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6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0652.5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水系统和船舶。此船舶用水系统包括生活淡水舱、技术淡水舱、制淡装置和蒸馏水舱。生活淡水舱内预储存有淡水,生活淡水舱与第一压力柜连通,以将淡水输送至居住区域供水系统和机舱区域供水系统;技术淡水舱内预储存有淡水,技术淡水舱与第二压力柜连通,以将淡水输送至货舱区域供水系统和设备供水系统;制淡装置能够收集海水并将海水淡化成淡水;制淡装置与蒸馏水舱连通,制淡装置制成的淡水储存于蒸馏水舱内,蒸馏水舱能够与第二压力柜隔离或连通。通过预储存不含放射性物质的淡水,确保了生活用水需求以及技术用水需求,且能利用制淡装置对技术淡水舱进行应急供水,保证了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1130993.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变频控制系统及船舶装置,包括:PLC控制柜以及与PLC控制柜连接的海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和淡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当船舶海水冷却系统运行时,海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和淡水侧信号采集设备分别用于采集海水侧信号和淡水侧信号,并将海水侧信号和淡水侧信号传输至PLC控制柜,以对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海水泵进行变频控制,可以在保证船舶冷却系统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海水泵的变频运行,从而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6331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48528.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双燃料船舶的甲醇日用舱和燃料准备间布置,其包括甲醇燃料日用舱和燃料准备间;甲醇燃料日用舱和燃料准备间均设于主甲板上,甲醇燃料日用舱和燃料准备间在机舱棚的同一侧相邻设置;燃料准备间位于机舱上方;甲醇燃料日用舱的外部设有隔离空舱。本发明能很好地应用于散货船等船型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62447.8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海水供给系统,船底两侧,位于花钢板下方位置设有海水箱,海水箱与各自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弯管与下方的海水槽连通;海水槽上部通过管道与各个海水消耗系统连接;所述海水槽嵌在船体的双层底内,其底部与船底基线平齐,其顶部与花钢板之间具有容纳机舱设备的空间;所述两侧的海水槽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隔离阀(CSV03),所述海水槽顶部设有供人进出的人孔;当需要对海水槽内积聚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关闭所述隔离阀(CSV03),一侧海水槽维持对船用用水设备供应海水,另一侧海水槽停止供水,并采用水泵将其中的海水吸出,从舷侧排出;花钢板移开、人孔打开后,船员从人孔进入,对海水槽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8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35371.4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Y向一分为二,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A管布置在第二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A管与预热泵所在管路连通,B管与输送泵所在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A管的下部设有弯头,使其出油口正对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的孔径大于A管的出油口;B管的流量大于A管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8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8808.6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分支管路,主管路共用,在沉淀柜附近分成两条支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所述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X向一分为二,A、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隔板底部开小孔,作扫舱用;隔舱上板设置若干透气孔,以保证产生的蒸汽及时溢出;所述A、B管与所述主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
-
公开(公告)号:CN1191425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88488.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设计及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压保护装置、船舶及正压保护方法,包括壳体、主风机、备用风机、第一风闸、第二风闸、压差检测器和控制系统,壳体能够与舱室连通,且主风机的送风端和备用风机的送风端均与壳体连通;第一风闸设置于主风机的送风端与壳体之间,用于控制主风机与壳体之间的连通或封闭;第二风闸设置于备用风机的送风端与壳体之间,用于控制备用风机与壳体之间的连通或封闭;压差检测器用于检测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的气压差;控制系统与主风机、备用风机、第一风闸、第二风闸和压差检测器均通信连接。当主风机故障时,控制系统能够使正压保护装置立即自动切换到备用风机进行送风,以维持舱室内的正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94656.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捉收集装置及大气碳收集存储系统。二氧化碳捕捉收集装置包括集装箱体、二氧化碳收集模块和二氧化碳存储模块,第一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入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处设有风机组;二氧化碳收集模块位于入风通道和风机组之间,二氧化碳收集模块能够吸附或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存储模块包括预处理件和存储件,预处理件和存储件管路连接。通过设置集装箱体,并将二氧化碳收集模块和二氧化碳存储模块集成在集装箱体内,提高二氧化碳捕捉收集装置部署的灵活性,不受地理环境限制,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部署难度和成本,方便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33417.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散货船上层建筑,其包括第一层甲板、第二层甲板和驾驶甲板,第二层甲板和驾驶甲板之间设有若干中部甲板;第一层甲板上设有供气设备间和第一层生活区舱室;第一层生活区舱室和舷侧之间设有机舱棚;第二层甲板上设有第二层生活区舱室;中部甲板上设有中部层生活区舱室;第二层生活区舱室、中部甲板和中部层生活区舱室组成在水平面投影为L型的舱室结构体;机舱棚和舱室结构体围成凹字形结构;机舱棚和舱室结构体之间形成罐体容纳空间。本发明在上层建筑的布局中实现燃料罐的容纳空间,充分满足双燃料散货船在尾部甲板布置燃料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1045862.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海水箱和压载舱;所述海水箱与压载舱之间具有打压载管路和排压载管路;所述打压载管路中设置有至少一套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连接于打压载管路中;所述处理装置固定于码头或驳船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船舶上不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船舶上压载水的处理利用布置于码头或者驳船上的处理装置,减少了船舶的造价,减轻了船舶的重量,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利用率,减少了船上处理装置工作发电机提供电能期间对于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