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5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419213.4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成分为C:0.15%~0.20%、Si:0.20%~0.30%、Mn:0.2%~0.5%、P:≤0.010%、S:≤0.003%、Cr:0.6%~0.8%、Mo:0.4%~0.7%、Ni:1.0%~1.4%、Nb:0.01%~0.035%、Als:0.01%~0.05%,余为Fe。方法包括(1)冶炼:铁水硫≤0.005%,冶炼后P≤0.010%、S≤0.003%、O≤0.002%、N≤0.006%、H≤0.0002%;(2)圆管坯制造:方坯连铸过热度小于30℃,拉速波动小于0.05m/min,矫直温度大于950℃,方坯加热温度1300~1340℃;(3)钢管成型:管坯加热温度1250~1300℃,穿孔温度大于1200℃,连轧温度大于1050℃,定减径温度大于800℃;(4)热处理:淬火温度900~920℃,回火温度500~600℃,回火时间大于60分钟。本发明产品屈服强度125ksi、-60℃冲击功大于40J。

    一种经济型膨胀管用无缝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208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87461.3

    申请日:2009-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型膨胀管用无缝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油井管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08%-0.18%、Si 0.2%-0.5%、Mn 0.6%-1.7%、P≤0.012%、S≤0.005%、V 0.04%-0.15%、Ti 0.01%-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为热轧后的无缝管进行不完全退火,将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在750-800℃,使钢管的温度处于Ac1以上30-40℃至Ac3以下30-40℃的铁素体+奥氏体两相区范围内,以1mm/min的透热速度计算,使不同壁厚的经过热轧的油井管达到炉温,再对其保温10~60min,之后控制油井管以不大于0.2℃/s的速度冷却。兼顾了钢管的可制造性、可膨胀扩管的性能、扩管后力学性能及制造成本。

    一种改善热轧油井管接箍料冲击韧性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79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10669.8

    申请日:2009-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热轧油井管接箍料冲击韧性的生产方法,管坯加热温度1250~1280℃;穿孔温度1200~1250℃;连续轧制温度980~1100℃;轧制后穿水快速冷却至850~950℃温度区间;之后对钢管进行均温;均温后的荒管进定减径轧机,温度在Ar3以上40~140℃;定尺后钢管快冷,温度在Ar1点~Ar1点以上70℃;最后将钢管移至冷床进行风冷。本发明将连轧变形后钢管穿水快冷至较低温度的奥氏体区,抑制再结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而且,在定径后分两段式冷却,可以避免由于终轧一段式的强冷造成的钢管内应力增大甚至变形,使再结晶奥氏体和最终铁素体、珠光体细化,在提高钢管韧性的同时对强度也有改善,使产品合格率由43.6%提高至99%以上。

    一种可焊接高强度非调质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2065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47199.4

    申请日:2005-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焊接高强度非调质油井管,其化学成分为(重量%)C:0.20%~0.29%、Si:0.40%~0.70%、Mn:1.40%~1.70%、V:0.08-0.15%、Ti:0.01%~0.03%、N:0.008%~0.025%,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且按Ceq=C+Mn/6+(Cr+Mo+V)/5+(Ni+Cu)/15定义的碳当量Ceq为0.40%~0.60%。该油井管的制造方法包括:转炉治炼、LF炉精炼、VD炉真空处理、铸坯、轧制管坯、1260~1310℃管坯加热穿孔、1050~1150℃钢管连轧、定减径轧制和冷却,其特点是VD炉真空处理采用底吹氮方式,钢管连轧后以≥250℃/s的冷却速度使其表面温度降低100~200℃。本发明成分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便,V、N含量控制精确,成本低;采用轧制控冷工艺,产品性能满足N80钢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一种改善热轧油井管接箍料冲击韧性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79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10010669.8

    申请日:2009-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热轧油井管接箍料冲击韧性的生产方法,管坯加热温度1250~1280℃;穿孔温度1200~1250℃;连续轧制温度980~1100℃;轧制后穿水快速冷却至850~950℃温度区间;之后对钢管进行均温;均温后的荒管进定减径轧机,温度在Ar3以上40~140℃;定尺后钢管快冷,温度在Ar1点~Ar1点以上70℃;最后将钢管移至冷床进行风冷。本发明将连轧变形后钢管穿水快冷至较低温度的奥氏体区,抑制再结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而且,在定径后分两段式冷却,可以避免由于终轧一段式的强冷造成的钢管内应力增大甚至变形,使再结晶奥氏体和最终铁素体、珠光体细化,在提高钢管韧性的同时对强度也有改善,使产品合格率由43.6%提高至99%以上。

