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2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19295.9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摘要: 低成本微稀土调控高强耐蚀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所述镁合金为Mg‑Al‑Mn‑Ca‑RE镁合金,由0.4~3wt%Al、0.1~0.4wt%Mn、0.1~0.4wt%Ca以及0.1~0.3wt%RE元素,合金化总量不超过3.5wt.%。本发明采用微稀土合金化添加的方式调控镁合金的强化结构的类型,使原有的高电位Al8Mn5相转变为低电位Al8Mn4RE相,并通过变形方式使其均匀分布在合金中,从而获得了高强耐蚀镁合金。本发明所设计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蚀性,其腐蚀速率低于2mm/y,集中于1mm/y及以下;屈服强度≥280MPa;抗拉强度≥300MPa。本发明的合金化含量较低、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2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79002.3
申请日:2024-07-22
申请人: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2C23/06 , B22F3/14 , B22F3/20 , B22F3/23 , B22F9/0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1/04 , C22C1/047 , C22C1/10 , C22C23/00 , C22C32/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颗粒与陶瓷颗粒协同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镁基复合材料包括镁‑稀土合金基体和增强材料;镁‑稀土合金基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5~20wt%;增强材料包括纳米金属颗粒和原位自生纳米陶瓷颗粒;纳米金属颗粒和原位自生纳米陶瓷颗粒在镁基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5%和10~15%。该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塑性。该镁基复合材的制备包括:对纳米金属粉末进行超声分散,烘干,得到注入能量的纳米金属粉末;将镁‑稀土合金基体与注入能量的纳米金属粉末混合,高能球磨,烧结,热挤压变形。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53000.5
申请日:2024-05-24
申请人: 宁波英科特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应兴隆
IPC分类号: C22C23/00 , C09D163/00 , C09D7/62 , C22C1/03 , B22D7/00 , C22F1/02 , C22F1/06 , B21C23/00 , C23C26/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老化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抗老化复合悬浮液的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的制备;金属合金锭的制备;金属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改性石墨氮化碳与水性环氧树脂制备了抗老化复合悬浮液,将抗老化复合悬浮液涂覆在金属材料上得到抗老化涂层,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93814.8
申请日:2023-03-24
申请人: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相高强Mg‑Li‑Al‑TiB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Li 10.1%~12.5%,Al 3.1%~5.8%,AlTiB 0.1%~3.9%,且Al与AlTiB之比为1.5:1~50:1,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一、原料预热;二、熔炼;三、精炼净化;四、铸造;五、均匀化退火;六、慢速挤压;七、固溶处理。本发明的合金中通过添加大于10%的Li,使得Mg基体完全转变为β相基体,结合添加少量的AlTiB生成TiB2第二相析出强化,提高了合金强度;本发明结合慢速挤压和固溶获得均匀的细晶组织,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582039.X
申请日:2022-12-08
申请人: 上海云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g‑Li‑Al‑Zn‑Y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制备镁锂合金熔体时采用三级精炼工艺,包括一级惰性气体旋转喷吹精炼、二级惰性气体旋转喷吹精炼和三级精炼熔剂精炼,降低了熔体内部含渣量,保证浇注前熔体的纯净度。再将熔体浇铸后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将得到的合金棒料热挤压后拉拔,得到Mg‑Li‑Al‑Zn‑Y合金丝材。本发明浇铸熔体具有较高的纯净度,从而提高了合金丝材的力学性能,改善其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热裂倾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44094.8
