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77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035499.X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1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电力用铜钢固液复合双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金属复合材料中基板为钢板,铜合金板附着在钢板表面;所述铜合金板附着在钢板的一面或两面。所述铜合金中Fe/P=9~12。所述铜合金板与钢板的厚度比为1:(3.4~5.6);制备方法,具体工艺包括钢板预处理、预热、固液复合、复合板坯均匀化处理、热轧、矫直、冷轧、退火;应用本发明生产的复合材料截面硬度161~185HV,截面硬度差≤24HV,抗拉强度为560~590MPa,A≥11%,复合界面剪切强度410~430MPa,导电率达到21%‑24%IACS,弯曲检验均合格,满足接插件、弹性元件、电连接结构件等的技术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3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644710.3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B9/18 , C21D8/02 , C21D1/32 , C21D1/28
Abstract: 本实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耐磨性耐蚀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模具钢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56%‑0.65%,Si:0.20%‑0.40%,Mn:0.38%‑0.49%,P≤0.015%,S≤0.025%,Cr:16.5%‑17.8%,Mo:0.80%‑1.00%,La:0.007%‑0.025%,Nb:0.21%‑0.31%,Ti:0.01%‑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冶炼—LF—RH—连铸—ESR—板坯加热—轧制—矫直—缓冷—热处理的工艺生产;应用本发明生产的模具钢硬度42‑45HRC,同板硬度差≤2HRC,心部横向抗拉强度≥1320MPa,延伸率≥18%,心部横向冲击性能≥20J,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34960.X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9/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8 , C22C38/38 , B22D19/16 , C21D1/26 , C21D1/74 , C21D6/00 , C21D8/02 , C21D9/00 , C22F1/02 , C22F1/08 , B21B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钢固液双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金属为铜合金和钢,所述铜合金板附着在钢板的一面或两面,铜合金板厚度与钢板厚度之比为1:(3.4~27.9);制备方法包括钢板预处理、预热、固液复合、复合板坯均匀化退火、热轧、矫直、热处理;应用本发明生产的复合材料截面硬度260~300HV,截面硬度差≤40HV,Z向抗拉强度Rm≥585MPa,伸长率A≥15%,复合界面剪切强度380~410MPa,热传导率220~230W·m‑1·K‑1,导电率为41%IACS~43%IACS。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34934.7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18 , B32B15/20 , B22D19/08 , B22D19/16 , C21D8/02 , C22C9/01 , C22C9/06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铜钢固液复合双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金属复合材料中基板为钢板,铜合金板附着在钢板表面;所述铜合金中Ni/Fe=1.4~1.6,所述铜合金板与钢板的厚度比为1:(11.2~16.8)。制备方法包括钢板预处理、预热、固液复合、复合板坯均匀化退火、热轧、热处理;应用本发明生产的双金属材料材料具有209~230HV的截面维氏硬度,截面硬度差≤21HV,Z向抗拉强度Rm≥540MPa,伸长率A≥21%,复合界面剪切强度360~380MPa,弯曲检验均合格,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在建筑用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47191.6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储罐用低镍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5~0.15%,Si:0.20~0.60%,Mn:1.0~1.70%,Ni:0.30~1.0%,Cr:0.20~0.70%,Mo:0.20~0.70%,Nb:0.01~0.05%,Ti:0.01~0.05%,S:≤0.005%,P:≤0.008%,余量为Fe和杂质。低温储罐用低镍钢的冶炼采用转炉+LF+VD精炼,保证了对钢成分和钢中气体含量的精确控制;连铸过程全程保护浇注和板坯缓冷,保证铸坯的内部质量;控制轧制保证初始组织的细化;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工艺获得均匀细小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可以充分保证钢板的强度和低温韧性。钢中仅加入少量Ni、Cr、Mo、Nb、Ti,通过控制轧制后采用淬火+回火处理,得到可用于温度不低于-80°环境下的LPG液罐用钢。
-
公开(公告)号:CN109694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83284.4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温压力容器用高镍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1%~0.10%,Si:0.01%~0.10%,Mn:0.50%~1.50%,Ni:6.50%~7.50%,RE:0.01%~0.20%,S:≤0.005%,P:≤0.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板坯缓冷,轧制、热处理,采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其屈服强度≥585MPa,抗拉强度≥680MPa,延伸率≥18%,-196℃V型冲击功≥100J,侧膨胀≥1.0,且降低了LNG储罐用钢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97937.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C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复合法生产薄规格复合钢板的方法,在复材的非复合表面上撒布隔离剂,将复材嵌入辅助板上开设的槽内;采用厚度大于基材的配厚板坯与基材组坯复合在一起;将一次复合坯的复材复合面与临时复合坯的基材复合面相对,组坯形成二次复合坯;二次复合坯经抽真空焊接后将配厚板坯去掉,然后轧制成复合板材;轧制后的复合板材的边部切除,将辅助板去除,即得到由基材和复材组成的不锈钢复合板。本发明通过复材与辅助板的一次复合解决了对薄板无法用铣床加工的问题,通过一次复合坯与基材的复合避免因板坯厚度差别大产生的磁吹偏现象及焊接变形问题,最终获得高质量的不锈钢复合板。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47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595077.2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碳钢种真空室快换的操作方法,包括:采用低碳沸腾钢进行涮真空室,将真空室移至待机位进行烘烤;在前一个真空室使用结束后,立即将待机位的真空室移动到在线位;快换真空室的首罐钢,进行抽真空作业时,选择压力控制模式;在真空室压力达到30~45KPa时开始进入压力控制模式,设定3个压力控制点;压力控制期间RH插入管提升气体流量控制在3~5NL/min吨钢;在最后一个压力控制点控压结束后,将抽真空模式切换为自动模式,并取消压力控制;在四级泵开启后,真空度≤100Pa保持1~2min,将提升气体控制在5~7NL/min吨钢。本发明解决了中高碳钢RH快换后首罐钢水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保证RH快换后首罐钢水反应平稳,减少合金元素烧损。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88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12982.7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碳钢碳成分窄范围控制的方法,包括:1)铁水预处理:铁水中硫含量≤0.003wt%时,转入转炉冶炼;2)转炉冶炼:钢水中碳含量≤0.06wt%、氧含量0.05wt%~0.09wt%,且转炉内钢水温度1680~1720℃时,出钢到钢包内;3)RH真空精炼:控制脱碳结束前钢水中氧含量为0.02wt%~0.05wt%,钢中碳含量≤0.0020wt%;4)连铸:在中间包浇注时,中间包加入无碳覆盖剂进行保护浇注。本发明通过将钢水中的碳去除到固定范围内,再使用含碳量稳定的合金增碳,降低精炼结束后的钢水增碳量;超低碳钢碳含量的波动范围控制在20×10-6以内,有利于提高轧钢效率和成品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32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734614.2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中高碳钢浇注絮流的方法,根据每一罐钢水的实测碳含量,对应调整精炼搬出目标温度,将实测碳含量与目标碳含量作比较,实测碳含量比目标碳含量每减少0.01%,精炼搬出目标温度在原设定温度基础上提高0.8~1.5℃。中包钢水重量保持在满包浇注,钢水液位控制在距溢流槽100~200mm,目标过热度控制在17~28℃。本发明可杜绝由于中高碳钢絮流导致的断浇事故,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使产品质量亦得到很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