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6605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77884.1

    申请日:2005-06-13

    Inventor: 浅野哲郎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在氮化膜上的配线相互之间、或氮化膜上的配线和杂质区域(动作区域、电阻、周边杂质区域)、配线和金属层近接的区域,存在在配线中传输的高频信号通过作为电容成分的氮化膜,作为半绝缘衬底上的耗尽层的变化,泄漏到对方的问题。在氮化膜上的配线相互之间、或氮化膜上的配线和杂质区域(动作区域、电阻、周边杂质区域)、或配线和栅极金属层相邻的间隙的区域的衬底上岛状设置浮游杂质区域。浮游杂质区域是浮置电位,遮断从氮化膜上的配线向衬底延伸的耗尽层。因此,在氮化膜上的配线相互之间、或氮化膜上的配线和杂质区域(动作区域、电阻、周边杂质区域)、或氮化膜上的配线和金属层相邻的区域,可防止高频信号介由从氮化膜上的配线在衬底上延伸的耗尽层泄漏到对方一侧。

    半导体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41416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02815748.6

    申请日:2002-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12 H01L27/0248 H01L27/0255 H01L29/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可以解决以下问题:在微波FET中,内在的肖特基接合或PN结电容小,这些接合对静电防护弱。但是在微波器件中由于连接保护二极管会增加寄生电容,导致高频特性的恶化,所以不能采用该方法。本发明在FET的2个端子间并联连接由第1N+型区域、绝缘区域、第2N+型区域组成的保护元件。可以在接近的第1、第2N+区域间放电,所以可以不增加寄生电容地使到达FET工作区域的静电能量衰减。

    化合物半导体开关电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88585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2120082.3

    申请日:2002-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6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作成一种使利用2.4GHz以上的高频带的发送侧FET及接收侧FET具有不同的杂质浓度的沟道区的非对称型的电路。为此,将栅极宽度减小到400微米以减小栅极的电容成分,在两个信号路径之间获得规定的隔离,而且能实现输出所希望的最大线性功率的电路。可是,对失真严格的用户要求来说,功率不足,只控制沟道形成条件,Idss的增加有限。解决方法是:使一个栅极宽度为500微米,并且控制沟道形成条件,从而确保Idss,并确保最大线性输入功率。

    化合物半导体开关电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78340A

    公开(公告)日:2002-11-06

    申请号:CN02119269.3

    申请日:200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12 H01L27/0605

    Abstract: 在以往的化合物半导体开关电路装置中,为了尽可能减少插入损耗,而采用了增大栅极宽度Wg,降低FET的导通电阻的设计方法。另外,还采用了在栅极宽度为600微米下得到规定的绝缘的方法。但是,以缩短芯片尺寸为目的,将栅极宽度设为400微米时,存在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着眼于在2.4GHz以上的高频带下省略分流FET并确保绝缘的设计,并进一步具有发送侧FET和接收侧FET杂质浓度不同的沟道区域的非对称型电路。由此,将栅极宽度降低至400微米,使栅极的电容成分减少,实现可在两个信号路径之间得到规定的绝缘,且输出必要最大功率的电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