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610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5255.4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 B60K1/04 , B60K6/48 , B60K6/54 , B60L11/14 , B60W10/08 , B60W10/18 , B60W10/30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5 , B60K6/28 , B60K11/06 , B60L1/003 , B60L11/005 , B60W30/1812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6 , Y02T10/6226 , Y02T10/7022 , Y02T10/92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器冷却装置,其搭载在利用来自以蓄电器作为电源驱动的电动机的动力而可以行驶的车辆上,其具备冷却风产生部和风量控制部,冷却风产生部产生用于冷却蓄电器的冷却风,风量控制部在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的高回收效率模式的车辆的减速时控制冷却风产生部,以产生比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的低回收效率模式时的风量大的风量的冷却风,其中两个模式是将车辆减速时从电动机得到的再生能量回收到蓄电器中时的回收效率不同的两个模式。因此,可以在设定为再生能量的回收效率高的模式的车辆减速时向蓄电器供应足够的冷却风。
-
公开(公告)号:CN108293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9994.X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B60K6/22 , B60K11/04 , B60L3/00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1),其具备:冷却回路(100),其具有在交汇点处相交的三个流路,且供冷却液循环;三通阀(8),其配置于交汇点处,且能够进行切换,以使三个流路中的任意两个流路连通;以及控制部(9),其对三通阀(8)的切换进行控制,其中,控制部(9)具备中间固接判定机构,该中间固接判定机构在被控制成连通的两个流路中的任一个流路与剩余的流路之间的冷却液温度之差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三通阀(8)是使三个流路同时连通的中间固接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10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0980145255.4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 B60K6/28 , B60K6/485 , B60L11/00 , H01M1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5 , B60K6/28 , B60K11/06 , B60L1/003 , B60L11/005 , B60W30/1812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6 , Y02T10/6226 , Y02T10/7022 , Y02T10/92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器冷却装置,其搭载在利用来自以蓄电器作为电源驱动的电动机的动力而可以行驶的车辆上,其具备冷却风产生部和风量控制部,冷却风产生部产生用于冷却蓄电器的冷却风,风量控制部在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的高回收效率模式的车辆的减速时控制冷却风产生部,以产生比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的低回收效率模式时的风量大的风量的冷却风,其中两个模式是将车辆减速时从电动机得到的再生能量回收到蓄电器中时的回收效率不同的两个模式。因此,可以在设定为再生能量的回收效率高的模式的车辆减速时向蓄电器供应足够的冷却风。
-
公开(公告)号:CN108293312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680069994.X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B60L58/26 , B60L3/00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1),其具备:冷却回路(100),其具有在交汇点处相交的三个流路,且供冷却液循环;三通阀(8),其配置于交汇点处,且能够进行切换,以使三个流路中的任意两个流路连通;以及控制部(9),其对三通阀(8)的切换进行控制,其中,控制部(9)具备中间固接判定机构,该中间固接判定机构在被控制成连通的两个流路中的任一个流路与剩余的流路之间的冷却液温度之差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三通阀(8)是使三个流路同时连通的中间固接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04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0980147286.3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6 , B60K1/04 , B60K6/48 , B60K2001/005 , B60K2001/008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7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7 , B60L2240/445 , B60W10/08 , B60W2510/0676 , B60W2510/246 , B60W2520/10 , B60W2710/246 , Y02T10/6221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10S903/9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器加温装置,其搭载在利用来自内燃机以及以蓄电器作为电源驱动的电动机中的至少一方的动力而可以行驶的车辆上,所述蓄电器加温装置具备吸气部和吸气控制部,所述吸气部吸引用于对蓄电器进行加温的空气,吸气控制部控制吸气部,使得在蓄电器的温度小于第一规定值时,在将车辆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相比于内燃机更积极利用电动机的一方模式的状态下,产生比将车辆设定为另一方模式时的吸引力大的吸引力,其中两个模式是车辆行驶时内燃机和电动机的驱动比率不同的两个模式。因此,可以对应于在搭载有电动机及内燃机的车辆上设定的模式,来进行该车辆所具有的蓄电器的加温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6288.X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3 , B60K6/485 , B60L11/1857 , B60L11/1862 , B60L11/187 , B60L2260/50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510/246 , B60W2510/248 , B60W2530/14 , G01R31/3679 , H01M10/443 , H01M10/48 , H01M2220/20 , Y02T10/6226 , Y02T10/7044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通过电池来驱动电动机的车辆中的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其检测电池的温度,计算温度检测开始以后的电池的温度历史分布,并根据该电池的温度历史分布来计算电池的寿命工作量。