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4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8908.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驱系统的在环能量流测试方法和系统。在环能量流测试系统包括整车模型HIL系统、电驱系统测试台架、高低压供电系统以及主控系统,在环能量流测试系统还安装有传感器,电驱系统测试台架安装有待测试的电驱系统;其中,配置整车模型HIL系统的行驶工况参数,模拟真实车辆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电驱系统,指示电驱系统执行相应的动作;高低压供电系统为电驱系统供电;主控系统用于同步整车模型HIL系统与电驱系统的状态;通过传感器,获取电驱系统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评估电驱系统的性能指标,得到能量流测试结果。本方法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对电驱系统进行测试,能够减少对实地道路测试的依赖,提升测试效率、测试精度和测试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47942.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中功能组件的状态确定方法、系统、装置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从车端获取至少一车辆在行驶状态下的第一运行数据,得到至少一第一运行数据;确定每个第一运行数据对应的平均里程损伤值,得到至少一平均里程损伤值;基于至少一车辆中目标车辆的平均里程损伤值在至少一平均里程损伤值中的状态,确定目标车辆的功能组件的工作状态;响应于工作状态为目标预测状态,获取目标车辆的第二运行数据,且确定第二运行数据对应的功能组件的目标平均损伤值;响应于目标平均损伤值大于里程损伤值阈值,确定功能组件的工作状态为异常状态。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准确确定功率组件的工作状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7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7285.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驱系统及汽车。本发明提供的电驱系统的逆变器冷却水道对逆变器总成和电机总成的一部分进行并联冷却后再对电机总成的另一部分进行串联冷却,使得电驱系统的冷却水道整体变短,降低了冷却液流动的阻力。电机总成和逆变器总成在径向上集成,电机总成与逆变器总成共用冷却水道,降低了电驱系统径向上的整体高度,电机总成和减速器总成在轴向上集成,减小了电驱系统的轴向长度;电机总成与逆变器总成共用冷却水道,缩短了电驱系统冷却水路,减少了逆变器冷却水道和电机冷却水道连接的紧固部件、密封部件等的使用,降低了冷却液泄露的风险;此外,电驱系统的冷却水道还能同时为减速器总成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2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56539.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逆变器,其包括主箱体、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交流插接件、第一金属支架、第二金属支架、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DC母排总成、直流母线电容和控制板。本发明的双电机逆变器主要用于控制轮边电机或者轮毂电机,冷却结构采用并联式冷却,可以保证两功率模块的均衡冷却和散热能力;交流接插件导电端子穿过电流传感器直接与功率模块连接,省却交流过渡铜排,大大缩减逆变器装配空间及所需成本,并使得本双电机逆变器实现了集成度高,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及均衡冷却能力好,电磁兼容性高,操作方便快捷等特点,满足了特别是依靠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驱动的新能源车对于控制器布置及高可靠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253716.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驱系统绕组端部喷淋仿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将绕组端部三维模型导入仿真系统,并采用预设的边界域模型对绕组端部三维模型进行布尔抽取;对抽取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化三维模型;采用与仿真需求匹配的仿真模型对离散化三维模型进行喷淋仿真,得到喷淋仿真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供仿真结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45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20376.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141 , H02P2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整车工作模式向主动短路控制单元发出主动短路控制指令;所述的主动短路控制单元根据整车控制单元发出的主动短路控制指令和位置及转速处理单元输出的转速信号判断是否实施主动短路控制,当整车控制单元输出的主动短路控制指令为且电机机械转速超过拐点转速g,在两个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输出主动短路PWM信号到逆变开关电路,如不满足条件则不输出主动短路PWM信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温度(尤其是高温下)对永磁同步电机退磁的影响,同时通过主动短路电流测量可以在线监测永磁体健康状态,提高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7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3585.9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21/22 , H02P21/06 , H02P25/026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最大效率转矩比控制方法。该电机电机最大效率转矩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最大效率转矩比下的电压、电机位置角和三相电流;获取最大效率转矩比下的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指令;根据电压、电机位置角、三相电流和直轴电流及交轴电流指令计算逆变器PWM信号输出占空比;逆变器根据PWM信号输出占空比输出三相电压控制电机输出转矩。本发明的电机最大效率转矩比控制方法,能够综合降低电机的铜损和铁损,降低电机的损耗,提升电机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6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88532.3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轴向电机系统包括电机主箱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电机主箱体中位于轴孔第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位于轴孔的第一侧形成电机主腔体,电机主腔体用于安装定子组件。在安装凸台的外周面间隔的设置着多个功率器,并在电机主箱体内开设有冷却水道,至少部分的冷却水道开设于安装凸台内。这样设置能够根据不同电机型号设置功率器件的个数,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该轴向电机系统的实用性,有效地降低了该轴向电机系统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采用该结构的轴向电机系统,能够有效地缩短电机轴向高度,使得的电机更加紧凑,电机实现高集成、小型化设计,且更好的为电容提供冷却,提高电容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6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90406.4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双电机双速比电驱动总成及电动汽车。所述同轴双电机双速比电驱动总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速比减速机构、第二速比减速机构和中间轴,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同轴设置且可独立驱动,能够较好地兼顾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需求;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速比减速机构将动力直接传递给中间轴,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速比减速机构中的单向离合器将动力直接传递给中间轴,机械地实现第一驱动电机与中间轴的传动连接与断开,无需换挡操纵机构及额外的控制单元,无双速比换挡或模式切换的动力中断与冲击,整车舒适性好;同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系统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00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46945.2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K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冲片、电机转子、电机及新能源车辆。电机转子冲片包括永磁体槽,永磁体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第二槽体内用于放置永磁体,第一槽体相对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更靠近冲片外圆设置,且第一槽体与冲片外圆之间形成隔磁桥,第一槽体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和第五边,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设有第一过渡边,第二边与第三边之间设有第二过渡边。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冲片可以有效地降低了隔磁桥的应力,减小了隔磁桥的厚度,保证转子离心应力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电机的电磁性能,能适用于高速车用驱动电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