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9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80063384.X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外部件具有:折回部,由外部件的外周部的缘部向内部件侧延长并且朝向内周侧折回而成;以及第一凸缘,在比外部件的外周部靠内周侧从折回部朝向内部件侧竖立设置。外托架具有与第一凸缘结合的第二凸缘而固定于外部件。内部件具有凸缘部而固定于外托架,该凸缘部从外周部朝向外部件侧延伸设置并至少覆盖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的结合部的外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444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10594613.4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 , B60L11/1818 , B60L11/185 , B60L11/1877 , H01R33/90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2 , Y02T90/121 , Y02T90/128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入口结构,包括:第一插座(33);第二插座(34);电力储存装置(15),用通过第一充电连接器(36)从第一充电设备供应的电力来充电,或用通过第二充电连接器(38)从从第二充电设备供应的电力来充电;面板开口(19),形成于限定车辆(10)的车辆表面的面板构件(18,48)中;以及盒状容纳构件(21),被定位为与面板开口(19)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容纳构件(21)包括第一壁部(22)和第二壁部(23),并且,第一壁部(22)平行于车辆表面延伸并设置有第一插座(22),同时,第二壁部(23)从第一壁部(22)的一端朝着车辆表面对角地延伸并设置有第二插座(34)。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3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8749.5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B60K1/04 , H01M2/1083 , H01M2/122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电池盒,其具备:托盘部件(20);盖部件(22);与托盘侧周边部(32)接触,一端从托盘侧周边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规定距离地设置的金属制的第一夹持部件(24);与盖侧周边部(36)接触,一端从盖侧周边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规定距离地设置的金属制的第二夹持部件(26);以及在与托盘侧周边部及盖侧周边部相比更靠近径向外侧的规定位置紧固第一夹持部件及第二夹持部件的固定部件(28、29)。
-
公开(公告)号:CN116157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80063520.5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充电口构造具备:横开式的盖,该盖能够开闭地封闭车辆的充电口的开口部;肋,该肋形成于盖的铰链臂,并且沿着该铰链臂的延伸设置方向突出设置;以及肋承受部,该肋承受部设置于开口部的内侧,与铰链臂相对地形成,并且在盖打开时盖相对于开口部的相对位置下降的情况下,在关闭盖的过程中肋承受部通过与肋抵接而与该肋协同动作并向上方抬起盖。
-
公开(公告)号:CN10271428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775.X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B60K1/04 , Y02T90/124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蓄电池壳体,具有:托盘部件(20),其对蓄电池(36)进行保持,在底部(34)形成有多个突出部(32),由树脂构成;以及加强托盘部件,其配置在托盘部件的外侧面上,具有竖立设置在面对托盘部件的一侧的由金属板构成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加强部件(42)。在突出部的外侧面形成有至少与加强部件对应的凹部(56),加强部件嵌入在凹部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160222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680012517.6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243 , B60J5/0416 , B60J5/0468 , B60R16/0207 , B60R2013/0281 , B60R2013/0287 , B60R2013/0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大了车室内有效空间的车辆的门结构。其具备固定在内板(3)上且堵塞在该内板(3)上形成的开口部(3a)的载板(4)、和覆盖载板(4)的车室内侧的多个装饰部件(7、8、9);所述多个装饰部件(7、8、9)具有沿内板(3)的上端部的车身腰线配置的车身腰线装饰件(7)、在内板(3)的下部附近配置的袋式装饰件(8)、以及在车身腰线装饰件(7)与袋式装饰件(8)之间配置的扶手装饰件(9)。
-
公开(公告)号:CN1975090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45953.2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26 , B60J5/0425 , B60J5/0427 , E05F11/445 , E05Y2900/55
Abstract: 一种车门机构,包括:车门,其包括外板,并且适于覆盖形成在车辆主体中的开口;侧冲击试杆,设置在车门内部,并且沿着车辆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车窗调节器,设置在车门内部,并且可操作地升起和降下车窗玻璃;以及盘状件,设置在车门内部,并且适于支撑车窗调节器。盘状件连接于侧冲击试杆。盘状件与外板的形状一致。侧冲击试杆的宽度和车窗调节器的宽度沿车辆主体的宽度方向相互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6194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61778.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0
Abstract: 车辆用开闭体具备:外板,构成外部盖板;内板,与外板对置地配置;铰链,设置于车辆用开闭体的转动中心侧的端部即基端部,并将车辆用开闭体与车身连结;闩锁,设置于车辆用开闭体的基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即摆动端部,并将车辆用开闭体卡止在车身侧;以及加强部件,加强内板。内板具有:主面部,与外板对置地延伸;周面部,从主面部的外周缘朝向外板延伸,并形成有用于安装闩锁的闩锁安装部;以及加强筋部,在主面部鼓出形成,从车辆用开闭体的基端部侧朝向闩锁安装部延伸。加强部件包括:板状的第一加强部件,与闩锁安装部重叠地接合;以及长条状的第二加强部件,一端固定于第一加强部件,另一端固定于主面部的加强筋部,并且以斜撑状配置在主面部与闩锁安装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873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10139825.1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F15/695 , E05F15/00 , E05F15/41 , E05Y2201/41 , E05Y2201/434 , E05Y2400/525 , E05Y2400/57 , E05Y2400/86 , E05Y2800/252 , E05Y290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开闭体控制装置,其在强制关闭操作下的开闭体的关闭动作过程中,即使解除强制关闭操作,也能够阻止歹徒的进入,并且,即使在误夹入物体的情况下,也不易损伤所夹入的物体。在检测出异物的夹入并且没有维持开关的强制关闭操作的情况下,将窗户的关闭动作切换为打开动作,并且,在检测出异物的夹入并且维持了开关的强制关闭操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窗户的关闭动作,其中,在检测出夹入并且维持了开关的强制关闭操作的情况下,在窗户的关闭动作过程中解除了强制关闭操作的维持时,使窗户进行打开动作,使得窗户的打开量为比通常小的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379597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510135148.7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部件数量、且减少组装工时数的车门的密封结构。其包括:用于打开/关闭形成于车身(1)上的车门开口(3)的车门(4)的内板(42);树脂板(44),用于从车室侧封闭形成于内板(42)上的开口部(43);以及挡风条(47),用于密封车门(4)与车门开口附近的车身(8)间的缝隙。其中,树脂板(44)形成沿车门开口(3)的形状,挡风条(47)安装在树脂板(44)的边缘部(44A)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