定性更好,同时也使安装在连接筒上的转速传感器在工作时受到的振动更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卡接环安装在支撑盘内侧壁里,所以其不会再遮挡到油孔,不会再影响润滑油的油路。

    多级变速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1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66159.3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变速器,涉及机动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输入转轴、输出转轴、第一行星排组件、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三行星排组件、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且制动器固定在箱体上;输入转轴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离合器连接;制动器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第一齿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四离合器连接;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行星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离合器;第二齿圈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四离合器;第三转轴与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三行星架与第三离合器连接;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转轴连接;第三齿圈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一离合器连接。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油路

    公开(公告)号:CN10450071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682471.5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油路,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齿轮内毂上,与所述变速箱的导出供油孔连通,以允许润滑油流至行星轮和齿圈安装部位的连通孔;设置所述变速箱的太阳轮上,与所述变速箱的导油管连通的太阳轮供油孔;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的行星架上,与所述太阳轮供油孔连通,以将润滑油导流至所述行星架安装部位的导油孔。本发明提供的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油路,针对行星排增设了新的供油路径,使行星排不再借助动力输入轴的供油孔,令润滑油能够更加充足的流至行星排中,使行星排得到更加充分的润滑。

    一种带密封垫的变速箱油泵

    公开(公告)号:CN10361552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50579.1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密封垫的变速箱油泵,所述变速箱油泵包括固定连接的油泵下体和油泵盖,油泵下体和油泵盖之间设有油泵隔板,油泵隔板与油泵下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密封性好,有效避免油泵下体上的各油道之间串油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油泵隔板与油泵下体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