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36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097433.2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热链球菌grx02化学限定增殖培养基及其变温培养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化学限定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水化合物,确定嗜热链球菌grx02最优碳源及添加浓度,进一步单一扣除营养物质确定生长必需营养物质,再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各营养成分的浓度,得到优化的化学限定培养基。采用优化后的化学限定增殖培养基培养嗜热链球菌grx02,生物量较优化前提高1.34倍,活菌数较优化前提高了3.5倍。此外,在优化后的化学限定增殖培养基中,采用变温培养,最终嗜热链球菌grx02生物量达到1.40,活菌数达到9.04log CFU/mL,显著提高了嗜热链球菌grx02的活菌数及菌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58280.2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去除复合保护剂中的单一保护剂,确定对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水分含量及酶活影响显著的单一保护剂;(2)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乳、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和菊粉5种单一保护剂浓度的较优添加范围;(3)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优化复合保护剂配方,得到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本发明能够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对肠上皮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5320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553213.1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发酵驼乳。特别是植物乳杆菌Grx16、干酪乳杆菌grx1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rx33和发酵乳杆菌grx07以1:1:1: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发酵制备的发酵驼乳不仅风味良好,且后酸化较弱,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2131.1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酸、耐酸能力强的植物乳杆菌grx15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grx15是从四川老坛酸菜中分离的益生菌菌株,保藏号CGMCC NO.7.199。该菌株性状稳定、生长繁殖迅速、产酸能力强、对不同发酵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以及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强,能够有效抑制腐败菌和病原菌且不产生生物胺,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安全、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558280.2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去除复合保护剂中的单一保护剂,确定对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水分含量及酶活影响显著的单一保护剂;(2)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乳、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和菊粉5种单一保护剂浓度的较优添加范围;(3)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优化复合保护剂配方,得到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本发明能够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对肠上皮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30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03925.2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
IPC: A23C9/123 , A61K35/744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降低胆固醇作用的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采用人源化的益生乳酸菌L.rhamnosus LV108、L.casei grx12和L.fermentum grx08以特定比例2:1:1混合发酵制备而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相对于其他组合的益生菌组而言,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具有较好的产酸特性,明显较弱后酸化程度,高粘度以及贮藏期内较好的活菌率,并具有辅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用于制备辅助降低胆固醇的营养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31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551144.0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的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具体是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从广西巴马长寿人群肠道中分离乳酸菌,在比较耐酸及耐胆盐特性,体外抗氧化能力,对抗生素具敏感性综合比较基础上,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出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最强的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API试剂条及16s rDNA测序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该菌株可用于制备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的发酵乳。
-
公开(公告)号:CN1059200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0305.7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5/747 , A61P1/12 , A23L33/135 , A23C9/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747 , A23C9/1234 , A23V2002/00 , A23Y2220/73 , A23V220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鼠李糖乳杆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的新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该菌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防止病毒性腹泻的功能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乳酸菌grx19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和抑制致病菌能力,表面疏水性较高、自聚合能力较强,细胞研究表明其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细胞)具有显著的黏附性。本发明的益生乳酸菌grx19除了具备一般益生乳酸菌所具备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外,还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防止病毒性腹泻,用于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68668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50600.0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是在利用胰蛋白酶水解复原脱脂乳得到脱脂乳酶解液的基础上,添加乳清粉处理液、啤酒、香蕉浆、红薯浆、低聚果糖、木糖醇,添加山楂、丹参、葛根中药浸提液,制备混合培养液;经热处理冷却后,接种混合益生菌发酵剂,经发酵24-72h制备而成的,具有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益生菌发酵饮料。本发明产品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及ApoAI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有效缓解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肝损伤,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20000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94708.3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6/734 , A61P9/12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活性益生菌的复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方发酵液含有复方药物和植物乳植杆菌P128发酵产物;所述复方药物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组成:山楂3~15份、决明子9~15份、菊花9~15份、葛根9~15份、杜仲6~15份、夏枯草6~15份、大枣9~15份。本发明由多种药食同源成分通过科学配比和发酵工艺制备而成,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为78.28%,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有助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且该抑制能力优于多种已报道的单一药食同源提取物的抑制能力,优于经典方剂菊楂决明饮及其加减方的抑制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