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3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8040.8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法上建最下层根部与甲板交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总纵变形引发的应力集中现象效果不理想,且增加的结构容易阻碍甲板通道,带来使用不便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主船体、船舶上甲板、上层建筑,所述上层建筑的最下层于边角处设有负角隅;负角隅包括有由上层建筑最下层的侧壁和端壁向内部移动凹陷形成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呈圆弧过渡设置,本发明的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结构简单、更加可靠,上甲板通道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船舶码头集装箱装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58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10083952.0

    申请日:201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一种船舶码头集装箱装卸系统,包括船舶自卸系统与港岸辅助系统两大部分;所述船舶自卸系统:在船舶的左右两侧开设货舱口(8),在船舶货舱的顶棚(10)上固定设置若干前后向道轨(1)及左右向道轨(2)并配置悬吊滑轨(9),并配置向下伸的吊杆/拉索(3)下端是吊具(4),吊杆/拉索(3)的长度可受控改变长度;在码头上沿岸边配置装载集装箱(5)的集卡汽车或者呈集装箱输送带(6),集装箱输送带(6)配置在高度可调节的升降架(7)上。本发明改变了目前集装箱船舶依靠码头上的起吊设备进行装卸的方式,提高了装卸效率,减少了集装箱船舶停靠码头的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经济价值大。

    滚装船首部双层首楼甲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03723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20354.0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装船首部双层首楼甲板结构,包括首门滑轨,包括首部上层甲板、首部下层甲板;所述首部上层甲板、首部下层甲板之间,位于一对舷侧纵舱壁之间的空间内固定设有纵桁交错的横梁和纵桁;所述首门滑轨固定设置于首部下层甲板的下部。本实用新型首部双层首楼甲板结构增加了首部结构强度,降低首部变形和应力,抑制了船舶首部整体变形,保证首部结构屈服强度。

    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2014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864404.9

    申请日:2020-12-02

    Inventor: 黄慧 万正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其包括设于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外侧的舷墙板;舷墙板设于顶甲板上;舷墙板为矩形;舷墙板的顶部和顶甲板的上一层甲板齐平;舷墙板的底部和顶甲板外侧的船体外板连接;舷墙板上固设有若干第一竖向加强筋,第一竖向加强筋分别和位于顶甲板下方的竖向主肋骨对齐;舷墙板在相邻的第一竖向加强筋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和第一竖向加强筋之间设有第二竖向加强筋;通孔的上侧设有横向加强筋;第二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均固设于舷墙板。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改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和裂纹的出现,板厚不需要再大量的加厚。

    船舶上层建筑区域的异形支柱

    公开(公告)号:CN213594458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750068.5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区域的异形支柱,其包括腹板、左面板和右面板,腹板的上端固接于上部甲板;腹板的下端固接于下部甲板;腹板的右端边缘线位于右面板的右侧;腹板的右端边缘线包括两个弧形右边缘线和一个直线型右边缘线;直线型右边缘线平行于右面板;直线型右边缘线和右面板的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m;右面板的上端部固接于上部甲板;右面板的下端部与下部甲板不连接;腹板的左端边缘线包括一个直线型左边缘线;直线型左边缘线平行于直线型右边缘线;左面板的下端部与下部甲板不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船厂施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小建造成本;能有效改善支柱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优化结构设计。

    一种船舶锚链舱的脚窝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499249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249052.7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锚链舱的脚窝结构,包括锚链舱舱壁,沿所述锚链舱舱壁内侧竖向开设若干作为脚窝的孔,锚链舱舱壁外侧与所述孔对应处固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伸出端呈封闭状,所述钢管内侧的下端焊接有踏步。所述钢管从锚链舱舱壁向其外上方延伸,钢管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α。所述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0°~15°。所述踏步由方钢制成,踏步的截面为菱形。所述钢管封闭端距离锚链舱舱壁的水平长度为180mm。本实用新型采用锚链舱舱壁焊接独立封闭钢管以及脚踏方钢的结构,钢管的封闭确保了锚链舱的水密性,并避免了污泥的堆积,使清洁工作变得容易,脚踏方钢也使攀爬更加轻松容易,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船舶柔性结构风管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94512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741419.6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柔性结构风管,其设于滚装船的车辆甲板的下方;其包括横向管段和竖向管段;横向管段固设于车辆甲板的底部;竖向管段的上端固接于横向管段;横向管段的下方设有风口;横向管段的管壁和竖向管段的管壁均为压筋板;压筋板包括板状本体,板状本体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沿板状本体直线分布;凹槽之间相互平行;凹槽的底部到板状本体的垂直距离小于50mm;横向管段的压筋板的凹槽与横向管段的长度方向垂直;竖向管段的压筋板的凹槽与竖向管段的长度方向垂直;竖向管段的压筋板的凹槽开口均位于竖向管段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重量轻,设计难度小,无需考虑风管开孔边缘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制造成本低。

    一种船用结构小角度焊缝相交的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231826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3154872.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结构小角度焊缝相交的节点结构,包括纵骨和由相邻两外板对拼形成的对接板缝,还包括衬垫板;衬垫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相邻两外板内侧表面,且衬垫板覆盖对接板缝的与纵骨交叉的部分;衬垫板与外板焊接产生的焊缝与对接板缝错开;纵骨的朝向衬垫板的一边设有容纳衬垫板穿过以避开衬垫板的凹槽。本专利在会出现焊缝重叠范围内焊接一段衬垫板,同时将此范围内的纵骨切除一小块以避开衬垫板,解决“焊缝重叠”的问题,以符合制造规范。这样就避免了修改纵骨布置及分段划分图,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777647U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23170621.3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法上建最下层根部与甲板交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总纵变形引发的应力集中现象效果不理想,且增加的结构容易阻碍甲板通道,带来使用不便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主船体、船舶上甲板、上层建筑,所述上层建筑的最下层于边角处设有负角隅;负角隅包括有由上层建筑最下层的侧壁和端壁向内部移动凹陷形成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呈圆弧过渡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层建筑负角隅结构,结构简单、更加可靠,上甲板通道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变槽形间距的槽形舱壁

    公开(公告)号:CN217048950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3070603.3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槽形间距的槽形舱壁,所述槽形舱壁上侧或下侧至少其中一侧设有支柱;槽形舱壁的常规槽形宽度为s;则,以槽形舱壁与支柱正对的位置为中心向两侧各设有一间距为L1的第一特殊槽形;在全部或部分不与纵向舱壁,舷侧板相连的舱壁板边,紧邻边缘支撑钢的槽形设置为间距为L2的第二特殊槽形;紧邻所述第二特殊槽形的槽形设置为间距为L3的第三特殊槽形;L2<L1<S,所述L2<L3<S。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改善槽形舱壁自由边或受压载较大区域的屈曲及屈曲变形过大的问题,保证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