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热处理炉底辊挂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867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0778.9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热处理炉底辊挂蜡的方法,利用带有长方孔的钢板处理炉底辊挂蜡,具体操作步骤为:1)选用钢板清除炉底挂蜡,钢板厚度为热处理炉最大厚度的1/3~1;钢板宽度为炉膛宽度的4/5~1;钢板长度为3000-8000mm,钢板上设置宽50-200mm,长1000-2000mm的条形孔,条形孔的中心轴与炉底辊轴线方向呈10°~60°夹角。本发明的优点是:每使用一次,热处理的钢板挂蜡厚度降低大约0.1mm。减少了钢板质量损失,提高了钢板成材率,大大延长了停炉周期。

    一种在线检查钢板下表面缺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754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9673.0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一种在线检查钢板下表面缺陷的装置及方法,钢板入库前,将在线辊道留出1.5米左右长的空隙,空隙下方两侧分别设置3~5个白色探照灯,灯的轴线与水平面以15°~20°向上倾斜,使发出的光束以15~20°的入射角射到钢板下表面。钢板正下方放置一块玻璃镜,便于检查人员在镜面中观察到钢板下表面的情况。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现场光线无要求,尤其适用于室内作业,且生产时无需将检查钢板离线翻板,减少生产工序,经过现场生产的跟踪发现:此种方法可准确、高效的检查出钢板下表面的大部分明显缺陷,检验速度较快,效率高。

    一种490级别建筑结构用耐火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004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276585.1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490级别建筑结构用耐火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2%~0.10%、Si0.05%~0.40%、Mn0.50%~1.40%、Nb0.010%~0.040%、Ti0.010%~0.040%、Als0.010%~0.050%、Cr0.10%~0.50%、Mo0.05%~0.22%、B0.0005%~0.0020%。其制造方法:钢坯加热温度1100~1280℃,第一阶段终轧温度不小于980℃;第二阶段轧制开始温度970~850℃,再结晶区轧制积累变形量大于60%,终轧温度750~900℃;在终轧和开始冷却之间保留30~120秒;之后进行控制冷却,开冷温度为700~850℃,终冷温度为700~400℃;最后将钢板快速堆垛缓冷,堆垛温度650~300℃,保温时间为10~24小时。可获得良好且均匀的板型和性能,延伸率A%≥20%,屈强比Rel(或Rp0.2)/Rm≤0.8;化学成分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大线能量焊接Q345级别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1220.X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线能量焊接Q345级别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冶炼、连铸、加热、除磷、控轧控冷、热矫、堆垛缓冷、火切至成品,针对三个关键点加以控制:冶炼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及终轧后的冷却。所述冶炼成分设计中,Ti/[N]=2.4~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现场实践,依本发明生产的大线能量焊接Q345级别钢板的焊接接头性能良好,试样断裂均发生在母材处,且焊接接头无软化现象;随着线能量的增大,HAZ区-20℃、-40℃横向冲击值减小;冷弯性能良好,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完全超过标准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一种特厚低温风塔用钢S355NL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8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1217.8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低温风塔用钢S355NL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冶炼、连铸、加热、除磷、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热矫、堆垛缓冷、火切至成品,其特征在于,针对三个关键点加以控制:冶炼成分设计、低温控制轧制及终轧后的冷却。所述连铸坯的厚度为250~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地控制钢中各合金成分的比例以及后续加热轧制过程,经现场实践,本发明方法生产的80~100mm厚度S355NL的力学性能及冲击性能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此发明具有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厚板厂家。

    一种钢板淬火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30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8638.8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淬火板形控制方法,对于镍含量8-10%、厚度5-7mm的钢板,轧制凸度控制在≤0.15mm;淬火机20组喷嘴采用三段式分布:第一段为狭缝喷嘴1-6组,高压段喷嘴7-12组,低压段喷嘴13-20组;淬火过程中,将淬火速度控制在53-55m/min,淬火机组上辊系压下量为0.48-0.52mm,并合理控制各组喷嘴水量,从而可将钢板的最大不平度控制在4-6mm之间,极大减少淬火后钢板的瓢曲及浪形缺陷,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合格率。

    一种超厚复合钢板中间层钢坯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266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211229.9

    申请日:2016-0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厚复合钢板中间层钢坯的生产方法,中间层坯料宽度加边量ΔB和长度加边量ΔL计算公式为:ΔB=789+0.641H-1.12h-0.241B+0.283b-598b/B-143l/L;ΔL=1844-1.13H+4.4h-1.72B+1.58b-2322b/B+160l/L;H、B、L分别为中间层坯料厚度、宽度和长度;h、b、l分别为轧后钢坯厚度、宽度和长度。采用300~350mm连铸坯手动轧制,前三道次压下量≥60mm,变形区形状系数≥0.5;轧后钢坯在全程无磁条件下进行切割,切割后钢坯复合前期采用埋弧焊,并预留180~220mm长用于封口。采用本发明中间层钢坯生产的超厚复合钢板,可极大改善复合钢板的心部偏析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复合钢板的探伤合格率和使用性能。

    一种超低屈服点抗震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141661.0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屈服点抗震用钢,添加Ti固定C原子以降低C原子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015%、Si≤0.01%、Mn≤0.05%、Ti≤0.03%、P≤0.01%、S≤0.004%,其余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是:通过驰豫过程,使铁素体晶粒增大,铁素体面积分数变大,屈服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在75~125Mpa的超低屈服点抗震用钢性能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经统计,该钢种半年生产的性能合格率为85%,与使用本方法前相比平均合格率增加了32%,效果明显。

    一种板形严重不良钢板的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26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03109.4

    申请日:2016-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形严重不良钢板的矫直方法,将矫直辊升高至极限位置,使冷矫直机进入通过模式;手动将钢板头部通过冷矫直机入口第一根矫直辊;在操作画面输入物料号和钢牌号;在操作画面“Thickness”栏输入钢板实际厚度加0.15~0.25mm,如未触发冷矫直机保护功能,则将当前厚度减去0.08~0.12mm;若仍未触发则继续每次减少0.08~0.12mm,直至触发保护功能;触发后对冷矫直机进行恢复送电操作,厚度确定为未触发保护功能的极限值,并以此进行矫直操作;对于瓢曲或扣翘头严重的钢板,在其前后各放置一块正常钢板,辅助待矫直钢板前进或后退。本发明可对板形严重不良的钢板进行有效挽救,避免卡辊道现象,提高板形合格率和成材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