申请日:2024-03-2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 伯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22C1/12 , C22C47/00 , C22C23/00 , C22C21/00 , C22C32/00 , C22C26/00 , C22C49/04 ,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10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轻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半固态触变挤出工艺及装置,包括下料阶段、双螺旋剪切复合阶段、半固态挤压阶段、连续冷却凝固阶段及固态热变形阶段。将基体金属与增强相进行室温下在线预混合或者直接输送至专用的挤出设备内在加热和剪切热下使合金逐步地转变为半固态熔体,利用小间隙双螺杆的强剪切机械作用,使合金半固态枝晶破碎,使外加增强相得到均匀分散,当浆料抵达双螺杆顶端后,产生触变挤压致密化,随即通过冷却段凝固而保留复合组织,再通过热变形模具产生固态挤压变形作用,得到性能优异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轻金属及复合材料工艺流程短,集分散与连续挤压成型于一体,氧化夹杂引入极低,能够得到表面质量与性能优异的一次挤出型材。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80270.5
申请日:2022-12-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往复挤压调控的镁基稀土储氢材料,由Mg‑Ni‑RE合金中Nd4Mg80Ni8相和LPSO相吸放氢原位分解形成Mg、Mg2Ni和REHx相组成;化学组成按原子比表示为Mg100‑a‑bNiaXb,X代表Y、Ce、Nd元素中的一种;Mg‑Ni‑RE合金包含长条或板条状的Mg相、针状或条状的Mg2Ni相和与Mg2Ni相交替分布的细条状的镁‑镍‑稀土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相;镁‑镍‑稀土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相为Nd4Mg80Ni8相和LPSO相中的一种。所得储氢材料具有可逆储氢容量为5.38‑6.40wt.%,吸氢活化能为46.9‑61.3kJ/mol,放氢活化能为59.7‑84.2kJ/mol。其制备方法简单概括为:1、铸造;2、退火;3、往复挤压;4、原位吸/放氢活化。还公开了一种由模具、上冲头和下冲头组成的往复挤压装置,以及同时实现挤压变形和镦粗变形的往复挤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2104.3
申请日:2024-05-09
申请人: 重庆大学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Sn高强度高稳定性镁锂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纯镁锭、纯铝锭、镁锂中间合金、纯锡粒作为原料;(2)在氩气气氛中,对步骤(1)获取的原料加热熔融,制备合金熔体;(3)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熔体浇铸成型,获得合金铸锭;(4)对步骤(3)得到的合金铸锭进行加热后,挤压成型,获得镁锂合金的挤压板材;(5)将步骤(4)得到的挤压板材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多道次轧制处理,得到板状的镁锂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二相颗粒,再结合挤压和轧制工艺,制备得到高强度高稳定性镁锂合金板材,其屈服强度达到174‑312MPa,抗拉强度为202‑388MPa;延伸率为5‑60%;密度为1.514‑1.591g/cm3。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60069.3
申请日:2024-05-08
申请人: 上海埃度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61L27/04 , A61L27/30 , A61L27/28 , A61L27/58 , A61L27/54 , A61L27/56 , C23C18/14 , C22C23/04 , C22C23/00 , C25D11/30 , C01G49/08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吸收骨科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清洗干燥的医用镁合金材料进行碱热活化;将处理之后的医用镁合金采用微弧氧化法制备氧化涂层;进一步用γ‑射线诱导引入纳米银粒子;最后在处理后的医用镁合金表面负载促成骨药物。本发明提出在医用镁合金表面通过微弧氧化法制备1,4‑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接枝改性的Fe3O4纳米粒子与1,4‑苯二硼酸交联形成的涂层的方式,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粘附性凝胶,稳定包覆镁合金,从而实现了降低镁合金在体内的降解速率,提高其耐蚀性的技术效果,同时在镁合金涂层表面用γ‑射线诱导引入纳米银粒子,增强功能纳米粒子在基体上的粘附性,提高骨支撑材料的抗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02646.3
申请日:2024-04-25
申请人: 东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颗粒增强的Mg‑Bi系变形镁合金及其挤压成型工艺,该发明涉及镁合金领域,主要提供了一种合金体系,其组分按原子百分比为:Bi:4%‑6%,Si:0.3~1%,Mn:0~0.5%,Al:0~3%,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除此之外,该挤压棒材的主要步骤为:均匀化处理、挤压成型、等温时效处理;在其挤压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第二相颗粒,大量第二相粒子的存在可以提供大量形核位点,从而提高合金再结晶过程中的形核率,使得再结晶晶粒充分细化,同时细小的晶粒结构也对提高合金延展性具有较好的帮助,Si元素的加入可以在合金中形成具有较高耐热性的Mg2Si相,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热阻燃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