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5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15512.6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辉来 , 陈应陶 , 周宏 , 陈华梁 , 罗阳明 , 张嵛铭 , 陈袁东 , 杨聪 , 张多平 , 陈刚 , 王瑛 , 庄严 , 王俊冬 , 倪燕平 , 罗畅 , 李爱飞 , 黄小安 , 陈银灯 , 刘凯园 , 何斌 , 王立新 , 任玲强
IPC: E01D19/14 ,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分丝管索鞍两端锚固构造。传统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在桥塔锚固区一侧安装抗滑键,另外一侧自由活动。本发明桥塔锚固区设置分丝管索鞍,在分丝管索鞍两侧分别设置抗滑键,抗滑键与单侧双向抗滑装置连接;斜拉索一端与抗滑键锚固连接,斜拉索另一端通过斜拉索锚具锚固在主梁上。本发明保证斜拉桥在后期维护过程中,拆除一侧单向双侧抗滑键后,另一侧的抗滑键可保证分丝管索鞍的固定;抗滑键约束斜拉索在分丝管索鞍范围内的纵向位移,从而确保了钢绞线斜拉索、分丝管索鞍的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05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251009.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备自动解锁功能的速度锁定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速度锁定器每次震后均需要进行更换,大幅增加震后的维修成本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缸体,缸体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之间设置有泄压端盖,泄压端盖与缸体围成密闭的锁定腔,泄压端盖上设置有泄压阀和单向阀,锁定腔内填充有流动介质,活塞通过活塞杆伸入锁定腔内沿其轴线往复运动,泄压端盖、端盖与缸体构成密闭的泄压腔,泄压阀和单向阀为多个,且依次在泄压端盖上等间隔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10083.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1/04 , E01D12/00 , E01D2/04 , E01D19/14 , E02D27/14 , E02D27/42 , E01D101/3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钢‑混部分斜拉桥组合梁结构。现有混凝土斜拉桥跨度度超过300m时,不能适应高速铁路铺设无砟轨道的需求和运营安全,且经济性降低。本发明中斜拉索两端分别与桥塔和主梁锚固连接,主梁在桥塔处通过支座与桥塔连接,主梁下方设置桥墩;主梁主跨部分采用钢箱梁,主梁两侧与桥塔连接部分采用混凝土箱梁,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通过钢混结合段过渡连接。本发明创新性地采用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首次将铁路部分斜拉桥的跨度推向300m以上;中跨部分段落采用钢箱梁,结构自重减轻、主梁梁高降低、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9737.X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现有抗风支座无法满足保护桥梁功能,导致地震力传递至桥梁,致使桥梁受损。本结构设置在梁体的外侧与塔身的内侧之间,包括顶板、底板、底盆、固定座和C型钢;顶板固定在梁体的外侧,底板固定在塔身的内侧;固定座和底盆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座设置在顶板上,底盆设置在底板上,C型钢通过剪力销连接在固定座的端部和底盆的端部之间。本发明中,具有耗能作用的C型钢与抗风支座配合使用,不仅解决了在地震作用下单独使用抗风支座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独使用C型钢在高烈度地震区或近断层场地条件下无法实现隔震功能以及安装布置困难的问题,构造简单,功能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14827.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模型试验中钢束体外预应力张拉防护装置及方法。钢束体外预应力张拉试验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束突然断裂或滑脱会危及人员及设备安全。本装置包括体外预应力防护管,体外预应力防护管内插体外预应力钢束;体外预应力防护管两端设置有体外预应力锚垫板,体外预应力钢束两端从体外预应力锚垫板穿出并通过锚固螺母锚固;体外预应力防护管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横向定位加劲肋,体外预应力钢束位于横向定位加劲肋内。在试验中进行体外预应力张拉时,本装置可有效防止预应力钢束突然断裂或滑脱,对现场人员及设备起到保护作用;所采用的构件采用标准尺寸,构件之间机械连接,可通过装配式安装方式搭建,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6022.4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同层单索面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公铁两用同层桥梁宽度大,导致桥塔横向宽度大。