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38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710589940.2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表面构造分布及抗滑性能检测综合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路面表面图像采集系统和路面表面图像处理系统两大部分。本发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高精度图像采集、无线高速传输、空对地摄像等技术,将实时采集的路面表面图像经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图像处理器上,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路面表面构造图像处理,通过处理得出相应的处理图像和数据,用于表征路面表面构造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预测路面表面的抗滑性能,可以为新建公路、旧路改造、公路路面养护等工程提供及时、覆盖全部路面宽度的图像检测结果数据,保证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实现路面表面设计的功能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3327.9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2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遥感影像滑坡识别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带有滑坡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并获取公开的遥感影像滑坡数据集;对采集得到的带有滑坡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裁剪,后分类,得到分类重组后的数据集;之后再进行数据增强及滑坡样本标注;然后构建基于Mask R‑CNN的改进型滑坡识别模型,并进行训练与验证;最后采用最终得到的基于Mask R‑CNN的改进型滑坡识别模型对待识别影像进行滑坡识别,得到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9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75491.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载和机载点云的公路地形图测绘方法和系统,属于测绘工程领域。该方法将车载激光雷达测绘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这两种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本发明提高了公路工程地形测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加大地形图测绘成果精度,克服了传统方法效率低,危险性高,周期长、时效性差等缺陷,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26911.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地基承载力和摩擦力的装配式现场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地锚圆管、地脚钢板、竖梁、横梁等结构;地脚钢板四周设有通孔,地脚圆管的圆钢管底端穿过通孔后,第一钢板与地脚钢板固定连接;地脚钢板中部与竖梁的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竖梁的上端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反力梁的翼板固定在横梁的中间位置处;所有反力梁端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成一体;承载木板铺放在横梁和反力梁上;滑动套筒的滑槽套在反力梁钢板条或工字钢下侧,在滑动套筒的底部依次安装传力柱、垫片、千斤顶、荷载板。本发明同时利用地基锚固力与承载木板上的沙袋堆载荷载作为反力,能开展高承载力和摩擦力的现场试验,具有安全可靠、装卸简便、便于运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81054.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多关节深部变形监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检测单元包括应力传感器和中继模块;应力传感器,测量地下变形引起拉应力变化;每个中继模块控制相应的应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与若干中继模块连接,整理、储存若干中继模块数据;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按照指令向信息处理中心传输存储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深部变形的全天候、长期、高频率监测,且安装简便造价低,适合在传统监测手段配合下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6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89940.2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851 , G01N21/01 , G01N21/84 , G01N2021/0112 , G01N2021/88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表面构造分布及抗滑性能检测综合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路面表面图像采集系统和路面表面图像处理系统两大部分。本发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高精度图像采集、无线高速传输、空对地摄像等技术,将实时采集的路面表面图像经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图像处理器上,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路面表面构造图像处理,通过处理得出相应的处理图像和数据,用于表征路面表面构造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预测路面表面的抗滑性能,可以为新建公路、旧路改造、公路路面养护等工程提供及时、覆盖全部路面宽度的图像检测结果数据,保证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实现路面表面设计的功能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4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80048.X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B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力弹簧式大量程地表变形伸缩计,包括编码传感单元、钢丝绳绷紧恒力装置、盘丝轮装置、其中,编码传感单元与钢丝绳绷紧恒力装置固定连接,钢丝绳绷紧恒力装置与盘丝轮装置固定连接,盘丝轮装置上设置的钢丝绳外端与被测岩土体固定连接,钢丝绳绷紧恒力装置使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随着被测岩土体的拉伸、收缩,钢丝绳随之拉伸收缩,其拉伸收缩量依次通过盘丝轮装置、钢丝绳绷紧恒力装置传输至编码传感单元,通过编码传感单元的转动量测量出岩土体的位移变形量。本发明能够快速安装,快速测量,满足快速变形测量,大量程变形测量,测量精度高且结构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70601.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采用PBL连接件的装配式混凝土护栏设计及施工方法,采用PBL连接件的装配式混凝土护栏包括预制混凝土护栏、梁体和PBL连接件;预制混凝土护栏安装于梁体的左右两侧,其包括混凝土护栏本体和连接座,连接座的外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嵌固槽;梁体的左右两侧翼缘边缘设有能够与嵌固槽配合的混凝凸齿块,梁体沿桥梁走向预埋若干PBL连接件;预制混凝土护栏、梁体和PBL连接件之间,通过高强摩擦型螺栓进行连接。采用PBL连接件的装配式混凝土护栏解决了预制装配式护栏与梁体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可明显加快护栏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护栏防撞性能达到预期要求,预制构件运输与吊装便捷,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护栏经济效益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16075272U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20813063.4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地基承载力和摩擦力的装配式现场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地锚圆管、地脚钢板、竖梁、横梁等结构;地脚钢板四周设有通孔,地脚圆管的圆钢管底端穿过通孔后,第一钢板与地脚钢板固定连接;地脚钢板中部与竖梁的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竖梁的上端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反力梁的翼板固定在横梁的中间位置处;所有反力梁端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成一体;承载木板铺放在横梁和反力梁上;滑动套筒的滑槽套在反力梁钢板条或工字钢下侧,在滑动套筒的底部依次安装传力柱、垫片、千斤顶、荷载板。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开展高承载力和摩擦力的现场试验,具有安全可靠、装卸简便、便于运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200064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3028229.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多关节深部变形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检测单元包括应力传感器和中继模块;应力传感器,测量地下变形引起拉应力变化;每个中继模块控制相应的应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与若干中继模块连接,整理、储存若干中继模块数据;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按照指令向信息处理中心传输存储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深部变形的全天候、长期、高频率监测,且安装简便造价低,适合在传统监测手段配合下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