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005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09689.3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胜
IPC: B63H21/06 , B63B25/16 , B63H5/08 , B63H23/10 , B63H23/20 , F01D17/20 , F01K7/16 , F01K7/18 , F01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06 , B63H23/10 , F01K7/16 , F01K15/04 , F25J1/0022 , F25J1/005 , F25J1/0204 , F25J1/0282 , F25J1/0288 , F25J2230/20 , F25J2270/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不导致设置空间的增大而实现双轴化的基础上,通过简易的结构就能够独立地驱动两个输出轴的蒸汽涡轮驱动机。蒸汽涡轮驱动机(1A)具备被供给蒸汽而被驱动的前进用高压涡轮(7)、由前进用高压涡轮(7)驱动的第一驱动轴(4)、被供给从前进用高压涡轮(7)排出的蒸汽而被驱动的前进用第一低压涡轮(11)及前进用第二低压涡轮(13)、由前进用第一低压涡轮(11)及前进用第二低压涡轮(13)驱动的第二驱动轴(14),所述蒸汽涡轮驱动机(1A)具备对从前进用高压涡轮(7)排出而向前进用第一低压涡轮(11)及前进用第二低压涡轮(13)供给的蒸汽的压力进行控制的蒸汽排放管路(33)及减压阀(35)。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762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3247.2
申请日:2009-09-10
Applicant: 曼涡轮机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1/10 , F01K15/04 , F01K23/065 , Y02T10/16 , Y02T10/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柴油机以用于能量回收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将机械旋转能转变成电能的电流发生器,其中,该电流发生器具有用于旋转能的施加的输入轴;蒸汽涡轮机;用于将蒸汽涡轮机的旋转能传输到电流发生器的输入轴上的第一轴;动力涡轮机;以及,用于将动力涡轮机的旋转能传输到电流发生器的输入轴上的第二轴,其中,第一轴和第二轴与电流发生器的输入轴的相背对的侧面相耦接。此外,设置有在电流发生器和蒸汽涡轮机之间的、用于建立和断开电流发生器的输入轴与第一轴之间的耦接的第一离合器装置和/或在电流发生器和动力涡轮机之间的、用于建立和断开电流发生器的输入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耦接的第二离合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5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480058567.2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K23/10 , F01K23/06 , F02G5/04 , B63H21/06 , B63H21/10 , B63H21/14 , B63H21/17 , B63H21/20 , B63J3/02 , B63J3/04 , F01P3/20 , F02G5/00 ,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06 , B63H21/10 , B63H21/14 , B63H21/17 , B63H21/20 , B63J3/02 , B63J3/04 , F01D15/04 , F01K15/02 , F01K15/04 , F01K23/10 , F02B61/04 , F02G5/04 , Y02E20/14 , Y02T10/166 , Y02T70/5218 , Y02T70/5236 , Y02T70/52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从内燃机排放到大气的余热量,并能够提高船用推进系统整体的效率的余热回收系统、船用推进系统、船舶及余热回收方法。本发明的余热回收系统设置有第1低压给水加热器(85),该第1低压给水加热器使通过内燃机(11、61、62)的水套的缸套冷却水与在蒸汽涡轮(12、41)的下游侧冷凝而被引导至废气节约器(94)的冷凝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所述缸套冷却水的热加热所述冷凝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35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160180.X
申请日:2014-04-21
IPC: B63J2/12
Abstract: 本文公开的一种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包括:锅炉,配置为加热热载体;高温泵,配置为输送加热的热载体;加热罩单元,配置为由通过所述高温泵输送的热载体加热,并且与船头部分连接;以及热气体喷射单元,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加热罩单元的前部,并喷射被热载体加热的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0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36912.9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29/06 , F01K15/04 , F01K23/065 , F01K23/101 , F01N5/04 , F02B29/0406 , F02B37/007 , F02B39/10 , F02D9/04 , F02D23/02 , F02D41/0002 , F02D41/401 , F02D2041/001 , Y02T10/144 , Y02T10/16 , Y02T10/18 , Y02T10/42 , Y02T10/44
Abstract: 极力避免比船舶用柴油机(主机)的燃料利用率差的柴油机(辅机)起动的情况出现,满足船内电力的需要,抑制总的运行成本。在气体入口控制阀(V1)的开度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而由发电机(11)产生的发电量低于船内所需的电力量时,根据由所述发电机(11)产生的发电量与船内所需的电力量之差,从控制部(23)向发动机主体(2)送出使喷射燃料的时刻推后的控制指令及/或使排气阀的打开时刻提前的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72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0780032368.4