根据电池的寿命工作量与车辆的行驶距离来计算表示每个单位距离增加的工作量的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对实际的电池的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大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时,对于在通常行驶方式中根据需要进行限制的电池的输出,进一步限制基于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之差的限制值。由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电池的寿命延长控制,该电池的寿命延长控制是通过设定与过去的电池温度变化相应的适当的充放电容许量来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79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80033541.4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B60K6/48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5/20 , B60L2240/423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W2510/244 , G01R19/16542 , G01R31/361 , G01R31/3651 , H01M10/486 , H02J7/0029 , H02J7/027 , Y02T10/6221 , Y02T10/642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容量管理装置,其具备:上限端子电压导出部,导出上限端子电压,该上限端子电压是蓄电器的蓄电容量为上限蓄电容量时的端子电压;下限端子电压导出部,导出下限端子电压,该下限端子电压是蓄电器的蓄电容量为下限蓄电容量时的端子电压;上下限电压幅度计算部,计算从上限端子电压中减去下限端子电压得到的上下限电压幅度;中间电压差计算部,计算从蓄电器的端子电压中减去下限端子电压的中间电压差;上下限电压比计算部,计算上下限电压比,该上下限电压比是中间电压差相对于上下限电压幅度的比;中间判定电压比导出部,导出与蓄电器的上下限容量相应的中间判定电压比;电压比比较部,比较上下限电压比和中间判定电压比;和中间蓄电容量导出部,在电压比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满足规定条件时,基于上限蓄电容量、下限蓄电容量及中间判定电压比,导出中间蓄电容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管理蓄电器的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901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080026288.X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3 , B60K6/485 , B60L11/1857 , B60L11/1862 , B60L11/187 , B60L2260/50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510/246 , B60W2510/248 , B60W2530/14 , G01R31/3679 , H01M10/443 , H01M10/48 , H01M2220/20 , Y02T10/6226 , Y02T10/7044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通过电池来驱动电动机的车辆中的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其检测电池的温度,计算温度检测开始以后的电池的温度历史分布,并根据该电池的温度历史分布来计算电池的寿命工作量。根据电池的寿命工作量与车辆的行驶距离来计算表示每个单位距离增加的工作量的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对实际的电池的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大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时,对于在通常行驶方式中根据需要进行限制的电池的输出,进一步限制基于实际工作量增加速度与工作量增加速度的容许值之差的限制值。由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电池的寿命延长控制,该电池的寿命延长控制是通过设定与过去的电池温度变化相应的适当的充放电容许量来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79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3541.4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B60K6/48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5/20 , B60L2240/423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W2510/244 , G01R19/16542 , G01R31/361 , G01R31/3651 , H01M10/486 , H02J7/0029 , H02J7/027 , Y02T10/6221 , Y02T10/642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容量管理装置,其具备:上限端子电压导出部,导出上限端子电压,该上限端子电压是蓄电器的蓄电容量为上限蓄电容量时的端子电压;下限端子电压导出部,导出下限端子电压,该下限端子电压是蓄电器的蓄电容量为下限蓄电容量时的端子电压;上下限电压幅度计算部,计算从上限端子电压中减去下限端子电压得到的上下限电压幅度;中间电压差计算部,计算从蓄电器的端子电压中减去下限端子电压的中间电压差;上下限电压比计算部,计算上下限电压比,该上下限电压比是中间电压差相对于上下限电压幅度的比;中间判定电压比导出部,导出与蓄电器的上下限容量相应的中间判定电压比;电压比比较部,比较上下限电压比和中间判定电压比;和中间蓄电容量导出部,在电压比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满足规定条件时,基于上限蓄电容量、下限蓄电容量及中间判定电压比,导出中间蓄电容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管理蓄电器的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04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980147286.3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6 , B60K1/04 , B60K6/48 , B60K2001/005 , B60K2001/008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7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7 , B60L2240/445 , B60W10/08 , B60W2510/0676 , B60W2510/246 , B60W2520/10 , B60W2710/246 , Y02T10/6221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10S903/9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器加温装置,其搭载在利用来自内燃机以及以蓄电器作为电源驱动的电动机中的至少一方的动力而可以行驶的车辆上,所述蓄电器加温装置具备吸气部和吸气控制部,所述吸气部吸引用于对蓄电器进行加温的空气,吸气控制部控制吸气部,使得在蓄电器的温度小于第一规定值时,在将车辆设定为两个模式之中相比于内燃机更积极利用电动机的一方模式的状态下,产生比将车辆设定为另一方模式时的吸引力大的吸引力,其中两个模式是车辆行驶时内燃机和电动机的驱动比率不同的两个模式。因此,可以对应于在搭载有电动机及内燃机的车辆上设定的模式,来进行该车辆所具有的蓄电器的加温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