本发明主梁中部上方固结有桥塔上塔柱,下方固结有桥塔下塔柱,主梁和桥塔上塔柱之间通过单索面斜拉索连接;上塔柱两侧分别设有公路行车道和铁路行车道;主梁与上塔柱和下塔柱固结处分别设有两道横隔梁;主梁与桥墩之间通过支座连接支座位置处设有纵向和横向阻尼器。本发明将桥塔下塔柱设置为左右两个薄壁,通过横梁连接,解决了桥塔结构下部结构庞大的难题;上塔柱岔分为两个塔柱,与下塔柱两个薄壁塔柱对应,上下塔柱与主梁固结处设置两道横隔板,很好地解决了传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18786.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梁列车动力响应指标的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桥梁的基本信息,构建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并确定桥梁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将第一温度带入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以得到桥梁的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基于第一温度的位移;其中,第一温度为桥梁所处的环境温度;根据多刚体动力学模型,构建列车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根据每个节点基于第一温度的位移、每个节点的第一不平顺数值、桥梁的桩土耦合信息、桥梁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以及列车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确定桥梁列车动力响应指标。本申请可提高确定桥梁列车动力响应指标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14983.3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梁结构模型试验方法及装置。现有桁梁结构试验装置存在可靠性差、构造复杂等问题。本装置的反力墙位于地面板一侧顶部并竖向设置;节点板的上部埋入混凝土梁的底部,节点板的下部通过钢腹杆和销铰支座连接到地面板;混凝土梁的横向两侧设置有纵向的体外预应力锚固梁,一侧的体外预应力锚固梁与反力墙之间设置有水平加载杆。本发明将斜向拉压受力转换为水平向加载,不需要复杂的斜向加载装置;可直接在预应力锚固梁上施加水平荷载,水平加载面不需要特殊处理,明显简化了装置结构;计了体外预应力构件,将轴力转换为体外预应力施加,能有效减少预应力损失,准确测量轴力大小,并且轴力施加位置可沿着梁高进行调整,试验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0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08534.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墩顶高位转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目前国内采用的墩顶转体施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本发明桥墩内预埋下部钢混组合结构,下部钢混组合结构上安装转体系统,转体系统上部与主梁内预埋的上部钢混组合结构连接;转体系统包括新型转体球铰、驱动系统和安全保证系统。本发明采用了新型转体球铰和撑脚滑道,可以大幅度减小转体装置所需的空间;采用可拆卸的齿条驱动系统,替代梁底的圆形平台,极大的改善了桥梁的外观效果,还可以实现齿条驱动装置的重复利用;球铰可重复使用,无需采取顶梁措施即可实现上部结构荷载的自动转换,极大的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18047.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辉来 , 陈应陶 , 周宏 , 陈华梁 , 罗阳明 , 张嵛铭 , 陈袁东 , 杨聪 , 张多平 , 陈刚 , 王瑛 , 庄严 , 王俊冬 , 倪燕平 , 罗畅 , 李爱飞 , 黄小安 , 陈银灯 , 刘凯园 , 何斌 , 王立新 , 任玲强
IPC: E01D19/14 ,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2/0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桥式结构。国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因梁部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故限制了该桥式跨越能力。本发明桥式结构梁体部分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段、钢‑混凝土结合段、钢箱梁段,梁体部分通过支座系统与桥塔形成铰接体系;斜拉索一端与桥塔连接,一端依次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段、钢‑混凝土结合段、钢箱梁段;钢绞线斜拉索呈扇形布置,一端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桥塔,另一端依次锚固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段、钢‑混凝土结合段、钢箱梁段。本发明在中跨设置钢箱梁,从而提升了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跨度,有效减轻了结构自重及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工后徐变变形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