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4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59896.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束自动绘图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创建预应力钢束几何模型;设置预应力钢束的物理特性信息;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分组和编号;设置预应力钢束原点坐标;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平面布置;创建预应力钢束规格及材料表;设置图纸样式信息;基于设置的相应绘图参数信息,通过调用CAD平台创建钢束立面图、钢束平面图、钢束截面图以及钢束大样图。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数据精练、成图速度快、功能齐全、适用面广等特点,能有效提高铁路桥梁桥预应力钢束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30650.0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向阻尼减振装置及桥梁减振系统。现有轴向阻尼器减振效果差、安全可靠性低。本发明的轴向阻尼器减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受控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轴向阻尼器;轴向阻尼器的端部与受控结构之间,以及轴向阻尼器的端部与固定结构之间为阻尼器连接节点,轴向阻尼器的至少一个阻尼器连接节点设置有多向滑块组件。本发明的多向滑块组件包括多个滑块和多个方向不同的滑轨,沿受控结构的待释放位移方向布置,增大了轴向阻尼减振装置的位移范围,使得轴向阻尼减振装置可满足大位移自由度的需求,避免了采用铰接头时卡死现象的发生,可有效释放轴向阻尼器移动承受的弯矩,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保证了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09341.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跨中承式钢桁拱桥的棚洞。该棚洞包括设置于桥梁两侧的安装梁及沿隧道口向前依次布置的多个钢架,桥台、拱座及拱架与安装梁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柱,钢架的两端对应支撑于桥梁两侧的安装梁上,相邻的两个钢架的外侧和内侧对应可拆卸连接有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安装梁与拱座之间设置有防护网;避免落石产生的冲击力通过棚洞直接传递至桥梁,确保桥梁的安全;本公开通过多个钢架实现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的模块化安装,便于棚洞安装及便于受损时更换防护板,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实现了桥梁的双层保护,确保桥梁的安全,且本公开基于安装梁还设置有防护网,进一步的避免落石对拱架造成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1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08710.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伟 , 文强 , 康炜 , 乔雷涛 , 卢皓 , 岳迎九 , 徐永利 , 郑继平 , 吴文华 , 周友权 , 方桂芬 , 张鹏举 , 张蕾 , 房帅平 , 周小苏 , 闫岩 , 王冲冲 , 李帅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梁斜拉桥的锚拉板。该锚拉板包括竖置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上端沿斜拉索斜向上延伸有斜拉板,所述斜拉板上设置有锚管和安装孔,所述锚管自所述安装孔延伸至所述斜拉板的上端,所述斜拉板的上端和所述锚管的下端对应设置有锚拉板上盘和锚垫板,所述预埋钢板呈波折形板状;混凝土浇注凝固后,预埋钢板与桥梁形成整体,预埋钢板在竖直方向上呈波折形板状,从而与混凝土构成卯榫结构,确保锚拉板与混凝土有效稳定的结合,此时再通过斜拉板上的锚管、安装孔、锚拉板上盘及锚垫板构成的结构固定斜拉索,本公开的锚拉板确保斜拉索与桥梁之间连接稳定,提高了斜拉桥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0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74745.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桁柔性拱桥快速施工方法,在拟建桥墩之间同时修建临时支墩,在桥梁跨中修建拼装平台;利用拼装平台拼装平弦钢梁;在平弦钢梁上方设置两台架梁吊机,向两侧对称悬拼平弦钢梁至两侧拟建桥墩的主墩,主墩与钢梁悬拼同时修建;在悬拼平弦钢梁的同时,增设架梁吊机架设拱肋及吊杆;平弦钢梁拼装至两侧边墩之前建成边墩,架梁吊机完成中跨及边跨大部分拱肋与吊杆;拆除一台架梁吊机,利用两台架梁吊机拼装剩余拱肋及吊杆,完成全桥施工。本发明可实现主墩与临时墩、平弦钢梁同时施工,平弦钢梁与拱肋吊杆同时施工,有效缩短工期,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54130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04928.1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推法实施的铁路混凝土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新建铁路上跨既有铁路,需增大桥梁结构跨度,而桥梁结构受力、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受桥梁结构跨度影响很大。本发明自下而上一次构筑桩基础、承台和桥墩,承台和桥墩之间设置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设置转动球铰,进行转体施工;承台与下转盘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平行的若干行平移滑道,进行平推施工;承台上表面预埋有平行的若干行工字钢,下转盘底面对应工字钢的位置设置有若干行凹槽,工字钢在凹槽中滑动形成平移滑道;下转盘底面的凹槽中全长预埋有横截面为“几”字形的钢板,钢板槽底面贴覆有四氟板。本发明适用性强,施工方便,对既有线运营的相互影响小,经济性更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9737.X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现有抗风支座无法满足保护桥梁功能,导致地震力传递至桥梁,致使桥梁受损。本结构设置在梁体的外侧与塔身的内侧之间,包括顶板、底板、底盆、固定座和C型钢;顶板固定在梁体的外侧,底板固定在塔身的内侧;固定座和底盆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座设置在顶板上,底盆设置在底板上,C型钢通过剪力销连接在固定座的端部和底盆的端部之间。本发明中,具有耗能作用的C型钢与抗风支座配合使用,不仅解决了在地震作用下单独使用抗风支座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独使用C型钢在高烈度地震区或近断层场地条件下无法实现隔震功能以及安装布置困难的问题,构造简单,功能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9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8405.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4 , E01D19/02 , E01D19/00 , E01D12/00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棚洞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桥台、拱座及拱架安装支撑柱,以支撑柱的上端为基础在桥梁两侧布置安装梁;S2、沿隧道口向前依次布置钢架,将钢架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桥梁两侧的安装梁上;S3、将外层防护板安装于相邻两个钢架的外侧之间,将内层防护板安装于相邻两个钢架的内侧之间;S4、将防护网的上端与安装梁连接,将防护网的下端与拱座连接;本公开通过多个钢架实现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的模块化安装,便于棚洞安装及便于受损时更换防护板,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实现了桥梁的双层保护,确保桥梁的安全,且本公开基于安装梁还设置有防护网,进一步的避免落石对拱架造成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217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25034.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1272 , E04B1/343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动物观测站结构。动物观测站一般设置于陡坎边缘,陡坎塌陷后会造成观测站倾斜。本发明的基础顶面设置有滑道,主体平台结构安装于基础顶面的滑道上;基础和主体平台结构前端悬空,后端位于陡坎边缘;观察室为透明结构,位于主体平台结构前端,底部安装于主体平台结构顶面;塔柱位于主体平台结构中后端并向后侧倾斜;塔柱底端安装于主体平台结构顶面,塔柱顶端固定有拉索,拉索向前后两端张拉,固定于主体平台结构前后两端。本发明的主体平台结构、塔柱、拉索和观察室在滑道上可实现直线移动,当陡坡塌陷时,观测站整体能沿滑道向远离陡坡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有效防止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7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26545.5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变高连续U梁。为使全桥结构受力更合理,钢束利用率提高,需要一种新型支点处截面构造的连续U梁结构。本发明包括等截面厚度并呈波形的底板,底板上方两侧及中央设置纵向的腹板;底板波谷处为中支点,中支点两侧30m范围内的底板上方设置后浇混凝土段。相比传统的连续U梁截面形式,本发明受力更合理,纵向钢束有效利用率提升,采用新型连续U梁截面形式,既能满足桥跨具有必要的刚度,经济技术方面更加节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