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尾导缆器底座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4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33785.2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尾导缆器底座,船尾导缆器底座由多块等高的侧板以及与多块侧板顶边固定连接的顶板组成,各侧板的整条底边均垂直安装在甲板上;侧板由两块横向侧板以及连接在横向侧板之间的至少两块纵向侧板组成:横向侧板为梯形钢板,各纵向侧板的两端焊接在两块横向侧板之间,其中,两块横向侧板的纵向后侧边之间焊接有第一纵向侧板,且在两块横向侧板之间焊接有将两块横向侧板底边靠近舷侧的端部相连的第二纵向侧板;在两块横向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扁钢加强筋,扁钢加强筋与第二纵向侧板呈十字交叉并焊接连接,且扁钢加强筋的上表面与顶板上表面焊接连接。本专利提供的导缆器底座可以有效改善应力分布,保证结构安全性。

    垂直槽型舱壁和墩内隔板配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56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54282.7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槽型舱壁和墩内隔板配合布置结构,垂直槽型舱壁的端部固设有围板;围板同时固接于面板和腹板;围板上固设有隔板和加强板;加强板和隔板均垂直于围板;隔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加强板,其中一个加强板和位于面板左侧的腹板位于同一平面,另一个加强板和位于面板右侧的腹板位于同一平面;隔板垂直于面板;隔板和面板的交点到一个腹板和面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为d,d的数值为300mm≤d≤b/2,其中b为位于面板左侧的腹板和面板的交点到位于面板右侧的腹板和面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可降低隔板和槽型舱壁相交处的应力集中风险,有利于降低结构钢料重量;还具有施工便利的优点。

    船舶纵向凳状部件和横向凳状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795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4215.8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纵向凳状部件和横向凳状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在横向槽型舱壁和纵向槽型舱壁相交接处的端部,横向凳状部件的面板和纵向凳状部件的面板相交接的直角区域内设有过渡板;过渡板由两个直角边和一个自由边围设而成,过渡板的自由边为圆弧,该圆弧为四分之一圆形状;该圆弧的半径为R,R的取值范围为0.5d≤R≤1.5d,其中,d为横向凳状部件的面板宽度;纵向凳状部件的面板宽度和横向凳状部件的面板宽度相同;横向凳状部件的面板、纵向凳状部件的面板和过渡板为一体成型。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改善面板相交角点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更易施工,可以降低板厚,减小建造成本,优化结构设计。

    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795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4237.4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在横舱壁和纵舱壁的相交处,横舱壁和纵舱壁各开设有一个弧形开口;两个弧形开口的形状相同,两个弧形开口相连通;弧形开口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边、第一圆弧边、第二直线边和第二圆弧边;第一直线边水平分布,第二直线边垂直分布;第一圆弧边为四分之一圆;第一圆弧边和第一直线边相切,第一圆弧边和第二直线边相切;第二圆弧边和第二直线边相切;第一直线边到甲板的距离为H,H≤200mm。本发明的结构在两构件相交的角点疲劳寿命满足船舶规范要求的同时不减小车道净宽度,既保证船舶结构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提高滚装效率。

    可替代澳梯的结构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63771.0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代澳梯的结构件,其设于槽型舱壁上方的顶墩和槽型舱壁下方的底墩之间;其包括升降机箱、连接于升降机箱顶部的升降钢索、设于升降机箱上方的滑轮组和用于控制升降钢索的电动绞车;电动绞车固设于顶墩内壁,升降钢索穿设于滑轮组;顶墩底板开设有通孔;顶墩内壁固设有导轨托架;升降机箱内设有可折叠并可收纳于升降机箱内的梯子;梯子的一端固接于升降机箱;底墩顶板上固设有用于为升降机箱提供缓冲力的缓冲座。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不影响舱容,方便洗舱,同时也能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通行方式。

    一种船舶上建外置防振动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6590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42254.0

    申请日:2017-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5/02 B63B27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上建外置防振动连接结构,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上层建筑、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桥楼甲板、设置于所述桥楼甲板上端的罗经甲板、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的防振动结构;所述防振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且与上层建筑焊接的肘板、设置于所述肘板前端的纵桁、设置于所述纵桁前端的固定板,所述肘板数量为2,肘板为半月形,所述纵桁数量与肘板保持一致,两个肘板的一端分别与肘板底部前端通过焊接相连接,两个肘板之间还设置有横梁,所属横梁数量为2,两个肘板与两个横梁围成一个闭环结构。

    垂直槽型舱壁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463774.4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槽型舱壁结构,其包括腹板和面板,面板设于腹板的两侧;腹板和面板组成竖向分布的槽条,其特征在于,位于腹板一侧的面板为主要承受外部压力的受压面板,位于腹板另一侧的面板为主要承受外部拉力的受拉面板;受拉面板的宽度大于受压面板的宽度;受压面板的宽度大于受拉面板的宽度的一半;腹板和受拉面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55°;受压面板平行于受拉面板;受压面板的厚度和受拉面板的厚度相同。本发明没有增加施工难度,同时,可以显著减轻槽型舱壁结构的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