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40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280061134.3

    申请日:2012-10-11

    Inventor: G·哈瑞夫

    Abstract: 一种发电机,包括:热差异模块,具有被配置成用于提供高温下的工作介质的第一高温源、被配置成用于提供低温下的工作介质的第二低温源,和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源成流体连通的热机构,被配置成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维持这两者之间的温差:向所述第一源处的工作介质提供热,以及从所述第二源处的所述工作介质移除热;压力模块,其包括压力介质,所述压力介质与来自所述第一高温源的所述工作介质和来自所述第二低温源的所述工作介质选择性流体连通,用于交替地执行与所述高/低温工作介质的热交换过程,以使得其温度在对应于相应工作介质的高温和低温的最低操作温度与最高操作温度之间波动;转换模块,其与所述压力介质机械连通,被配置成用于利用所述压力介质的温度波动来产生输出能量;以及热回收装置,其与所述热差异模块和所述压力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热连通,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在所述热交换过程中未被传递到所述压力介质的所述高温和低温工作介质的所述热能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所述热能重定向回到所述热差异模块和所述压力模块中的一个;其中向所述工作介质提供热是借助于利用辅助高温流体的热交换过程执行的。

    一种给冷藏运输工具提供动力和冷源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655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11696.8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苟仲武

    Inventor: 苟仲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B60H1/3202 F01K15/02 F01K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给冷藏运输工具提供动力和冷源的方法,液态气体作为介质产生高压气体膨胀做功提供动力的同时内能减少并降温,降温后的气体被排出后作为冷源,还提供一种给冷藏运输工具提供动力和冷源的装置,液态空气储罐、低温泵、低温换热器依次设置,低温换热器进一步连接气动发动机和制冷循环泵,发动机排气口的一端和气动发动机连接,发动机排气口的另一端连接尾气换热器,冷冻风机的一端和制冷循环泵连接,冷冻风机的另一端连接尾气换热器,尾气换热器进一步连接排气管,解决冷链物流过程中动力和冷量的需求,环保、节能、增效,适用于冷链物流,冷藏冷冻车船,远洋渔轮动力和冷量多个相关技术领域,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排热回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1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80050191.0

    申请日:2014-09-11

    Inventor: 田中雄太

    Abstract: 在具有朗肯循环系统的排热回收装置中,通过适当释放将发动机与朗肯循环系统之间的动力进行传递/切断的离合器,从而抑制朗肯循环系统成为发动机的负载。排热回收装置(1A)包括朗肯循环系统(2A)、动力传递机构(3A)及控制单元(4)。动力传递机构(3A)具有离合器(31),在该离合器(31)接合时能在发动机(10)与朗肯循环系统(2A)之间传递动力。控制单元(4)基于与朗肯循环系统(2A)启动时的消耗动力相关的第1相关值、及与朗肯循环系统(2A)启动后运转时其输出为负的情况下的朗肯循环系统(2A)的消耗动力相关的第2相关值,控制离合器(31)的接合/非接合。

    流体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95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4059.X

    申请日:2013-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设备(29A),该流体设备(29A)具有壳体部(56)、外壳部(54)和涡盘(51、52),其中,壳体部包括供处于高压的加热蒸汽的工作流体流入的吸入端口(55),外壳部包括排出端口(53),利用从吸入端口(55)吸入的工作流体对所述涡盘进行驱动,将处于低压的工作流体排出到排出端口(53)。在流体设备(29A)中,将包括旁通路(81)和打开或关闭旁通路(81)的阀机构(83)的旁通部(80)夹持在壳体部(56)与外壳部(54)之间,其中,旁通路(81)将工作流体绕过涡盘(51、52)引导到排出端口(53)。阀机构(83)是使阀芯沿转轴(28)的径向移位的电磁阀,使线圈(83d)的收容部分露出在壳体部(56)及外壳部(54)的外部。藉此能够抑制加工复杂化,且能抑制轴向长度扩大,并能够一体地设置旁通部(80)。

    废热利用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8794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4997.7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特别是机动车的内燃机(3)的废热利用装置(1),其具有工作介质在其内循环的废热利用回路(2),蒸发器(6)设置在废热利用回路(2)中用于蒸发工作介质,该工作介质可以供应有内燃机(3)的废气,膨胀机器(7)设置在废热利用回路(2)中的蒸发器(6)的下游用于膨胀该工作介质,冷凝器(8)设置在废热利用回路(2)中膨胀机器(7)的下游用于冷凝工作介质,传输装置(9)设置在废热利用回路(2)中冷凝器(8)的下游用于传输在废热利用回路(2)中的工作介质,以及储热装置(12)。当储热装置(12)被引入废热利用回路(2)中并供给有工作介质的时候,该装置(1)被赋予改进的功能。

    内燃机的废热利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869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3181.8

    申请日:2009-01-19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2)的废热利用装置,其包括:冷却水回路(4),该冷却水回路(4)具有利用外部气体的通风使冷却水冷却的散热器(12);朗肯循环(6),该朗肯循环(6)具有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一冷凝器(24);以及制冷循环(8),该制冷循环(8)具有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二冷凝器(36),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凝器(24)和第二冷凝器(36)是水冷热交换器,内燃机(2)的废热利用装置包括水回路(44),该水回路(44)具有利用外部气体的通风使流过第一冷凝器(24)和第二冷凝器(36)的水冷却的空气冷热交换器(46);以及热交换单元(53),该热交换单元(53)由空气冷热交换器(46)和散热器(12)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