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拉伸仿真曲线失稳行为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52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447297.5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拉伸仿真曲线失稳行为的表征方法,包括获取材料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曲线,将选取的本构模型试验数据拟合,在对其拟合优度进行修正,修正本构模型公式为A_R2=1‑[(1‑R2)×(n+n/R2)/(n‑p‑1)],选取修正后拟合优度最高的两个本构模型整合为新的本构模型C,整合公式为C=P×A+(1‑P)×B,新本构模型下获取仿真试验中试样中心区域的截面载荷和标距变化过程,将仿真试验中失稳行为发生后的力和位移曲线与对应的拉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调整新的本构模型中的修正系数,重复上述两步,直到仿真失稳曲线和试验失稳曲线重合度最高;克服了由于曲线拟合造成的仿真曲线失稳预测结果与试验相差较大的缺点,准确可靠地预测仿真曲线的失稳行为。

    一种喇叭形接头的激光焊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749.8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喇叭形接头的激光焊接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两块待焊接钢板组成喇叭形待焊接焊口,其中至少有一块呈喇叭口形的待焊钢板;S2、采用激光填丝焊进行焊接,焊丝添加位置在喇叭口处;焊丝顶端与两块待焊接钢板的距离为0~1mm;激光束入射角度在喇叭形焊口角平分线±10°内;激光束焦点位于焊丝顶端的轴线上,距离焊丝顶端轴线0~10mm;焊丝送进速度是焊接速度的2~5倍。本发明通过激光填丝焊方式,实现了喇叭形焊口的激光焊接,焊缝过渡均匀,表面呈弧形,无咬边等缺陷。本发明实现了喇叭形焊口的无缺陷焊接,焊缝表面过渡均匀。焊接工艺简单,易操作。

    一种T形接头的激光焊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5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744.5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形接头激光焊接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焊接钢板的底板和立板固定成T形;S2、调整激光头将激光束轴线对准立板和底板的交点上,其中激光束入射方向与底板夹角为α1;S3、采用激光填丝焊焊接,包括控制焊丝添加角度和送丝速度;所述焊丝添加角度与底板夹角α2为45°±5°、与激光束轴线夹角α3为60°~90°;送丝速度:V1=V2*0.8*δ*cosα1;其中V1为送丝速度;V2为焊接速度;δ为立板厚度。本发明用于T形接头激光焊接,解决了T形接头无法单面双面成形的问题,焊接后焊缝过渡平滑,增加了焊接接头的强度。本发明实现了T形接头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表面过渡均匀。焊接工艺简单,易操作。

    一种双轴拉伸试样的标距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06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290117.7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拉伸试样的标距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试样定位模块、标距定位模块,所述试样定位模块的外立面设有凹槽,试样定位模块通过凹槽插装连接标距定位模块,四组插装连接后的结构分别通过试样定位模块外立面夹持在双轴拉伸试样的四角处,测量初始状态时四个标距定位模块相互抵靠在试样中轴线夹角处;利用标距定位模块上的刻度尺挪动标距定位装置,保证标距定位模块组合后的宽度为试样宽度的一半,实现双轴拉伸试验标距的精准定位;本发明依靠试样定位模块和标距定位模块能够准确可靠的对双轴拉伸试样进行不同尺寸的标距定位,克服了传统方法标距定位产生的人工误差较大的缺点。

    一种基于极限扩孔的高强钢边缘裂纹敏感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5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64928.6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高强钢冲压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极限扩孔的高强钢边缘裂纹敏感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强钢的扩孔性能来研究边缘裂纹敏感性,先通过扩孔实验以及网格划分测试方法,获得极限扩孔条件下网格的最大变形情况,再根据金属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获得最大厚度减薄率,以此最大厚度减薄率为基准,与商业CAE模拟冲压成形软件计算出的汽车零部件边缘最大厚度减薄率对比,或是与汽车用高强钢在实际现场冲压成形过程中边缘最大厚度减薄率对比,从而对高强钢的边缘裂纹敏感性做出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快速、准确且易操作,克服了用材料成形极限曲线评价高强板边缘裂纹敏感性的不准确性。

    一种防止双向拉伸试验失稳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35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70736.1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双向拉伸试验失稳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包括:根据测试需求定义多种双向拉伸试验的加载比例,加载比例相同时,当X和Y拉伸轴方向的材料强度均达到预设参数调整范围时将应力控制参数调整为初始参数的倍数;加载比例不同时,当其中的大比例拉伸轴方向的材料强度达到预设参数调整范围时,将该方向的控制参数调整为初始参数的倍数,当其中的小比例拉伸轴方向的材料强度达到预设参数调整范围时,将控制参数调整为初始参数的倍数;当材料达到强度极限后将应力控制转换为位移控制至试验结束。本发明克服了采用应力控制的双向拉伸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会出现失稳导致试验失败的技术难题,有效防止双向拉伸试验失稳现象。

    一种汽车薄板应变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6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646804.4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薄板应变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上夹具、防屈曲装置及下夹具;防屈曲装置由防屈曲板一和防屈曲板二贴合在一起组成,防屈曲板一和防屈曲板二均为“工”字形板,且两者的形状、尺寸相同;汽车薄板试样的中部夹持在防屈曲板一与防屈曲板二之间;汽车薄板试样的上端延伸于上夹具的中间缝隙中,汽车薄板试样的下端延伸于下夹具的中间缝隙中;防屈曲装置与上夹具、下夹具之间分别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厚度小于1mm的汽车薄板,通过夹具与防屈曲装置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的方法,将试样夹持段未受约束的部分“宽度变窄”,避免试样因有未受约束的部分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而导致的打弯失效。

    一种用于高速拉伸载荷测试的应变片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7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94150.6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拉伸载荷测试的应变片定位方法,将试样夹持段和弧形段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网格横纵线的交点称为十字标记点,在试样拉伸过程中,将高速相机对准试样上标记点的区域进行全程拍照,对标记点a在高速拉伸过程中发生位移变化进行记录,计算变形量Δyi,确定其为弹性变形点或塑性变形点,并依此进行纯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划分,在纯弹性变形区纵向中心线划出上极限与纵向中心线的交点,做出十字标记,粘贴固定好应变片。本发明可准确确定纯弹性变形区,确保贴片部位全部位于纯弹性变形区,保证载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载荷数据的振荡程度。

    一种汽车薄板扩孔试验用冲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187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59492.8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薄板扩孔试验用冲孔装置及方法,在试验机上增设包括上模座、凸模、导柱、螺柱、冲头、弹簧、压边圈的上模,以及由下模座和凹模组成的下模,固定在上模座下面的凸模上装有冲头,凸模与压边圈之间均布有导柱、螺柱和弹簧,上模座固定在试验机固定平台下面;凹模固定在下模座上,凹模外侧对称设有板料固定台,凹模与下模座中心对应设有冲孔。将试样放在凹模上,提升升降平台,利用凹模冲孔与冲头之间的剪切力完成试样冲孔,冲制出符合GB/T15825.4-2008标准要求的不同厚度扩孔试验用板料试件。本发明能够准确加工初始圆孔,在提高试验效率的同时,可以准确地测定钢板的扩孔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