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90Mpa级特厚齿条钢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54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92107.5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690Mpa级特厚齿条钢,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0.10%~0.16%、Si 0.15%~0.35%、Mn 0.95%~1.35%、P≤0.015%、S≤0.010%、Cr 0.50%~0.60%、Ni 2.30%~2.60%、Mo 0.45%~0.55%、V 0.03%~0.05%、Al 0.07%~0.09%、Ti≤0.010%、B 0.0010%~0.0020%、N≤0.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碳当量Cep 0.624~0.755,焊接敏感系数0.2655~0.3404,厚度为152mm~178mm。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690Mpa级特厚齿条钢其厚度可达178mm,在该厚度前提下,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产品要求;其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值720~770MPa,抗拉强度800~860MPa,延伸率19.4-21.4%,在-40℃时的冲击功为87-165J。

    一种生产超厚钢板的复合坯料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4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785787.6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一种生产超厚钢板的复合坯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轧制中间坯作作为复合坯中间层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坯料设计:需要针对最终成品规格重新制定坯料规格,需要根据压缩比制定相应切头尾量和加边量;2、中间坯轧制:中间坯采用300mm厚产品轧制,采用手动轧制,保证前三道次压下量不小于60mm,保证变性区形状系数不小于0.5。本发明采用轧制中间坯作作为复合坯的中间层材料,可有效改善复合坯产品的心部偏析,提高探伤合格率。

    一种30吨以下钢锭开坯后缓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73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11308.X

    申请日:2016-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0吨以下钢锭开坯后缓冷方法,采取分段式缓冷工艺:自由温降阶段:从同炉第一块钢坯装炉起算,缓冷坑点火时间距第一块钢坯入坑时间≤8h;去氢阶段:以同炉缓冷最后一块钢坯进坑后开始计时,时间为3.8~4.2h;升温阶段:各段以≤50℃/h的升温速度进行均衡缓慢升温≥8h;缓冷阶段:根据钢坯厚度、钢坯数量对应确定保温时间;降温阶段:降温速度≤20℃/h,降温时间24~30h;出坑阶段:缓冷坑各区段温度均降至<200℃揭盖出坑。采用本发明缓冷方法缓冷后的钢坯,最终轧制成品钢板的探伤合格率达到100%。

    一种超薄SA738Gr B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649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497871.9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SA738Gr B钢板的生产方法,钢板按重量计包含C0.1%~0.2%,Si0.15%~0.37%,Mn1.0%~1.7%,Cr≤0.5%,V≤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开坯:将300mm坯料采用高温大压下开坯至厚度100~130mm,开轧温度1200±30℃,10%≤压下率≤30%;2)轧制:再次加热,开轧温度≥1000℃,10%≤压下率≤30%;3)热处理:采用调质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这种生产方法,生产出最薄厚度10mm的SA738Gr B钢板,钢板性能也符合性能标准。

    一种出口加铬S355J2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952.X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S355J2加铬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wt%含量为:C≤0.16%、Si 0.25%-0.45%、Mn 1.0%-1.4%、P≤0.02%、S≤0.004%、Cr 0.30%-0.35%、CEV≤0.4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降低加热温度,保持轧制前的奥氏体晶粒微细化,采用两段式控制轧制,通过一阶段再结晶区反复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微细化;二阶段加大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累积压下量,增加奥氏体单位体积的晶粒界面积和变形带面积。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增加出口量,其产品成分及性能完全满足欧标EN10020要求。

    一种出口加铬普碳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262.4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加铬普碳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0.13%、Si0.15%-0.35%、Mn0.8%-1.2%、P≤0.02%、S≤0.004%、Cr0.30%-0.35%、CEV≤0.38,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降低加热温度,保持轧制前的奥氏体晶粒微细化,采用两段式控制轧制,通过一阶段再结晶区反复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微细化;二阶段加大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累积压下量,增加奥氏体单位体积的晶粒界面积和变形带面积。本发明在出口加铬普碳钢中加入超过0.3%的铬代替原来加超过0.0008%B的方式,克服了含B钢的缺陷,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出口量。

    一种钢板板形控制方法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408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06455.3

    申请日:2015-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板形控制方法,三级计算机系统根据矩形化系数μ=伸长比/(展宽比-1)2=(钢板目标长度/坯料长度)/〔(钢板目标宽度/坯料宽度)-1〕2计算公式,计算出待轧制板坯的μ值:二级计算机系统根据μ值选择轧制策略,若μ≤20,采用纵轧-横轧-纵轧的3T轧制方式;若μ>20,则采用纵轧-横轧的2T轧制方式。本发明可有效改善钢板的规格形状,保证钢板的矩形尺寸,减少钢板火焰切割过程中出现头尾窄缺陷,降低钢板尺寸现货率,使钢板头尾窄原因造成的现货率由0.16%降低至0.03%,从而极大提高钢板质量合格率,减少现货损失,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一种在线检查钢板下表面缺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754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9673.0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一种在线检查钢板下表面缺陷的装置及方法,钢板入库前,将在线辊道留出1.5米左右长的空隙,空隙下方两侧分别设置3~5个白色探照灯,灯的轴线与水平面以15°~20°向上倾斜,使发出的光束以15~20°的入射角射到钢板下表面。钢板正下方放置一块玻璃镜,便于检查人员在镜面中观察到钢板下表面的情况。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现场光线无要求,尤其适用于室内作业,且生产时无需将检查钢板离线翻板,减少生产工序,经过现场生产的跟踪发现:此种方法可准确、高效的检查出钢板下表面的大部分明显缺陷,检验速度较快,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