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4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87462.6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一种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激振器使变速箱轴承座获得激励频域信号f(ω),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变速箱轴承座对应的箱体振动响应频域信号y(ω);2)计算得到变速箱轴承座到变速箱箱体振动响应的传递函数H(ω);3)对利用变速箱轴承座台架实验获得的变速箱轴承座对应的箱体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Y(t)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变速箱轴承座对应的箱体振动加速度频域信号Y(ω);4)计算得到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轴承座的动态力F(ω);5)计算得出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齿轮副的啮合特征频率ωm;6)将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齿轮副的啮合特征频率ωm代入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轴承座的动态力F(ω)中,得到变速箱当前挡位对应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F(ωm)。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驻车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6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78144.8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变速器的驻车机构,驻车棘爪的右边设有配重,使驻车棘爪的中心G处于驻车棘爪销的右边,当回位弹簧失效后,在重心G的作用下,驻车棘爪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将驻车棘爪固定在原位置,防止驻车棘爪逆时针旋转而使棘爪卡入驻车棘轮圆周上的凹形齿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自动驻车导致变速器抱死或者停车状态无法退出P档。

    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的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027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49333.8

    申请日:2018-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F16H55/0873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的齿圈,用于与同步器齿套配合,包括套体以及设置于套体外表面的花键齿,花键齿的一端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圆弧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以花键齿的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本发明的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的齿圈可以使同步器齿套顺利穿过齿圈而不发生打齿、卡死现象,并且在同步器齿套与齿圈结合、传递扭矩时能减少敲击噪音的产生,同时也加强啮合程度以避免脱档现象;在不影响用户换挡触觉体验的前提下,提高换挡可靠性、改善传动系统NVH敲击表现,同时也减少零部件特殊特性、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716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936282.4

    申请日:2018-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包括限位销、换位锁紧钢球总成和换挡换位座,换挡换位座上设有王字槽;所述换挡换位座的侧面设有与换位锁紧钢球总成接触配合的换位V形件,换位V形件呈小于符号状设置在换挡换位座的侧面;所述换位V形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换位V形件的中部与换挡换位座固定连接。本发明减小了换位撞击感,解决了换位噪声大问题,提高了限位销使用寿命。

    一种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7020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56390.X

    申请日:2017-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B60K6/365 B60K6/44 B60K6/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ISG电机是具有启动发动机并在发动机带动下发电功能的电机,其ISG电机转子与发动机的曲轴固联,连接轴的左端与离合器的右端联接、中部与制动器联接、右端与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固联,离合器的左端与发动机的曲轴的右端联接,第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固联,外圈的左端与第一行星排的第一齿圈固联、右端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齿圈固联、外侧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转子固联,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轴固联。因而,本发明传动比较大,发动机能够常在高效区域工作,同时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较高,能够避免高温发热、成本较低。

    一种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437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51699.3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数量较少、结构比较简单、执行效率高、拨叉定位精准的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换位轴、包含指部上设有左侧工作面和右侧工作面的拨指,拨叉杆,拨叉导向套,包含拨叉口的拨叉,包含具有左内工作面和右内工作面且为封闭结构的叉口和连接部的叉口架;所述换挡换位轴的两端与变速器换挡箱安装孔转动连接;拨指固定连接于换挡换位轴上并布置于所述叉口架的叉口内,其左侧工作面和右侧工作面分别与叉口架的叉口内的左内工作面和右内工作面对应,叉口架的连接部与拨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拨叉导向套固定连接于拨叉杆上,拨叉固定连接于拨叉导向套的下部且其拨叉口的开口与拨指的指部的指向相反。

    一种纵置前驱混动变速器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51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0121.9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置前驱混动变速器结构,包括主动轴、电机轴、中间轴、差速器、一级从动齿轮、二级主动齿轮、二级被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中间轴上,二级被动齿轮与二级主动齿轮啮合,二级被动齿轮与差速器集成为一体;还包括用于将主动轴的动力分配给电机轴和一级从动齿轮的动力分配机构,动力分配机构包括:连接主动轴的行星架,行星架上设有行星齿轮;与电机轴固定的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环绕在行星架周围的齿圈,齿圈与行星齿轮啮合;一级从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与齿圈固定,一级从动齿轮空套在主动轴上,一级从动齿轮还与一级从动齿轮啮合。本发明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优点。

    汽车变速装置的同步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19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36836.X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变速装置的同步器,包括齿毂、接合套、齿环,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接合的倒锥段和尖角齿端,所述接合套的外圆柱面加工有环槽,所述齿毂的外圆周均布设有多个轴向贯穿的开口槽,所述齿环为两个,两个齿环分别间隙配合在齿毂的轴向两端,所述齿环上设置短花键齿,所述短花键齿朝向接合套一端设为尖角,所述尖角两侧为导向斜面该花键导向齿的齿身至少有一侧的齿厚减薄形成减薄侧,花键导向齿减薄侧的齿厚减薄量为δ,每处的导向短齿至少一个,该导向短齿的齿身至少有一侧的齿厚加大形成加厚侧,使该加厚侧的导向斜面增大,导向短齿加厚侧的齿厚加大量为δ。

    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999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96321.0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靠性较好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包括换挡轴(1)和由下至上沿所述换挡轴、换挡换位座总成(3)、换挡箱(4)、换挡转臂(6)及设在换挡转臂上的换挡销(61)、换位转臂(7),以及配重块(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内侧设有拨动槽(51)的换挡拨动臂(5),所述换挡转臂较短,其上的换挡件由其外侧底部向下延伸的;所述换挡拨动臂(5)位于换挡转臂(6)下方、其内端与换挡箱(4)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其外端悬置并与配重块(8)一体连接,其外侧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的下端伸入换挡拨动臂(5)上的拨动槽(51)中并与拨动槽(51)之间存在微小间隙。

    汽车变速装置的同步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19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036836.X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变速装置的同步器,包括齿毂、接合套、齿环,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接合的倒锥段和尖角齿端,所述接合套的外圆柱面加工有环槽,所述齿毂的外圆周均布设有多个轴向贯穿的开口槽,所述齿环为两个,两个齿环分别间隙配合在齿毂的轴向两端,所述齿环上设置短花键齿,所述短花键齿朝向接合套一端设为尖角,所述尖角两侧为导向斜面该花键导向齿的齿身至少有一侧的齿厚减薄形成减薄侧,花键导向齿减薄侧的齿厚减薄量为δ,每处的导向短齿至少一个,该导向短齿的齿身至少有一侧的齿厚加大形成加厚侧,使该加厚侧的导向斜面增大,导向短齿加厚侧的齿厚加大量为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