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4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1278096.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溯源光栅的外差式精密位移测量系统,属于精密位移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单频激光模块、移频模块、外差位移测量模块、自溯源光栅和信号处理模块。单频激光模块产生单频激光,经过移频模块,得到两个频率不同且偏振态互相正交的线偏振光,构成外差光源。外差激光经外差位移测量模块,入射至自溯源光栅上,衍射光沿原光路返回至外差位移测量模块,得到具有位移信息的测量信号与参考信号,最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解算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并做位移换算。实现一种具有高稳定性与分辨力,且位移量值独立溯源的超精密位移测量系统,兼具外差光栅干涉仪的抗环境干扰能力,有着测量高分辨力,测量结果独立且可靠溯源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5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1168208.4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频梳偏频锁定波长的铬原子光刻光栅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原子光刻技术领域,装置中光学频率梳的输出端与倍频光路连接;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输出端与保偏光纤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倍频光路和和保偏光纤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光纤合束器的输入端连接;保偏光纤合束器的输出端与拍频检测光路的输入端连接;拍频检测光路的输出端通过光电接收器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频率计数器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偏频锁定系统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偏频锁定系统的输出端与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在实现原子光刻光栅尺寸拓展的同时保证了光栅的高衍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1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306522.3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10 , C23C14/24 , C23C14/22 , B82Y30/00 , B82Y40/00 , B82Y20/00 , C23C14/54 , G02B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铪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离子束辅助沉积工艺制备的氧化铪薄膜因易结晶、表面空洞缺陷密集而导致的粗糙度较大的问题,以及离子束轰击引起的薄膜吸收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在传统制备的纯氧化铪薄膜制备中插入薄层的氧化硅薄膜,将厚层氧化铪拆分隔离为数层纳米薄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抑制氧化铪薄膜的结晶,减少薄膜表面的孔洞缺陷,从而降低薄膜粗糙度;另一方面,部分含量氧化硅的引入也会降低氧化铪薄膜的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离子束辅助沉积工艺制备氧化铪薄膜表面粗糙度和吸收,同时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在超高精度激光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86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168206.5
申请日:2024-08-23
IPC: G01R2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生荧光效应的425nm波长基准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跃迁频率测量领域,装置包括,连续可调谐激光器,原子炉,铬原子束,光学频率梳,倍频光路,保偏光纤分束器,保偏光纤合束器,拍频检测光路,光电接收器以及频率计数器;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输出端与保偏光纤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光学频率梳的输出端与倍频光路连接;倍频光路和和保偏光纤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光纤合束器的输入端连接;铬原子束经原子炉喷发与保偏光纤分束器的第二输出端发生作用;保偏光纤合束器的输出端与拍频检测光路的输入端连接;拍频检测光路的输出端通过光电接收器与频率计数器的输入端连接。本方法填补了蓝紫光波段波长基准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2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84562.3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溯源光栅的高精度MOEMS相对重力仪,属于检测仪表领域,包括MEMS谐振子、自溯源光栅干涉仪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MEMS谐振子包括折叠梁、固定框架和质量块,所述折叠梁两端与所述固定框架内侧壁连接,所述质量块通过所述折叠梁支撑悬浮于所述固定框架中心,所述自溯源光栅干涉仪包括自溯源光栅和干涉测量读数头,所述自溯源光栅设置在所述质量块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自溯源光栅的高精度MOEMS相对重力仪,具有极高测量度,并且位移测量可实时溯源,相比于传统MOMES相对重力仪能够提高其位移测量的准确度,减小重力加速度测量的非线性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1765.0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膜的能量流调控薄膜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基板、多层膜和超表面,所述多层膜包括高反膜,所述超表面包括超单元结构,所述多层膜还包括非周期膜,所述非周期膜分别与高反膜和超表面连接;通过调整非周期膜层的厚度实现更宽范围内的能量流调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非周期膜层,可以实现更宽和更强的能量流调控;在超表面设计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减小了设计难度;解决了Littrow入射角度下多层膜宽带调控能力弱的问题;使用更多的超单元结构,增强了整个超表面的横向能量流传递能力;在中红外宽带范围内的激光波长可以实现99%以上的宽带Littrow反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6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3763.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振幅型准直平顶光束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属于微纳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一半波片、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半波片、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条纹锁定系统、激光光束整形系统和干涉系统。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分振幅型准直平顶光束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形成大面积、能量分布均匀的准直平顶光束,可实现占空比均匀性强的高性能光栅制造,满足高精度的纳米光栅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72361.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MEMs光学相控阵装置及其移相方法,属于光学相控阵技术领域。其装置包括若干上层衍射层和若干下层MEMs位移驱动器,每个上层衍射层与每个下层MEMs位移驱动器连接组成一个MEMs移相单元,若干个MEMs移相单元组成的阵列构成一个光学相控阵。其移相方法为上层衍射光栅将一定角度的入射光反射到一个所需的衍射级次上;下层MEMs位移驱动器带动上层衍射光栅位移;根据光栅的位移‑相移定律,实现宽带移相器的功能;每个所述MEMs单元按特定相移需求进行位移,构成一个宽带光学相控阵装置。本发明与现有MEMs光学相控阵及移相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相位调制不随波长变化,并且调制速度能到达微秒量级,因此基于该移相器的光学相控阵在宽带应用场景下具有极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12933.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溯源光栅的自混合计量型位移测量装置和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激光光源,用于发出单纵模的激光;光学元件,用于调节发出激光的会聚程度;光衰减器,用于对激光进行光强的衰减;自溯源光栅,根据衰减后的激光产生一级衍射光,并调整角度使一级衍射光沿原路返回;位移发生器,用于使自溯源光栅产生位移;光电探测器,用于探测自混合激光光源中自混合干涉光场的自混合信号;信号处理器,用于对自混合信号进行滤波和信号归一化的预处理,并通过相位解包裹方法获得相位值,根据相位值和自溯源光栅的节距值反演得到位移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直接溯源、无需外部校准、测量精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3973.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溯源光栅零差干涉法的光栅周期标定系统,用于标定待定值光栅的光栅周期,包括相干光源、自溯源光栅干涉信号光电探测模块、待定值光栅干涉信号光电探测模块、已知周期值的自溯源光栅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自溯源光栅和待定值光栅以光栅矢量同向的方式设置于一维位移运动平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同时测量两块光栅沿光栅矢量方向平移时非零级衍射光的相位差计算待定值光栅的周期,其定值结果以自溯源光栅周期为基准,不再依赖严格溯源于碘原子跃迁频率的高性能稳频激光器,具有测量面积大、测量精度高、可溯源的特点,同时具备操作条件极易复现、光路对准容易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