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69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46683.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镍钢板表面质量的方法,钢坯涂漆温度保持在0℃以上;钢板涂漆后干燥48小时以上再装炉;装炉时,在辊道上装炉速度控制在0.5m/s以下;厚度为250mm的钢坯在炉时间为8~12min/cm,高温段时间不超过1.5h,高温段的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厚度为110mm的钢坯在炉时间为8~12min/cm,高温段时间不超过1h,充分保障涂漆层的有效性;出炉温度控制在1220℃以下;抛丸速度为4~4.2m/s;钢板堆垛时每块钢板之间用纸板隔开,并采用真空吸盘吊运。优点是:避免了氧化鱼鳞纹与氧化坑的产生,减少了丸料压入与压痕和划伤;提高了高镍钢板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85429.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40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生产规格的坯料B背极限规格钢板坯料A,同时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出炉后经分离器分离分别进行轧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坯料背着极限长度规格坯料实行驼坯加热、出炉分坯完成轧制的方法,可以克服坯料规格受限不能适用加热炉正常装坯尺寸的问题,同时也规避了轧制极限薄规格钢板存在的轧制风险和对设备的危害,实现了利用现有厚板部生产设备对极限薄规格钢板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1408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06455.3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板形控制方法,三级计算机系统根据矩形化系数μ=伸长比/(展宽比-1)2=(钢板目标长度/坯料长度)/〔(钢板目标宽度/坯料宽度)-1〕2计算公式,计算出待轧制板坯的μ值:二级计算机系统根据μ值选择轧制策略,若μ≤20,采用纵轧-横轧-纵轧的3T轧制方式;若μ>20,则采用纵轧-横轧的2T轧制方式。本发明可有效改善钢板的规格形状,保证钢板的矩形尺寸,减少钢板火焰切割过程中出现头尾窄缺陷,降低钢板尺寸现货率,使钢板头尾窄原因造成的现货率由0.16%降低至0.03%,从而极大提高钢板质量合格率,减少现货损失,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473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1592.3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冻结中厚板自动程序轧制道次的方法,设置一个对话框,输入冻结厚度值,将以往轧制厚度≤6.5mm钢坯的最佳道次规程锁定住。在轧机二级画面中操作项输入端Opeyatorinputs功能的参数Parameters中增加一项冻结厚度Frozenthickness;如正在轧制的钢板厚度小于录入冻结厚度,则钢板剩余道次总数将不再变化;若在冻结之前发生道次变化,则冻结厚度稳定在多道次时的冻结厚度;如冻结厚度控制在比较小范围,轧制当前道次厚度大于冻结道次厚度前发生加减道次,则冻结厚度值设定在较大范围。本发明能有效控制住道次规程,在提高钢板板形质量的同时,使厚度≤6.5mm的薄规格钢板轧制成功率由73%提高至93%。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708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10173.1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前后背挂立辊轧机的水平轧机传动轴快速更换装置及方法,包括大钩头、小钩头,其特征是该装置由走行的台车及在台车上可以相对移动的小车构成,台车的轨道是利用工作辊换辊轨道,在传动侧机架上设有滚动轮组。通过这种装置的实施水平轧机传动轴快速更换,不但解决了前后背挂立辊轧机式水平粗轧机主传动连接轴无法更换的难题,并且更换所用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7081.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44 , C22C38/52 , C22C38/42 , C22C38/60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C5/35 , C21C7/00 , C21C7/10 , B22D11/00 , C21D1/18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00MPa级高性能耐腐蚀海工钢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为(Wt%),C:0.02~0.07、Si:0.10~0.25、Mn:1.75~2.50、P:0.022~0.026、S:≤0.008、Nb:0.05~0.07、V:0.12~0.16、Ti:0.045~0.055、Mo:1.00~1.50、Cr:3.50~4.00、Ni:12.0~16.0、Co:15.0~18.0、Als:0.035~0.045、N:0.013~0.014、Cu:0.65~0.68、Sn:0.03~0.05、Sb:0.03~0.05、RE:0.03~0.05、B:0.0008~0.001。步骤包括冶炼、连铸、快速冷却、铸坯加热、轧制和热处理。钢板最大厚度为100mm,Rp0.2为1200~1250MPa,A≥16%,峰值应力610MPa下的疲劳寿命>200万次,‑40℃冲击功≥100J,耐海洋大气腐蚀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49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610785429.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40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生产规格的坯料B背极限规格钢板坯料A,同时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出炉后经分离器分离分别进行轧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坯料背着极限长度规格坯料实行驼坯加热、出炉分坯完成轧制的方法,可以克服坯料规格受限不能适用加热炉正常装坯尺寸的问题,同时也规避了轧制极限薄规格钢板存在的轧制风险和对设备的危害,实现了利用现有厚板部生产设备对极限薄规格钢板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3630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311687.X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轧制前中间坯板形的薄规格钢板轧制方法,适用于采用开坯‑精轧工序、且成品厚度≤6mm钢板的加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经二次开坯后的中间坯出炉后先经粗轧机转钢;2)粗轧机辊缝值调整为中间坯厚度+(4~6)mm后,通过粗轧机对中间坯平整轧制一个道次;3)经粗轧机转钢及平整后的中间坯转至精轧机,直接进行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中间坯坯料出炉后板形上翘的问题,提高轧制成功率,降低由于钢板斜角大导致的短尺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46661.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超宽钢板板形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宽度大于等于3500mm钢板板形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轧制完成后,首先对钢板进行热矫直:保证控冷入水前钢板板形平直,保证钢板的不平度为≤5mm/m;(2)对钢板进行控制冷却:控冷水量设定为500~700L/m2min,水比设定为1.3~1.5,辊速设定为0.5~1m/s,对钢板进行控冷冷却,冷却后钢板温度≤300℃;(3)热处理回火:对控冷后的钢板进行热处理回火,回火温度400~650℃,回火时间2~3min/mm。本发明改善了厚度大于等于3500mm钢板的板形,使其不平度≤3mm/m,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14082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01072.7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轧机立辊辊缝标定方法,制作一厚度H≥60mm,宽度4750~4850mm,长度L≥(推床长度+立辊直径+2根机架辊间距),屈服强度≥235MPa,且长度方向的宽度偏差∑≤3mm/10m的标定板。将立辊和推床同时对标定板进行夹紧,当夹紧力达到90~100吨时,记录此时立辊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辊缝值,相加后与标定板实际宽度值进行对比,如果两侧辊缝值相加大于或小于标定板实际宽度,则在一级立辊辊缝系统里对立辊操作侧和传动侧辊缝值修改为标定板实际值。本发明可极大提高立辊辊缝标定精度,保证立辊辊缝调整和控制的精准性,有利于钢板板形控制,提高成材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