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2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9692.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23L33/00 , A23L33/135 , A61K8/99 , A61K8/9789 , A61K8/64 , A61Q17/04 , A61Q19/00 , C12R1/25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紫外辐射损伤的益生菌发酵复合物冻干粉、防晒面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蓝莓乳清蛋白发酵培养基来发酵益生菌,经膜分离得到包裹益生菌的蛋白质和多酚的复合浓缩物。本发明的复合浓缩物在紫外照射下仍能保持一定的菌体存活率、多酚以及黄酮类成分,对UVB诱导小鼠皮肤进行涂抹和灌胃处理,表现出对紫外损伤较好的防护能力,缓解紫外照射导致的皮肤III型胶原蛋白的降解,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过表达,并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上调产短链脂肪酸的优势菌群的丰度来调节机体免疫、改善皮肤健康。本发明的复合浓缩物制成的冻干粉可用于制备活菌型防晒面霜,具有较高的紫外反射能力,降低了潜在的皮肤刺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20369.X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23L3/3571 , A23L13/60 , A23L13/40 , A23L2/38 , A23L2/44 , A23C19/00 , A23C3/08 , A23B4/22 , A23K10/18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抑制细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为grx60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693。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grx603的菌体及其发酵上清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抑菌膜活性,在食品、药品、饲料和化妆品等微生物制剂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1226.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06 , C12Q1/6851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非特异性菌体提高细菌DNA提取均一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非特异性菌为背景菌体,将含有非特异性菌的生理盐水加入含有原核生物细胞或真核生物细胞的待测样品中,离心收集菌体,提取菌体DNA,进行qPCR即可;所述非特异性菌与目标菌种细胞壁结构相似、DNA与目标菌种特异性引物无扩增反应。本发明方法将可检测到的菌体DNA浓度下限降低至原来的1%。本发明方法实现了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DNA提取的均一化,能够更好地识别、鉴定和计数样本中存在的细菌/微生物/真核生物细胞,可应用于分析母乳等稀有品,提高分析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29510.4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19/06 , A23C9/127 , A23L2/38 , A23L33/135 , C12R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嘌呤核苷酸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包括,所述菌株为短乳杆菌grx821,从传统发酵豆制品酸浆豆腐酸浆水中分离得到,在以腺苷酸、肌苷酸、鸟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碳源的MR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短乳杆菌降解腺苷酸、肌苷酸、鸟苷酸,其中,对于鸟苷酸的降解率达到100%。提供的短乳杆菌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较好的降解能力,并且基于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在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中具有明显的降尿酸效果。作为降低血尿酸的新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005378.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02 , A23L33/135 , A23L11/50 , A23L11/60 , A23C9/123 , C12R1/225
Abstract: 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哈尔滨乳杆菌grx‑SOS05,是从传统发酵豆制品老北京酸豆汁样品中筛选得到,本发明菌株可发酵大豆低聚糖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尤其是不可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苏糖,其在以棉子糖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良好,可以用来制备发酵豆乳,发酵豆乳酸度为56.7°T,贮藏14天后持水力为76%,活菌数为7.53log(CFU/ml),也可与其他乳酸菌复配制备发酵乳饮料等,更可将该哈尔滨乳杆菌的培养物干燥后制备益生菌粉。
-
公开(公告)号:CN114568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211853.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菌发酵的酸奶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能够降解黄油的德氏乳杆菌grx601作为发酵剂,发酵含有黄油的稀奶油制备酸奶油。本发明制得的酸奶油经长时间贮藏后,活菌数仍处于较高水平,且酸奶油中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发酵后辛酸、癸酸、月桂酸的含量增加,且产生了己酸,赋予了酸奶油独特的脂香,具有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8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586530.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乳脂肪球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新鲜生牛乳进行脱脂,得到脱脂乳,即新鲜脱脂生牛乳;在新鲜脱脂生牛乳中,加入大豆磷脂与胆固醇,在45℃条件下500rpm磁力搅拌1小时至全部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将融化黄油加入混合后的脱脂乳中;最后高压均质,获得单层乳脂肪球膜。通过本发明,以脱脂生牛乳、大豆磷脂、胆固醇和黄油为主要原料,通过在脱脂乳中添加不同配比大豆磷脂、胆固醇和黄油,经乳化和均质处理后得到乳液具有完整单层脂肪球膜结构,更小的脂肪球粒,乳液体系更加稳定,达到制备单层乳脂肪球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8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4499.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酸乳球菌发酵的酸奶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乳酸乳球菌grx602为发酵剂,发酵含有黄油的稀奶油,制备酸奶油。本发明发酵结束时乳酸乳球菌grx602的活菌数达到11.53lg cfu/mL,贮藏28d时活菌数依旧能保持在7.28lg cfu/mL以上。发酵产生的游离脂肪酸,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辛酸、癸酸、月桂酸含量的增加以及己酸的产生赋予了酸奶油独特的脂香。本发明的酸奶油具有天然发酵、活菌数高、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11357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332435.1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乳的品质改善方法,将5.5%的蔗糖溶于沸水中,待其冷却至60‑70℃加入12%的脱脂乳粉溶解均匀后均质105℃灭菌10 min,接种2%的鼠李糖乳杆菌和0.01%‑0.1%的低比例嗜热链球菌,在33℃培养至凝乳;转移至4℃环境中进行后熟24 h。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发酵乳,鼠李糖乳杆菌活菌达到约109 CFU/mL,且在21天贮存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发酵乳在贮藏21天后无乳清析出,克服了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乳乳清析出的严重缺陷,持水力较单菌发酵乳显著提高,粘度和内聚性优于单菌发酵乳,硬度变化不大;混菌发酵乳整体稳定性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