    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2967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10672.X

    申请日:2009-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原料控制、操作控制、工艺过程;数据采集中利用炉气流量计对炉气流量进行检测,所有检测信息通过数据通讯系统传输至计算机,经以下两个数学模型w[C]=0.1×(∑Cori-∑Cde)/Wm(1),进行分析计算;原料控制中,废钢比为8%~13%,轻型废钢与重型废钢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4%~70%;操作控制中,在吹炼结束前的2~3分钟内保持固定枪位、固定烟罩;工艺过程中,当吹氧量占总吹氧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75%时,熔池中碳含量满足公式(1),当吹氧量占总吹氧量的比值大于75%时,熔池中碳含量满足公式(2)。本发明通过数学模型与工艺控制过程相结合,实现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目的。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5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9213.4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成分为C:0.15%~0.20%、Si:0.20%~0.30%、Mn:0.2%~0.5%、P:≤0.010%、S:≤0.003%、Cr:0.6%~0.8%、Mo:0.4%~0.7%、Ni:1.0%~1.4%、Nb:0.01%~0.035%、Als:0.01%~0.05%,余为Fe。方法包括(1)冶炼:铁水硫≤0.005%,冶炼后P≤0.010%、S≤0.003%、O≤0.002%、N≤0.006%、H≤0.0002%;(2)圆管坯制造:方坯连铸过热度小于30℃,拉速波动小于0.05m/min,矫直温度大于950℃,方坯加热温度1300~1340℃;(3)钢管成型:管坯加热温度1250~1300℃,穿孔温度大于1200℃,连轧温度大于1050℃,定减径温度大于800℃;(4)热处理:淬火温度900~920℃,回火温度500~600℃,回火时间大于60分钟。本发明产品屈服强度125ksi、-60℃冲击功大于40J。

    一种可焊接高强度非调质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3615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510047199.4

    申请日:2005-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焊接高强度非调质油井管,其化学成分为(重量%)C:0.20%~0.29%、Si:0.40%~0.70%、Mn:1.40%~1.70%、V:0.08-0.15%、Ti:0.01%~0.03%、N:0.008%~0.0145%,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且按Ceq=C+Mn/6+(Cr+Mo+V)/5+(Ni+Cu)/15定义的碳当量Ceq为0.40%~0.60%。该油井管的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炉真空处理、铸坯、轧制管坯、1260~1310℃管坯加热穿孔、1050~1150℃钢管连轧、定减径轧制和冷却,其特点是VD炉真空处理采用底吹氮方式,钢管连轧后以≥250℃/s的冷却速度使其表面温度降低100~200℃。本发明成分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便,V、N含量控制精确,成本低;采用轧制控冷工艺,产品性能满足N80钢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351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46025.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氢致离层缺陷的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方坯连铸、连轧管坯和钢管轧制,其特点是在钢水冶炼后加入钛合金,并使钢的最终钛含量控制在总量的0.010%~0.030%。所述的钛合金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或在LF炉中加入,也可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首次加入,然后在LF炉中再次加入。本发明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微钛处理工艺所制造的无缝钢管,其成材率显著提高,产品废品率几乎为零,而且操作简单,成分控制精度高。与采用真空处理或缓冷工艺相比,既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一种高强度特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49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079193.4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特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wt%为:C0.12~0.14%、Si0.16~0.24%、Mn1.45~1.60%、P≤0.020%,S≤0.005%、Ni0.15-0.35%、Cr0.14-0.24%、Mo0.15~0.25%、V0.03~0.05%、Ti0.015~0.025%、Cu0.2-0.3%、Als0.015~0.040%。钢水冶炼后送LF炉精炼,VD脱气,LF炉喂Al线和加钛铁,浇注温度1560-1580℃。加热前钢坯表面用冷轧板全覆盖,加热温度1150~1200℃,开轧温度1100-1120℃,终轧温度≥950℃,总压下率≥60%。淬火前加热温度935-950℃,保温时间2-2.25min/mm;回火温度645-665℃,保温时间2h+2~2.2min/mm。所生产266mm高强度特厚钢板探伤合格,Rel>460MPa,-20℃AKv>27J。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