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2078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22703.6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成型方法包括:铺设下层碳纤维预浸布,将裁剪好的碳纤维预浸布按照第一预设层数铺设在下凹模的表面;铺设上层碳纤维预浸布,将裁剪好的碳纤维预浸布按照第二预设层数铺设在所述下层碳纤维预浸布上侧;合模,将上凹模合装在下凹模上;升温凝胶,对上凹模和下凹模升温,并使下层碳纤维预浸布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升温速率与其它部位不同和/或上层碳纤维预浸布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升温速率与其它部位不同。脱模,降温后取下上凹模,取出成型部件。该成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局部力学性能。

    基于混响室及消声室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隔声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9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36259.5

    申请日:2018-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17/00 G01M17/08

    Abstract: 基于混响室及消声室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隔声测试方法属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隔声性能测试领域,本发明建造了能够容纳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包括消声室和混响室的联合声学实验室,且规定其混响室与消声室的一个侧墙彼此连通并形成一个矩形的混响测试窗口,并明确了利用其二者分别获取标准混响室内测得的平均声压级LIn和消声室内测试的平均声强级LPI两个关键参量的具体方法。利用本发明全新声压声强测试方法在消声室内采用声强扫描的方法对门系统不同结构处分别进行声强扫描测试分析,可以获得所需要的门系统中不同结构的声学特性,从而成为评价、分析、改进以门系统为主的列车内饰件声学性能的重要参考,以及作为对漏声区封堵和主动降噪等后续设计的重要依据。

    基于模拟车轴机构的构架弹簧座载荷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9773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43704.3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基于模拟车轴机构的构架弹簧座载荷加载装置属于铁路车辆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用的施力加载装置领域,其包括模拟车轴、两个模拟轴座、四个模拟弹簧机构、两套限位卡环组、作动器组和三个矩形连接座,模拟车轴包括一体成型且直径顺次递减的主轴、两个轴径和两个轴端,模拟轴座包括中心轴座、高位模拟弹簧座、低位模拟弹簧座和轴向减震橡胶环。本发明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列车在轨运行时轮对向构架传递的XYZ三个轴向上的综合震动,空间布局精巧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96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111768.5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包括:风挡本体,上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部泄压口及下部泄压口;上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上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上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上部泄压口;下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下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下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下部泄压口。就此,上部导流件可以使得高速列车前方的气流能够导流抬升,减少通过风挡本体的开口结构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而且,通过下部导流件使得气流尽量越过下部泄压口,大量减少通过下部泄压口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从而减小了风挡本体的空腔因这些高速气流而产生振荡,由此也就大大减小了噪声的产生。

    车辆防爬吸能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98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81696.1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防爬吸能装置,车钩安装部件固定于呈拱形设置的防爬边梁的两端;防爬边梁的外侧端面上开设有活动安装凹槽,活动防爬梁通过滑动轨道滑动连接于活动安装凹槽;吸能伸缩组件放置于活动安装凹槽内。就此,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该车辆防爬吸能装置中的吸能伸缩组件、呈拱形设置的防爬边梁构建变形复合吸能,而这大大增大了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吸能容量,可以有效吸收车辆碰撞过程中撞击动能,而这就可以避免造成传递到乘客身上的减速度过大,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车辆发生碰撞时产生的损失。

    一种高速列车风洞试验标准模型路基

    公开(公告)号:CN1084141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85800.3

    申请日:2018-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G01M9/062 G01M9/08 G01M17/08

    Abstract: 一种高速列车风洞试验标准模型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路基前后端和模型路基中间部分以及轨道,模型路基由铝合金材料做成,内部采用圆柱型蜂窝空腔结构,模型路基前后端和模型路基中间三个部分对应于头车、尾车、中间车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天平座板,天平座板的下面天平支座腿上端部分加工有带刻度的螺纹,天平支座腿上部穿过天平座板并用螺母固定,模型路基的前端斜倾角为9.5°-11.5°,侧部倒角设计为R30mm—40mm,模型路基上安装的轨道前端斜倾角为18.5°-22.5°,模型路基上设计有与轨道连接用的可调轨距机构。本发明保证了试验精度;可以调节模型的水平,从而实现模型的精准调节,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试验精度,从而满足了不同轨距条件下风洞试验测试。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2078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022703.6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成型方法包括:铺设下层碳纤维预浸布,将裁剪好的碳纤维预浸布按照第一预设层数铺设在下凹模的表面;铺设上层碳纤维预浸布,将裁剪好的碳纤维预浸布按照第二预设层数铺设在所述下层碳纤维预浸布上侧;合模,将上凹模合装在下凹模上;升温凝胶,对上凹模和下凹模升温,并使下层碳纤维预浸布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升温速率与其它部位不同和/或上层碳纤维预浸布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升温速率与其它部位不同。脱模,降温后取下上凹模,取出成型部件。该成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局部力学性能。

    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962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1111768.5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包括:风挡本体,上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部泄压口及下部泄压口;上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上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上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上部泄压口;下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下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下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下部泄压口。就此,上部导流件可以使得高速列车前方的气流能够导流抬升,减少通过风挡本体的开口结构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而且,通过下部导流件使得气流尽量越过下部泄压口,大量减少通过下部泄压口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从而减小了风挡本体的空腔因这些高速气流而产生振荡,由此也就大大减小了噪声的产生。

    随车检验轨道车辆动态包络线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0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645164.2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车检验轨道车辆动态包络线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4台2D激光传感器,被平均分成两组并分别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前后两端的底部用以提取两侧钢轨的轨道特征点并由此确定基准坐标系;惯性组包,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板上用以测量车体姿态;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测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用以获取转向架的轨向数据;同步触发器,其与4台2D激光传感器、惯性组包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连接用以使它们同步;和处理器,处理器经由总线与所述同步触发器通讯连接,处理器安装有用于计算轨道车辆动态包络线的程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