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护罩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3070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996244.X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包括缸盖护罩(1)和加机油口盖(2),所述缸盖护罩(1)上形成有机油加注口(11),所述机油加注口(11)内安装有挡板组件(5),所述挡板组件(5)与所述机油加注口(1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挡板组件(5)可沿所述机油加注口(11)的轴向移动,所述加机油口盖(2)与所述挡板组件(5)螺纹连接,所述挡板组件(5)上形成有机油加注通道(54),当所述加机油口盖(2)安装到位后所述加机油口盖(2)完全封堵所述机油加注通道(54)。本发明既能够保证完全密封机油加注口又能够有效解决机油乳化问题。

    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76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101099.6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用于固定发动机凸轮轴,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包括基板、旋转板、卡板和紧固件,基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旋转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套设在定位凸起上,定位孔与定位凸起转动连接,卡板与旋转板连接,卡板用于卡紧凸轮轴的六方结构;紧固件将旋转板固定在基板上。本发明的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通过旋转板转动以调整卡板的偏移角度,使得卡板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凸轮轴的装配,提升了发动机正时系统的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取消了对凸轮轴偏移角度的严格要求,在凸轮轴制作时更加灵活,无需单独开发模具,极大地节约了凸轮轴的制造成本,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制造成本。

    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2458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1370390.3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发动机,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包括本体,进气阀安装座和排气阀安装座,进气阀安装座和排气阀安装座分别设置于第一侧边的两端;进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和排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进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和排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分别设置于第二侧边的两端;第一安装区域内设置有油气分离器安装座;第二安装区域内设置有点火线圈安装座和高压燃油泵安装座;真空泵安装座,真空泵安装座安装于本体的顶角处;第一横边内形成有呼吸系统通道。该发动机凸轮轴罩盖采用一体式设计集成,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并且装配容易,具有制作成本低,装配方便的优点。

    发动机缸盖护罩及车辆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55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2879.9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及车辆,发动机缸盖护罩包括护罩本体、固定挡板及活动挡板,护罩本体内部形成有腔体,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油口,腔体的下端设有用以连通至缸盖本体的出油口;固定挡板设于腔体内,且位于进油口的下方,固定挡板用以对至少部分进油口形成遮挡;活动挡板设于腔体内,且位于进油口及固定挡板之间,活动挡板盖合进油口设置,且可在机油自上至下进入进油口时,向下翻转至打开进油口。本发明中,机油对活动挡板施加外力作用,带动活动挡板转动至打开进油口;在未加注机油时,活动挡板所受外力作用撤销而复位至盖合进油口;固定挡板结合盖合在进油口的活动挡板能够阻挡飞溅至进油口的机油,从而避免造成机油乳化。

    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76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01099.6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用于固定发动机凸轮轴,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包括基板、旋转板、卡板和紧固件,基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旋转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套设在定位凸起上,定位孔与定位凸起转动连接,卡板与旋转板连接,卡板用于卡紧凸轮轴的六方结构;紧固件将旋转板固定在基板上。本发明的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通过旋转板转动以调整卡板的偏移角度,使得卡板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凸轮轴的装配,提升了发动机正时系统的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取消了对凸轮轴偏移角度的严格要求,在凸轮轴制作时更加灵活,无需单独开发模具,极大地节约了凸轮轴的制造成本,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制造成本。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06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9300.2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包括:上层水套和下层水套;上层水套与下层水套通过两缸之间鼻梁的机加工通道连通。上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上部水套和第一水套出水口,第一水套出水口位于排气侧上部水套后端,第一水套出水口与节温器连接。下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下部水套、主水套和第一进水口。排气侧下部水套与主水套通过相同缸排气道鼻梁之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口位于排气侧下部水套的前端。主水套通过上表面通道与上层水套相连通,上表面通道位于主水套上表面排气侧,主水套上设置有第二水套出水口和上表面出水口,第二水套出水口经缸垫水孔与缸体水套连通。本发明能提高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效率和暖机速度。

    发动机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48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643904.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和发动机,包括主套体和侧套体;主套体相对设置有进气侧和排气侧,相对设置有发动机前端和发动机后端,主套体有主水腔,主套体设有连通主水腔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设于进气侧,出水口设于发动机后端,侧套体设于排气侧,侧套体有侧水腔,侧水腔设于主水腔的排气侧,并经主水腔连通至出水口,主套体的排气侧由发动机前端和发动机后端所在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和第三水口,侧套体两端分设两个侧套水口,第一水口连通一侧套水口,第三水口连通另一侧套水口,第二水口经导管伸入侧水腔。本发明的发动机缸盖水套和发动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缸盖水套冷却性能差,无法满足发动机散热的需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