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12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59469.1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出钢前转炉吹炼终点钢水中氧控制在700~1000ppm,钢水温度控制在1680~1710℃;转炉钢水出净后,将转炉倾动至50°~70°,将熔渣留在转炉内,熔渣量大于45kg/t钢;将补炉料翻入转炉内,补炉料数量4.8~5.2kg/t钢;将转炉倾动至零位溅渣,溅渣氮气流量3.0~3.6Nm3/min.t,压力0.9~1.05MPa;溅渣枪位从2100mm逐渐降至500mm,溅渣时间大于3min;溅渣结束转炉在零位静止30min以上。本发明可提高炉底和球缺部位的耐侵蚀性,使转炉各部位的侵蚀基本同步,从而避免出现漏钢事故,实现转炉炉衬侵蚀速度的一致化和炉衬的长寿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59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704430.7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渣塞的定位方法,空炉时将转炉摇到出钢加镖角度,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下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位置;退出挡渣镖车,将转炉再向下摇一角度;再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位置,并测量两次前后位置差值;其后每次更换出钢口后校镖时都将转炉摇到该角度,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下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及左右位置,然后将挡渣镖车向加镖的反方向移动前后差值的距离,即为出钢时的加镖位置。本发明既可提高挡渣成功率,准确控制钢水成分,减少钢水回磷,降低合金消耗,提高合金元素收得率;又能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包精炼效果;且有利于降低钢包耐材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5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4095.0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硅钢采用硅合金脱氧的方法,在转炉-RH真空精炼-板坯连铸的生产工艺路线中,分别在转炉出钢过程和RH处理过程中添加硅合金作为脱氧剂,去除转炉区域超低碳钢中的过剩氧及RH脱碳结束的过剩氧,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转炉工序需沸腾出钢,出钢过程加入硅铁进行脱氧;2)RH处理过程中,采用硅铁进行预脱氧;3)RH脱碳结束后,加铝进行终脱氧,临界氧含量可按0.045%计算,并进行成分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硅合金(硅铁)脱除过剩氧,钢水硅含量可控制在0.030%以下,在实现相同脱氧效果情况下,减少铸坯中Al2O3夹杂数量,同时降低脱氧合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3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58881.9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0.15~0.35mm厚成品取向硅钢为原料,制备工艺路线为:第一次冷轧→第一次高温退火→第二次冷轧→第二次高温退火→细化磁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但可解决取向硅钢极薄带加工困难的问题,更可通过合适的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工艺的匹配来保证高斯织构遗传,可将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磁感B8提高至1.89-1.94T,制备出电磁性能极佳的的取向硅钢极薄带。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32249.5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钢生产中消除边部线状缺陷的轧制方法,粗轧立辊采用凸型辊,在粗轧各奇数道次控制板坯侧面呈现凹面状,抵消原始板坯楞角的翻平宽展,通过立辊的凸度设计,提高侧压深入变形能力,减轻表面双鼓型板型缺陷的产生。在不改变企业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不增加铸坯清理、不改变结晶器结构的基础上,在热轧粗轧过程中采用凸型辊,控制缺陷在边部的部位,减少最终切除量或在产品生产工艺中必需切除的范围内,提高产品收得率;同时放宽板坯宽度规格,方便于生产组织并提高铸机产量,通过热轧一定方式的定宽轧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794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802904.5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转炉吹炼中断后泄爆的方法,在转炉吹炼5min后至钢水中碳含量大于0.2%的时间段抬枪的情况即转炉吹炼中断之后,再次吹炼时将转炉摇至零位,氧枪选择手动“溅渣”模式,手动开阀吹氮气,在烟道造氮幕;吹氮结束,氧枪选择手动“吹炼”模式;降氧枪吹氧时,氧枪枪位、氧气流量按自动模式控制;当煤气分析仪中O2含量小于6%,吹氧流量达到40000Nm3/h后,氧枪枪位和氧气流量转为手动控制模式。本发明可避免炉内碳氧反应过于激烈,使CO生成速度缓慢增加,从而错过烟气中CO和O2的泄爆极限,防止泄爆现象,实现吹炼中断后干法除尘的零泄爆,稳定了冶炼控制,保证了干法吹尘设备的完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56521.8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冶炼参数监测方法,分别确定干法除尘及转炉冶炼相关参数的DB块地址,建立转炉二级与干法除尘一级和转炉一级计算机的数据通讯;冶炼过程中,读取各参数实时数据并进行保存;按时间顺序将各参数实时数据绘制查询分析曲线并保存;根据实时数据特点分别绘制变化曲线、折线和数据点,清晰反映各参数的对应变化。本发明通过将干法除尘与转炉冶炼主要参数在转炉生产时进行实时检测,并按照需要绘制曲线,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相同时间段内的各个重要参数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对冶炼过程出现的泄爆、异常抬枪、氧枪水套冒烟等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实现转炉冶炼过程的控制平稳,生产组织衔接有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51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10224095.0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硅钢采用硅合金脱氧的方法,在转炉‑RH真空精炼‑板坯连铸的生产工艺路线中,分别在转炉出钢过程和RH处理过程中添加硅合金作为脱氧剂,去除转炉区域超低碳钢中的过剩氧及RH脱碳结束的过剩氧,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转炉工序需沸腾出钢,出钢过程加入硅铁进行脱氧;2)RH处理过程中,采用硅铁进行预脱氧;3)RH脱碳结束后,加铝进行终脱氧,临界氧含量可按0.045%计算,并进行成分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硅合金(硅铁)脱除过剩氧,钢水硅含量可控制在0.030%以下,在实现相同脱氧效果情况下,减少铸坯中Al2O3夹杂数量,同时降低脱氧合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887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359703.4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二次冷却水喷淋装置安装精度检测方法,采用专用标尺对离线或在线的连铸扇形段二次冷却水水嘴支架及水嘴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进行检测,通过三点定位的检测方法实现二次冷却水水嘴的准确安装。本发明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且检测精度较高,可以完全满足安装和使用标准要求,实现对整备后或在线的扇形段二次冷却水水嘴及支架的整备质量和安装精度进行定量的检测和评价,统一规范扇形段内每一个二次冷却水水嘴支架的安装,从而保证二次冷却水喷淋系统的稳定性和铸坯冷却的均匀性,提高铸坯的表面及内部质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