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4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43009.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冷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功率晶体管模块和二极管芯片模块,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内通入有冷却介质,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进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出口。本发明提供的车用电机控制器冷却结构,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进口进入流道,经过流道后从冷却介质出口流出,并带走热量;通过对控制器的冷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能力,并提高了控制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1656.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锁芯的加油口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锁芯(2),所述盖体(1)内顺次安装有限位卡环(3)、锁体(4)和压板(5),所述锁体(4)内安装有活舌安装座(6),所述活舌安装座(6)内安装有活舌(7),所述锁芯(2)的端部形成有偏心凸台(8),所述偏心凸台(8)与所述活舌(7)连接,所述锁体(4)内具有与所述活舌(7)配合的限位凸台(9)。本发明具有锁止功能,能够有效防止加油口盖被恶意打开,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486644.2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气流速度的消声器,包括两端封闭的壳体、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隔板;隔板设置于壳体内,将壳体分隔出相应的腔室;第一管路从壳体的左端盖穿入壳体内,并且穿过隔板后第一管路的端口位于右端盖与隔板之间的腔室内;第二管路从壳体的右端盖穿入壳体内,并且穿过隔板后第二管路的端口位于左端盖与隔板之间的腔室内;在第一管路的端口处设置第一扩口段,在第二管路的端口处设置第二扩口段。本方案相对于普通消声器,由于采取了扩口管段,气流速度分两次降低,减小了气流速度的突变,降低了在截面突变处的气流速度,可有效降低气体摩擦噪声,可有效防止管口边棱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56641.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J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货车,其包括货箱、侧滑门,所述货箱的一侧设有滑门开口,所述侧滑门设置在所述滑门开口处;所述滑门开口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侧滑门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门开口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侧滑门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门开口的右侧的货箱的中部位置水平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侧滑门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侧滑门具有封闭所述滑门开口的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滑门开口的右侧的第二位置。本发明的侧滑门不会占用货箱外较大的空间,与采用铰链连接的对开门相比,有效地降低了非机动车和行人与侧滑门发生碰撞的概率,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侧滑门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造成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6230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99974.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024 , F02M35/10 , F02M35/12 , F02M3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进气管路和机动车,进气管路包括主管路、消声结构和调节阀,主管路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主管路形成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通道,主管路上还开设有与通道连通设置、且在进气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消声结构与主管路并联设置,具有消声腔,消声腔的一端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通道,另一端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通道,调节阀设于消声结构,且位于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之间,调节阀在进气口的进气量增加或减小的过程中,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实现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打开调节阀实现低频噪音降噪,或者关闭调节阀实现特定频率噪音降噪,以解决现有的进气管路无法实现多频率或多频段降噪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72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343756.2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钢管、后处理组件、波纹管、第二钢管、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钢管的一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另一端与后处理组件的进气口连接,后处理组件的出气口与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后处理组件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于发动机上。本申请通过调整发动机后处理组件的固定结构,将波纹管设置于后处理组件之后,解决了后处理组件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的波纹管易高温烧蚀泄露,导致废气排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并通过调整发动机后处理的固定结构,解决了后处理颗粒捕集器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的距离较大不利于颗粒物再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7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2710.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冷却水分配装置及液体流量检测方法,其中车用冷却水分配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包括总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流量检测装置;总进液口、流量检测装置、第二出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出液通道包括总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方向为进液通道的进液方向,第二方向为出液通道的出液方向。本发明的车用冷却水分配装置能够在为柴油车尿素罐加热的同时对尿素溶液喷头进行冷却,确保在寒冷天气下柴油车能够正常还原尾气中氮氧化物,汽车的发动机水泵可以根据流量检测装置的反馈调节冷却水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13506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612453.4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家华
IPC: F16L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管路过梁护套,包括护套本体和弹性卡爪,所述护套本体上设置有管路过孔、槽口和挡圈;其中,所述槽口自所述护套本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管路过孔,且所述槽口贯通所述护套本体,所述挡圈位于所述护套本体沿着插装反方向的端面上,且所述挡圈朝向远离所述管路过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卡爪的一端与所述护套本体固连,所述弹性卡爪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护套本体的方向延伸。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管路过梁护套的槽口的设计使得护套本体可向着管路过孔收缩,从而可适应不同孔径的大梁的管路孔,使用时沿着插装方向推入大梁的管路孔即可将护套安装至大梁上,安装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343756.2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钢管、后处理组件、波纹管、第二钢管、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钢管的一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另一端与后处理组件的进气口连接,后处理组件的出气口与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后处理组件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于发动机上。本申请通过调整发动机后处理组件的固定结构,将波纹管设置于后处理组件之后,解决了后处理组件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的波纹管易高温烧蚀泄露,导致废气排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并通过调整发动机后处理的固定结构,解决了后处理颗粒捕集器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的距离较大不利于颗粒物再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92580.4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送动力电池的输送车,包括:支撑组件、移动支架、托板组件、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滚动轮设置在支撑支架的第一端的底部,支撑支架的第二端与固定支架垂直连接;升降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支架上,且与移动支架滑动连接,移动支架位于支撑支架的上方,托板组件与移动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板与固定支架连接,驱动部设置在固定板上,驱动轮位于固定板的底部,且驱动部与驱动轮连接。本发明通过能够实现输送车的快速移动,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托板组件的上下升降,使托板组件上放置的电池包的位置发生变化,对电池包的位置进行微调,使本发明的输送车在输送电池包时更加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了操作人员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