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244.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904 , A61P11/00 , A61P31/12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K31/7048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茶绒2‑5份、苦杏仁1‑3份、百部4‑7份、乌梅1‑3份、毛笋3‑5份、兔儿风3‑7份、青蒿粉4‑8份、野马蹄草2‑4份、黄总花草4‑7份、川芎5‑9份、芦丁1‑3份、薄荷1‑3份、甘草2‑4份和山柰酚3‑5份。本发明通过采用茶绒、苦杏仁、百部、乌梅、毛笋、兔儿风、青蒿粉、野马蹄草、黄总花草、川芎、芦丁、薄荷、甘草和山柰酚等药材进行药物的制备,使药物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药物抗菌作用强、抑杀菌迅速、不易产生耐药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6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03974.8
申请日:2024-04-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19/00 , F21V33/00 , F21V23/04 , A61M5/178 , A61M5/31 , F21Y115/10 , F21W1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局部麻醉设备,包括:储药管、推拉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储药管的一端可拆式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智能LED灯,所述智能LED灯的电控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储药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本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局部麻醉设备通过在储药管上设置蓄电池和智能LED灯,使智能LED灯感应到人体后能够启动照明功能,从而能够提升注射器注射在人体部位上的准确性;另外,通过推拉机构和固定机构的设置,使操作者的一只手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固定,并且另一只手能够通过转动转轴的方式实现对活塞移动的控制,从而提升了麻醉药注射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19129.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43 , G01N33/533
Abstract: 一种快速检测CPV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检测CPV的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的特性,结合CPV的VP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出一种快速检测CPV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能够检出培养物中病毒的最低限位为102.15TCID50/0.1mL,且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其他犬源病毒,如:CPIV、CAV、CDV和RABV不发生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具有稳定性好、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为CPV的现场或者实验室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74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1156218.1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仿生油槽结构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属车辆离合器摩擦片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芯片和摩擦衬片组成,两个摩擦衬片对称固接于芯片正反两面,二摩擦衬片的表面均设有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油槽底部设有由导向槽和仿生单元槽组成的仿生微结构,对冷却润滑油形成优异的单向输导作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油槽中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增加润滑油与摩擦片之间的对流换热,显著减少摩擦片的表面温升;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组合形成独特的复合油槽形式,有利于改善摩擦片表面热应力集中造成的过热和变形等失效情况,综合提高摩擦片的摩擦性能,增加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440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1136496.0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仿生摩擦片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芯板为环状盘形,其内圈圆周面上设有模数为2‑4的花键齿330‑80个,摩擦衬片Ⅰ固接于芯板A的正面,摩擦衬片Ⅱ固接于芯板A的反面,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的结构完全相同,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的表面均被油槽Ⅰ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Ⅰ,每个摩擦单元Ⅰ的表面被油槽Ⅱ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Ⅱ。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其中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表面的油槽Ⅰ能提高摩擦片的导流散热性能;每个摩擦单元Ⅰ表面的油槽Ⅱ体现的微观结构,与冷却油形成表面张力能提高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摩擦粘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4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36496.0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 , F16D13/72 , F16D13/74 , F16D69/0408
Abstract: 一种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仿生摩擦片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芯板为环状盘形,其内圈圆周面上设有模数为2‑4的花键齿330‑80个,摩擦衬片Ⅰ固接于芯板A的正面,摩擦衬片Ⅱ固接于芯板A的反面,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的结构完全相同,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的表面均被油槽Ⅰ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Ⅰ,每个摩擦单元Ⅰ的表面被油槽Ⅱ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Ⅱ。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其中摩擦衬片Ⅰ和摩擦衬片Ⅱ表面的油槽Ⅰ能提高摩擦片的导流散热性能;每个摩擦单元Ⅰ表面的油槽Ⅱ体现的微观结构,与冷却油形成表面张力能提高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摩擦粘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74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56218.1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72 , F16D13/74 , F16D69/00 , F16D2069/004 , F16D2069/005
Abstract: 一种具有仿生油槽结构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属车辆离合器摩擦片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芯片和摩擦衬片组成,两个摩擦衬片对称固接于芯片正反两面,二摩擦衬片的表面均设有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油槽底部设有由导向槽和仿生单元槽组成的仿生微结构,对冷却润滑油形成优异的单向输导作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油槽中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增加润滑油与摩擦片之间的对流换热,显著减少摩擦片的表面温升;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组合形成独特的复合油槽形式,有利于改善摩擦片表面热应力集中造成的过热和变形等失效情况,综合提高摩擦片的摩擦性能,增加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2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4285.6
申请日:2015-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B43/00
Abstract: 一种仿生玉米根茬捡拾装置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主机架固接减速器、二轴承座、左右支架和捡拾挡板,扭矩限制器位于二轴承座之间;减速器输出轴与扭矩限制器输入轴固接;扭矩限制器输出轴右端固接的链轮与玉米根茬捡拾器中主轴一端固接的链轮链连接;玉米根茬捡拾器的主轴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活动连接;玉米根茬捡拾器中17-21组捡拾器组件与定位套筒间隔排列,捡拾器组件的圆盘中心孔与主轴固接;捡拾器组件中4或6个捡拾齿沿圆盘周向均匀交替布置于圆盘正反面;捡拾齿工作面上设有无间距棱纹或等间距棱纹;本发明捡拾器捡拾齿的工作面附着性强、作业阻力小、捡拾效率高、耐磨性好,能有效解决玉米根茬捡拾问题,为根茬的收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81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711724.2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M25/07
Abstract: 基于引流板的汽油机EGR分层进气系统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排气管经旁通管、EGR阀、EGR冷却器、EGR回路与进气总管固接;缸盖部分进气口侧的气流腔分别与进气分流腔部分的气流腔对应连接,且缸盖部分的进气口与进气分流腔部分的各歧管相对应;节气门经进气总管与进气总管孔固接;排气管的各排气歧管分别与缸盖部分的四个排气道对应连接;本发明能避免废气和新鲜空气燃烧室外的过早混合以及进气门关闭后的堆积混合现象,能够实现新鲜空气和压力的等压进气,降低新鲜空气和废气的混合程度,能实现发动机的负荷控制,提高汽油机的循环热效率,实现高EGR率燃烧,有效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11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6922.3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C69/145 , C07C67/2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293 , C07C29/147 , C07C67/08 , C07C69/145 , C07C69/16 , C07C31/20
Abstract: 一种以十三碳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制备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新方法,属于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十三碳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的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制备新方法。特别是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创新、独特的“13C+1C”合成策略用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具有原料成本低廉、合成路线短、合成条件简单、总收率高等特点,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