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的贝氏体组织的钢轨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1974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10047907.4

    申请日:2005-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的贝氏体组织的钢轨及其生产方法,它的化学成分(wt%),C:0.10~0.35%,Si:0.80~2.00%,Mn:0.80~3.30%,Cr:<2.00%,Mo:0.05~0.80%,N:10~100ppm,复合加入Nb、Ti,Nb:0.005~0.10%,Ti:0.005~0.13%,并且Nb+Ti≤0.1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它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真空保压处理或连铸坯于AC3点以下50~100℃等温处理控制钢轨氢含量≤1.0ppm,钢轨热轧后预弯或控制钢轨最佳矫直压下量,钢轨残余应力≤200MPa;采用湍流器及控制钢包及中间包的碱度0.9≤R≤2.5,在真空除气过程中弱吹氩时间为1~11分钟,流量为50~150M3/h,使钢轨单个非金属夹杂物尺寸≤40μm。本发明钢轨热轧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使钢轨达到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钢轨疲劳试验,200万次以上完好无损。

    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6809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10047195.6

    申请日:2005-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6~0.10%、Si:0.15~0.40%、Mn:1.20~1.60%、P:≤0.015%、S:≤0.007%、Ni:0.15~0.40%、Cr:≤0.30%、Mo:0.15~0.30%、V:0.02~0.06%,Al:0.015~0.045%,Ti:0.010~0.03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钢化学成分满足:Pcm≤0.20%。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技术,转炉冶炼,LF炉+VD炉真空处理纯净钢工艺进行冶炼及连铸,钢坯出炉温度为1150~1180℃;采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二个阶段控制轧制工艺;在线层流冷却,钢板的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回火温度600~680℃,本发明生产工艺简便,生产出的钢板无需进行调质处理就能满足低焊接裂纹敏感性、抗大线能量焊接的需要。

    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206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47195.6

    申请日:2005-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6~0.10%、Si:0.15~0.40%、Mn:1.20~1.60%、P:≤0.015%、S:≤0.007%、Ni:0.15~0.40%、Cr:≤0.30%、Mo:0.15~0.30%、V:0.02~0.06%,Al:0.015~0.045%,Ti:0.010~0.03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本发明的钢化学成分满足:Pcm≤0.20%。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技术,转炉冶炼,LF炉+VD炉真空处理纯净钢工艺进行冶炼及连铸,钢坯出炉温度为1150~1180℃;采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二个阶段控制轧制工艺;在线层流冷却,钢板的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回火温度600~680℃,本发明生产工艺简便,生产出的钢板无需进行调质处理就能满足低焊接裂纹敏感性、抗大线能量焊接的需要。

    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625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46025.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方坯连铸、连轧管坯和钢管轧制,其特点是在钢水冶炼后加入钛合金,并使钢的最终钛含量控制在总量的0.010%~0.030%。所述的钛合金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或在LF炉中加入,也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首次加入,然后在LF炉中再次加入。本发明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微钛处理工艺所制造的无缝钢管,其成材率显著提高,产品废品率几乎为零,而且操作简单,成分控制精度高。与采用真空处理或缓冷工艺相比,既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的贝氏体组织的钢轨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8690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47907.4

    申请日:2005-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的贝氏体组织的钢轨及其生产方法,它的化学成分(wt%),C:0.10~0.35%,Si:0.80~2.00%,Mn:0.80~3.30%,Cr:<2.00%,Mo:0.05~0.80%,N:10~100ppm,复合加入Nb、Ti,Nb:0.005~0.10%,Ti:0.005~0.13%,并且Nb+Ti≤0.1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它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真空保压处理或连铸坯于AC3点以下50~100℃等温处理控制钢轨氢含量≤1.0ppm,钢轨热轧后预弯或控制钢轨最佳矫直压下量,钢轨残余应力≤200MPa;采用湍流器及控制钢包及中间包的碱度0.9≤R≤2.5,在真空除气过程中弱吹氩时间为1~11分钟,流量为50~150M3/h,使钢轨单个非金属夹杂物尺寸≤ 40μm。本发明钢轨热轧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使钢轨达到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钢轨疲劳试验,200万次以上完好无损。

    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351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46025.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方坯连铸、连轧管坯和钢管轧制,其特点是在钢水冶炼后加入钛合金,并使钢的最终钛含量控制在总量的0.010%~0.030%。所述的钛合金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或在LF炉中加入,也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首次加入,然后在LF炉中再次加入。本发明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微钛处理工艺所制造的无缝钢管,其成材率显著提高,产品废品率几乎为零,而且操作简单,成分控制精度高。与采用真空处理或缓冷工艺相比,既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