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78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57279.6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补板结构,其包括母板,母板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穿设有骨材;骨材和母板之间设有补板;补板固接于骨材;补板搭接于母板并与母板通过焊接连接;补板和母板搭接处的焊缝位于贯穿孔的孔壁和补板之间;补板和母板搭接处的焊缝从贯穿孔的底部延伸至贯穿孔的顶部。本发明的补板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出现疲劳裂纹的风险,延长补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补板结构的稳定性,各构件不容易损坏,从而延长了维修间隔时间,降低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920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35019.0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64 , B63B27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双层底开孔抗疲劳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属于船舶立柱布置结构技术领域。一种船舶双层底开孔抗疲劳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船舶双层底的内底上位于支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方孔,所述方孔内设置矩形金属盒体,所述矩形盒体的侧面与船舶双层底之间的水密肋板以及立柱的侧面焊接固定。本发明船舶支柱与双层底之间实现了柔性连接,盒体产生轻微变形时避免了局部应力过大的现象;大大提升了支柱与双层底连接部位的抗疲劳强度,提升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1605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335854.3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久检验通道组件,涉及永久检验通道组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包括:外板和舱壁,外板的内侧面设有外板纵骨,外板纵骨与舱壁连接固定;舱壁沿外板纵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检验人员通过;通孔跨设于外板纵骨且外板纵骨自通孔的外壁向通孔的内壁方向贯穿插入通孔。将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应用于船舶中,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走平台需要设置较宽、较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0015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1179480.2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的纵向舱口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舱口围端部肘板及船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肘板的趾端应力集中的问题。包括主体部和头部;主体部的一端与舱口围连接,另一端与头部连接;头部为鹅头状,且鹅头状的头部的趾端朝向远离舱口围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舱口围肘板趾端应力集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05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11939.7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降阻节能友好型船舶尾部线型、船舶及制造方法,在降阻节能友好型船舶尾部线型中,船体的尾封板与船体尾部下板交界处形成的转角为圆角;船舶具有该降阻节能友好型船舶尾部线型,该制造方法包括倒圆步骤,即:在船体的尾封板与船体尾部下板交界处进行倒圆角处理。本发明能够改变尾部船体压强分布,调整船体姿态,改善船体兴波,从而减少航行时尾部漩涡的形成,减少船体阻力;另外,本发明能够在船舶倒航时,进行导流,从而降低倒航阻力;另外,本发明能够减少航行过程中船舶尾部拍击波浪,以降低波浪增阻;另外,本发明可减少为尾封板处的漩涡,从而降低船体的震动和噪音;经测试,本发明可使船体总阻力降低1-3%。
-
公开(公告)号:CN10696590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142254.0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上建外置防振动连接结构,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上层建筑、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桥楼甲板、设置于所述桥楼甲板上端的罗经甲板、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的防振动结构;所述防振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且与上层建筑焊接的肘板、设置于所述肘板前端的纵桁、设置于所述纵桁前端的固定板,所述肘板数量为2,肘板为半月形,所述纵桁数量与肘板保持一致,两个肘板的一端分别与肘板底部前端的纵桁通过焊接相连接,两个肘板之间还设置有横梁,所属横梁数量为2,两个肘板与两个横梁围成一个闭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5160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35854.3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久检验通道组件,涉及永久检验通道组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包括:外板和舱壁,外板的内侧面设有外板纵骨,外板纵骨与舱壁连接固定;舱壁沿外板纵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检验人员通过;通孔跨设于外板纵骨且外板纵骨自通孔的外壁向通孔的内壁方向贯穿插入通孔。将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应用于船舶中,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走平台需要设置较宽、较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00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79480.2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3/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的纵向舱口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舱口围端部肘板及船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肘板的趾端应力集中的问题。包括主体部和头部;主体部的一端与舱口围连接,另一端与头部连接;头部为鹅头状,且鹅头状的头部的趾端朝向远离舱口围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舱口围肘板趾端应力集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2053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710135019.0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双层底开孔抗疲劳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属于船舶立柱布置结构技术领域。一种船舶双层底开孔抗疲劳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船舶双层底的内底上位于支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方孔,所述方孔内设置矩形金属盒体,所述矩形盒体的侧面与船舶双层底之间的水密肋板以及立柱的侧面焊接固定。本发明船舶支柱与双层底之间实现了柔性连接,盒体产生轻微变形时避免了局部应力过大的现象;大大提升了支柱与双层底连接部位的抗疲劳强度,提升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6590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42254.0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5/02 , B63B27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上建外置防振动连接结构,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上层建筑、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端的桥楼甲板、设置于所述桥楼甲板上端的罗经甲板、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的防振动结构;所述防振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前端且与上层建筑焊接的肘板、设置于所述肘板前端的纵桁、设置于所述纵桁前端的固定板,所述肘板数量为2,肘板为半月形,所述纵桁数量与肘板保持一致,两个肘板的一端分别与肘板底部前端通过焊接相连接,两个肘板之间还设置有横梁,所属横梁数量为2,两个肘板与两个横梁围成一个闭环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