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45862.5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海水箱和压载舱;所述海水箱与压载舱之间具有打压载管路和排压载管路;所述打压载管路中设置有至少一套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连接于打压载管路中;所述处理装置固定于码头或驳船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船舶上不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船舶上压载水的处理利用布置于码头或者驳船上的处理装置,减少了船舶的造价,减轻了船舶的重量,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利用率,减少了船上处理装置工作发电机提供电能期间对于环境的污染。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162447.8

    申请日:2016-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海水供给系统,船底两侧,位于花钢板下方位置设有海水箱,海水箱与各自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弯管与下方的海水槽连通;海水槽上部通过管道与各个海水消耗系统连接;所述海水槽嵌在船体的双层底内,其底部与船底基线平齐,其顶部与花钢板之间具有容纳机舱设备的空间;所述两侧的海水槽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隔离阀(CSV03),所述海水槽顶部设有供人进出的人孔;当需要对海水槽内积聚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关闭所述隔离阀(CSV03),一侧海水槽维持对船用用水设备供应海水,另一侧海水槽停止供水,并采用水泵将其中的海水吸出,从舷侧排出;花钢板移开、人孔打开后,船员从人孔进入,对海水槽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69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20976.3

    申请日:2015-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属于船舶燃油预热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燃油预热管路比燃油输送管路直径小,位于储存舱内部的一段燃油预热管路B位于对应的燃油输送管路A之内,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所述A管路的流量大于B管路的流量;所述管路A与管路B之间设有带截止阀的连通管C。

    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98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535371.4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Y向一分为二,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A管布置在第二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A管与预热泵所在管路连通,B管与输送泵所在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A管的下部设有弯头,使其出油口正对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第二隔板左下角的孔的孔径大于A管的出油口;B管的流量大于A管的流量。

    船用进风口导流型叶片百叶窗

    公开(公告)号:CN105625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62442.5

    申请日:2016-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7/08 E06B9/3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进风口导流型叶片百叶窗,包括折弯型叶片,所述折弯型叶片分为进流部分和出流部分,两部分连为一体;所述进流部分自前到后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出流部分自前到后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两部分之间圆滑过度。所述折弯型叶片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船用进风口导流型叶片百叶窗设置在船舶总进风口,对水汽进行阻挡,使水汽集成水滴并沿近流部分向下流淌。本发明采取导叶片型式,平缓修正空气流向;能较好地优化百叶窗区域流场,降低其流动阻力;对于相同风机压头而言,可允许更高过流风速,有效提高风量,更具经济性;对于进入百叶窗后风道向下折弯的风道结构而言,降阻效果更明显,降低风机要求的程度更大,节能性更佳,因此尤其适用。

    核能供电船
    16.
    发明公开
    核能供电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82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61159.7

    申请日:2024-04-17

    Inventor: 黄信男 李俊 任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能供电船。该核能供电船包括船体、主甲板、核反应装置、汽轮发电装置、电池箱和甲醇生产装置。主甲板设置于船体上;核反应装置包括核反应堆和核反应舱,核反应堆设于核反应舱内,核反应堆能将裂变的能量转化为蒸汽热能;汽轮发电装置位于机舱内,包括安装于机舱内的汽轮发电机组,蒸汽热能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转动,使得汽轮机带动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发电;电池箱设置于主甲板上;甲醇生产装置包括制氢机构、碳捕捉机构和甲醇合成机构,甲醇合成机构用于使制氢机构制成的氢气和碳捕捉机构捕捉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以生成甲醇。本发明提供的核能供电船,能量密度高,电力输出稳定。

    甲醇双燃料方案的散货船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4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86663.4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双燃料方案的散货船,其包括甲醇燃料储存舱和设于主甲板上的上层建筑;甲醇燃料储存舱设于上层建筑后方的主甲板上方;甲醇燃料储存舱的外部设有甲醇燃料储存舱隔离舱;上层建筑的后侧设有机舱棚;机舱棚位于甲醇燃料储存舱的前方;甲醇燃料储存舱和机舱棚之间的主甲板上、甲醇燃料储存舱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主甲板上均具有能够供人或物通过的备件通道。本发明保证了船舶装货能力以及机舱容积,便于设备的布置,扩大了甲醇燃料储存舱容积。

    船舶碳捕捉设备布置结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546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65301.8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碳捕捉设备布置结构,其包括设于船舶上的碳捕捉设备,碳捕捉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洗涤降温装置、二氧化碳吸收塔、分离塔、二氧化碳储存舱;分离塔和二氧化碳储存舱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压缩单元和液化单元;分离塔、二氧化碳吸收塔、烟气洗涤降温装置和锅炉设于机舱棚内;机舱棚侧面设有压缩液化单元间,压缩单元和液化单元设于压缩液化单元间内;二氧化碳储存舱设于居住区和居住区往前的第一个货舱盖之间。本发明实现了碳捕捉设备在船舶上的优化布置,能很好地应用于散货船等船型上。

    双燃料船舶甲醇燃料储存舱布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1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62672.4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船舶甲醇燃料储存舱布置,其包括甲醇燃料储存舱和隔离空舱;甲醇燃料储存舱由船体外板和燃料舱舱壁围设而成;燃料舱舱壁的外侧设有隔离舱舱壁,隔离空舱设于燃料舱舱壁和隔离舱舱壁之间;主甲板和隔离舱舱壁之间设有通道舱;通道舱内设有若干通道平台;通道平台上开设有若干结构开孔;主甲板上设有主甲板舱盖;通道舱内设有供船员通行的梯子;燃料舱舱壁上设有燃料舱舱盖;甲醇燃料储存舱内设有甲醇燃料输送泵,甲醇燃料输送泵的顶部位于燃料舱舱壁的上方。本发明设置通道舱,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实现对甲醇燃料输送泵的快速吊运。本发明的布置方案,能很好地应用于散货船等船型上。

    带泄漏报警机构的船舶冷却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06498.8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泄漏报警机构的船舶冷却水系统,包括低温淡水膨胀箱、高位报警液位开关、低位报警液位开关、液位计、液视镜、低温冷却淡水泵、中央冷却器和被冷却设备;高位报警液位开关、低位报警液位开关和液位计设置于低温淡水膨胀箱内;低温淡水膨胀箱的排水口和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舱底水存放器;液视镜安装于溢流口连接的管道上;高位报警液位开关的高度低于溢流口的高度;低温淡水膨胀箱的出水口依次低温冷却淡水泵和中央冷却器;中央冷却器连接各被冷却设备的入水口,被冷却设备的出水口连接低温冷却淡水泵。本发明的一种带泄漏报警机构的船舶冷却水系统,可实现冷却水系统中,被冷却介质向冷却水中泄漏的持续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