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4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796314.2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堆叠结构,所述堆叠结构位于衬底上,所述堆叠结构包括多个介电层和多个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所述介电层和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交替地堆叠,沿竖直方向彼此相邻的每个所述介电层和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中的相应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具有基本相等的水平宽度;以及沟道结构,所述沟道结构延伸穿过所述堆叠结构,所述沟道结构包括信息存储层、位于所述信息存储层的内部的沟道层和位于所述沟道层的内部的掩埋介电层。

    包括层间导电接触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3904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76959.5

    申请日:200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层间导电接触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其中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在半导体器件的下层接触区域上,第一绝缘层具有上表面;第一导电图案,在穿过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开口中,第一导电图案的上部具有第一宽度,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凹陷,从而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相对于下层接触区域的高度小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相对于下层接触区域的高度;以及第二导电图案,其接触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第二导电图案的下部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形成铝金属引线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3344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3107338.7

    申请日:200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一衬底的一接触孔或沟槽中选择性地形成铝引线。在一衬底的主表面和该接触孔或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含氮的中间层。对该中间层的位于该衬底主表面上的一第一表面部分利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以在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形成一钝化层。然后,在没有插入的真空间歇的情况下,仅在该中间层的位于该接触孔或沟槽的内表面上的一第二表面部分化学汽相沉积一铝膜。对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的所述利用等离子体的处理抑制了在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上的铝膜的化学汽相沉积。

    包括层间导电接触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3904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76959.5

    申请日:200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层间导电接触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其中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在半导体器件的下层接触区域上,第一绝缘层具有上表面;第一导电图案,在穿过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开口中,第一导电图案的上部具有第一宽度,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凹陷,从而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相对于下层接触区域的高度小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相对于下层接触区域的高度;以及第二导电图案,其接触第一导电图案的上表面,第二导电图案的下部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形成铝金属引线的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451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3107338.7

    申请日:200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一衬底的一接触孔或沟槽中选择性地形成铝引线。在一衬底的主表面和该接触孔或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含氮的中间层。对该中间层的位于该衬底主表面上的一第一表面部分利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以在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形成一钝化层。然后,在没有插入的真空间歇的情况下,仅在该中间层的位于该接触孔或沟槽的内表面上的一第二表面部分化学汽相沉积一铝膜。对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的所述利用等离子体的处理抑制了在该中间层的该第一表面部分上的铝膜的化学汽相沉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