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清洁车及其清洁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770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57308.5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一种沙滩清洁车及其清洁作业方法,沙滩清洁车包括机架,该机架的前部安装有拨沙滚轮装置、中部安装有筛分传送装置、后部安装有垃圾箱及垃圾箱举升翻转机构;位于拨沙滚轮装置后面、在机架的前下部固定有一推铲,该推铲上固定有导沙板,该导沙板与所述筛分传送装置相接;该机架的后下部安装在一具有轮子的承载桥上,该承载桥上安装有用于平整沙滩的刮平机构;该机架前端的牵引装置由拖拉机的悬挂机构所牵引,该悬挂机构可以控制推铲的吃沙深度。在干沙沙滩作业时,采用深层清理垃圾的作业模式,在湿沙沙滩作业时,采用只清理表层垃圾的作业模式。该沙滩清洁车在干、湿沙沙滩上作业时不易沉陷、行驶阻力小、作业效率高、同时能平整沙滩。

    高效灭火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0057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054486.8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灭火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曲柄连杆机构、将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操作装置;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及连杆,该曲柄的旋转轴与传动装置相连;该加压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及缸套,该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枢接,另一端与活塞连接,该活塞滑设于缸套内,该缸套的前端连接有压力水管,该压力水管上设有进水口与水源相连接,该进水口内设有进水单向阀,在该压力水管内还设有出水单向阀;该操作装置为设置在上述压力水管端部的水枪接口,该水枪接口外接水枪。该灭火装置射程远、体积小,使用方便。

    一种水下智能装备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5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172434.6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智能装备定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地面综合系统、水下智能装备和多个移动式智能浮标,建立移动式智能浮标定位系统,应用卫星信号实现浮标自身定位数据,降低了定位测量阵布放的难度;定位方法上采用模态分解与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发射信号估计和噪声信号估计,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提高不同移动式智能浮标间的时延估计值精度提高,并应用两次最小二乘法与泰勒定位解算算法相结合,既减少了所需的传感器设备和解算过程的复杂度,又提高了水下定位的定位精度。

    一种安装于汽车座椅头枕的头部防护装置及汽车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09927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10184155.8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于汽车座椅头枕的头部防护装置及汽车座椅,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护枕、弹性支撑件、防护带以及粘贴件;护枕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工作部和连接于两个工作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设于座椅头枕的背部位置,工作部从连接部的端部向头枕前方凸出;弹性支撑件设置于连接部与座椅头枕背部之间;防护带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工作部的前方位置;粘贴件包括设于工作部前端的第一粘贴件和设于防护带端部的第二粘贴件,第一粘贴件和第二粘贴件可拆卸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通过弹性支撑件将护枕固定支撑在头枕上,以及在两个工作部的前方位置设有防护带,为头枕两侧提供侧面防护和正面碰撞的前后防护,以应对汽车在多方向上的撞击。

    防误触发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880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12088.5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紧急制动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防误触发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AEB传感器和控制器,AEB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AEB传感器用于探测障碍物与车辆车头的横向相对距离、横向相对速度、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本发明设置了纵向方向上的触发条件和横向方向上的触发条件,其中,纵向触发条件包括纵向碰撞剩余时间,横向触发条件包括横向触发宽度和横向碰撞剩余时间,通过纵横向方向上的触发条件使AEB系统显著提高对于碰撞风险评估的精度,有效减少AEB系统的误触发,在保证AEB碰撞避撞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一种车前物体识别方法及其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32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00874.0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一种车前物体识别方法及其识别装置,涉及行车安全或自动驾驶。识别装置设有探照器、摄像器和控制器;探照器安装在车前部或挡风玻璃上部,用于将红黄绿三色组成的光投射到车前方的设计区域并产生色块;摄像器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用于捕捉车前方的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安装于车内,用于分析图像的变化、控制探照器的照射区域,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输给行车安全或自动驾驶系统。识别方法:控制红黄绿三色光的配比及强度以组成不同的光源并投射到车前方的设计区域,摄像器捕捉车前方的实时图像并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分析比较探照器投射有颜色光前后的图像的变化,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行车安全设备或自动驾驶设备。可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前向避障系统及应用其检测障碍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808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10566072.7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向避障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至少两个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提示模块及控制器,该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装设于汽车的前方靠近中间的位置,用于对汽车正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扫描检测;该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装设在汽车前方靠近两侧的位置,用于对汽车前方左侧和前方右侧的障碍物进行左右交叉分别扫描检测;该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速度;控制器用于对接收的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及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后进行综合判断,并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提示模块以提醒驾驶员。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汽车前向避障系统检测障碍物的方法。

    一种轮胎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727120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35623.X

    申请日:201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支撑架、升降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板以及压力传感器,升降机构包括龙门架、两个导轨以及液压缸;两个导轨竖直设于下支撑板上,龙门架的两侧支架侧壁开有滑槽,两个导轨侧壁设有滑块,滑槽与滑块相配合使旋转传动机构可升降移动,驱动龙门架在导轨上做升降往复运动;旋转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驱动电机、轮毂固定单元;轮毂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套设于传动轴上用于固定轮毂,传动轴设有凸起限位部,第一固定盘开有与凸起限位部配合限位的凹陷限位部;传动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反螺纹连接。

    儿童安全座椅的双导槽姿态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0937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93130.5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双导槽姿态调节装置,设于座椅骨架与底座之间,其包括转臂以及双导槽结构;该转臂前端与座椅骨架转动连接,其后端及中段分别设有第一挡位部及第二挡位部;所述双导槽结构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导槽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导槽,且第二导槽自后方向前方向上倾斜;两导槽上分别设有若干挡位槽,即设在第一导槽上的若干第一挡位槽及设置在第二导槽上的若干第二挡位槽,且第一挡位槽与第二挡位槽分别供第一挡位部与第二挡位部嵌入;所述座椅骨架后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本发明不但具有座椅姿态调整功能,使儿童安全座椅变得更加灵活、舒适、实用,而且结构更为安全可靠。

    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1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167072.5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包括前保险杠,与前保险杠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的后保险杠,以及用于传递来自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的碰撞力的两根推杆;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均包括前缓冲梁、后横梁以及两个前后梁连接件;前缓冲梁和后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前后梁连接件焊接在一起,前缓冲梁和后横梁之间的空间设置两个固定在后横梁上的吸能盒以及两个用于连接吸能盒的吸能盒连接架,吸能盒连接架与前缓冲梁焊接为一体;两根推杆平行设置于前、后保险杠之间,推杆两端穿设于前、后保险杠的后横梁中,推杆两端分别与前、后保险杠的吸能盒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发生正面碰撞和追尾时,汽车能够吸收比更多的能量以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