申请日:2007-08-17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 B63H21/20 , B63H2021/205 , B63J3/02 , B63J2002/125 , F01K15/04 , Y02T70/5236 , Y02T70/5281
Abstract: 在一种具有利用废热的驱动系统的船(1)的已知操作方法中,其中至少一个主机(2)驱动与船螺旋桨(4)连接的机轴装置(3),将主机(2)的废热传递到工作介质上,由此汽化工作介质。随后使汽化的工作介质卸压并且将其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该机械能又转化为电能,向船的用电器(13,15)供给该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3465.8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3/02 , B63H21/02 , F01K13/003 , F01K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的综合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运行参数与初始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并生成整定调节信号、排放开启信号、排放运行信号和排放关闭信号;蒸汽排放装置,其包括启闭元件、启闭驱动器、调节元件和调节驱动器,启闭驱动器根据排放开启信号和排放关闭信号驱动启闭元件动作;调节驱动器根据整定调节信号和排放运行信号驱动调节元件进行蒸汽排放量调节。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单一快开功能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存在的超排、反复排放、大幅波动等技术问题,具有排放功能完备、技术集成、动作迅速、调控精准的特点,能够满足快开、慢关、流量调节的多功能精确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0972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80027525.2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三菱重工压缩机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18 , B63B35/44 , F01K15/00 , F01K15/04 , F01K23/10 , F02C6/203 , F02C7/20 , F05D2250/312 , Y02E2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设备及水上设备。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设备即GTCC设备(10A)具备:燃气轮机单元(20);废热回收锅炉(30),通过从来自燃气轮机单元(20)的废气中回收废热来生成蒸汽;及排气管道(32),将燃气轮机单元(20)的废气引导到所述废热回收锅炉(30),废热回收锅炉(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与燃气轮机单元(20)的同一平面,且废热回收锅炉(30)被并列配置,以使废热回收锅炉(30)中的废气的流向与燃气轮机单元(20)的涡轮轴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61134.3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格顺机械公司
Inventor: G·哈瑞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02 , F01K13/00 , F01K15/02 , F01K15/04 , F01K27/005 , F22B1/006 , F22B1/18 , Y02B30/52 ,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发电机,包括:热差异模块,具有被配置成用于提供高温下的工作介质的第一高温源、被配置成用于提供低温下的工作介质的第二低温源,和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源成流体连通的热机构,被配置成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维持这两者之间的温差:向所述第一源处的工作介质提供热,以及从所述第二源处的所述工作介质移除热;压力模块,其包括压力介质,所述压力介质与来自所述第一高温源的所述工作介质和来自所述第二低温源的所述工作介质选择性流体连通,用于交替地执行与所述高/低温工作介质的热交换过程,以使得其温度在对应于相应工作介质的高温和低温的最低操作温度与最高操作温度之间波动;转换模块,其与所述压力介质机械连通,被配置成用于利用所述压力介质的温度波动来产生输出能量;以及热回收装置,其与所述热差异模块和所述压力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热连通,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在所述热交换过程中未被传递到所述压力介质的所述高温和低温工作介质的所述热能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所述热能重定向回到所述热差异模块和所述压力模块中的一个;其中向所述工作介质提供热是借助于利用辅助高温流体的热交换过程执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55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1406.X
申请日:2008-06-0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7/02 , F01K15/04 , F22B21/002 , F22B21/081 , F22B35/00 , F22G1/16 , F22G7/12 , F23C6/042 , F23L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热锅炉,其具有:主锅炉,其构成为使由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从火炉(102)通过过热器、蒸发管组而流动;再热炉(108),其在蒸发管组的下游侧具备再热燃烧器(107);再热器(109),其位于该再热炉(108)的上部侧,其中,在再热炉(108)内与再热燃烧器(107)对置的位置具有将燃烧用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燃烧用空气(11b)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12)。通过燃烧气体(107a)和燃烧用空气(11b)的对置碰撞,促进燃烧气体(107a)与燃烧用空气(11b)的混合,使燃烧气体的流动形式改变,降低再热炉(108)的出口的燃烧气体(107a)的温度不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