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74531.7

    申请日:2024-09-29

    Inventor: 田亮 王胜鹏 刘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边界输入:输入限位器的周边边界;步骤S2、确定限位器的设计平面;步骤S3、初步放置限位器,定义轴心和球心;步骤S4、制作轴心的运动轨迹;步骤S5、制作限位器的丝杆;步骤S6、制作丝杆包络线;步骤S7、校核、调整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的位置,以得到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完成限位器的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限位器布置方法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高和布置周期长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缩短了限位器的布置周期。

    一种车门铰链
    2.
    发明公开
    一种车门铰链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7983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52317.4

    申请日:2018-05-31

    Inventor: 高凯 刘德晓 刘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D3/02 E05D11/0054 E05D11/02 E05D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铰链轴和定位销,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安装部,第二连接板包括定位槽、第二连接部与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叠加设置,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铰链轴连接;定位销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朝向第二连接板的一表面上,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且定位销位于定位槽随着第二连接板绕铰链轴旋转的轨迹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采用不锈钢板制成,且第一连接板沿铰链轴的轴向的厚度、和第二连接板沿铰链轴的轴向的厚度均不小于30mm。本发明的车门铰链的强度和耐久性较好,够适应恶劣工况下的性能需求。

    多功能定位机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9769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93296.9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定位机构,包括基座、转动座、长导柱和短导柱;其中,基座固定设置在定位台面上;转动座与基座转动连接,转动座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转接板;长导柱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转接板上,短导柱固定设置在另一个转接板上。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定位机构,通过转动转动座的方式实现了长导柱和短导柱的快速切换,而无需拆卸调换长导柱或短导柱,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频繁插拔定位导柱而使其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

    一种玻璃升降器拉线的阻尼张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218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29031.7

    申请日:2017-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207 F16F9/3242 F16F9/3271 F16F9/368 F16F9/3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升降器拉线的阻尼张紧结构,包括第一支架体、第二支架体和阻尼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体内形成有敞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形成有贯通的装配通道;所述第二支架体装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支架体的第一端穿设过所述装配通道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支架体的第二端的外轮廓面与所述容纳槽的内轮廓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架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空气腔,所述第二支架体的第二端设有贯穿的空气过孔,所述空气过孔与所述空气腔连通;所述阻尼弹簧装配于所述空气腔内。本发明实现了平衡拉线的伸长,又利用空气的压缩、冲放产生的阻力消除了现有方案中的抖动或振动。

    一种侧滑门自锁机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3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3669.1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滑门自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其通过车体侧固定螺栓固定在车体上,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柱销;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滑门侧固定螺栓固定在滑门上,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柱销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上下两个基座,两个基座通过轴销相连接,轴销上可旋转地设置有锁止舍,锁止舍与复位簧相连接,复位簧用于对旋转后的锁止舍进行复位,柱销的前端穿过通孔并与锁止舍相连接以形成锁死结构。本申请解决了下滑门的约束不足问题,随之提升滑门系统动态密封性能,降低动态下车内噪音,提升车内舒适度;本申请降低约束系统成本,解除复杂的拉线控制结构。同时由于是自锁结构,能在滑门上进行多点布置。

    一种后窗框结构以及车辆窗框

    公开(公告)号:CN111993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06999.1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窗框结构以及车辆窗框,所述后窗框结构包括后窗框外板、后窗框内板以及窗框导轨件;所述后窗框外板,具有沿横向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后窗框内板的一端与所述后窗框外板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后窗框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窗框外板的第二端呈间隔设置;所述窗框导轨件,连接所述后窗框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窗框外板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后窗框内板与所述后窗框外板的间隔之间,所述后窗框外板、所述后窗框内板及所述窗框导轨件以共同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窗框导轨件背向所述封闭空间的一侧形成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用以供车辆汽车玻璃侧边安置,所述后窗框外板及所述后窗框内板冲压形成,所述窗框导轨件滚压形成。

    一种满足侧碰防车门滑脱的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22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96017.1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侧碰防车门滑脱的结构,包括防滑柱,其包括底座、杆柄以及防滑双球,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车门的侧下角,杆柄设置于底座上方,杆柄上方设置有防滑双球;防滑槽,设置于侧围上,防滑槽与防滑柱位置相对,防滑槽包括双层挡板和安装孔,防滑槽与挤压铝合金门槛固定连接,双层挡板与防滑双球形成多级匹配连接;在正常状态下,防滑槽与防滑柱间隙配合,保证车门正常开启使用;在碰撞状态下,后车门侧翻时,防滑柱上的防滑双球与防滑槽接触施力,通过多次相互干涉防止拉脱。本申请的防滑脱结构能够结构确保汽车发生侧碰车门发生变动翻转时把车门牢固的固定在侧围上,对乘员舱形成完整的封闭结构,降低壁障的侧碰侵入量,从而降低乘员伤害。

    一种往复式锁止机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86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84677.3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锁止机构,包括车身锁止板、车门锁止柱、棘轮以及限位锁舍。车身锁止板面向车门锁止柱的一侧设有进口,进口的端部设有与之相互垂直的锁止通道,限位锁舍通过锁舍轴转动设置在车身锁止板上并位于进口的侧边,棘轮通过棘轮轴转动设置在车身锁止板上并位于限位锁舍和车身之间;限位锁舍上设有V型槽,V型槽与进口重合,且V型槽的一边横在进口上,限位锁舍远离V型槽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棘轮的侧壁上设有弧形导杆,弧形导杆横在进口与锁止通道的连接处之上,棘轮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本发明能够在锁扣或锁柱啮合后能够继续有后续的同方向位移,并且限制锁柱不能在啮合点回弹。

    一种汽车头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61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216947.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头枕,所述汽车头枕包括后靠枕和侧靠枕,所述后靠枕具有用以向前支撑用户头部的支撑面,所述侧靠枕与所述后靠枕连接且位于所述后靠枕的一侧,所述侧靠枕具有用以在左右方向上支撑用户头部的倚靠面。通过所述侧靠枕的设置,使所述汽车头枕既可以为用户头部提供后靠时的支撑,还可以为用户头部提供左右侧的倚靠,从而使用户使用所述汽车头枕时更加舒适。

    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1242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82959.6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以及汽车,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所述显示屏安装结构包括前面板和显示屏,所述前面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沿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以使所述显示屏具有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隐藏状态以及向外滑动至位于所述容纳槽外部的显示状态,如此,显示屏在使用时位于所述容纳槽外部以供用户使用,不使用时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使显示屏不易积灰,也不占用固定空间,且整体更具现代车的科技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