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5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0490.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少鹏 , 程志豪 , 陈亮亮 , 黎晓 , 周沛延 , 张莹莹 , 邓平 , 马国民 , 陈华斌 , 王若俊 , 饶克夏 , 李利斌 , 刘庆丰 , 李壮 , 程海洲 , 冯子哲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能量耗散式路面抗滑性能测试仪及其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测试仪包括整体支架、车辆轮胎、加速传动轴、速度控制器、车轮固定与松开装置、车辆轮胎升降控制器、车轮临界接触传感器及车轮抱死控制器、起始作用力与速度传感器、终止作用力与速度传感器、车轮滑动轨道和车轮制动轨道等;本发明真实反映了运行中车辆紧急制动情况下路面抗滑性能水平,以及刹车距离的评价指标,突破了以往测试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时受车轮速度、接触面面积、作业距离、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填补了国内外在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测试过程中无车轮高速运转、无长距离操作平台、无法反映刹车距离的空白,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9074.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材料动水与动载三维加速破坏仪及其方法,包括动水试验舱;动水试验舱内中部固定有可透水固定装置;动水试验舱内一侧安装有推拉装置;推拉装置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穿出动水试验舱与动水冲刷动力输出仪相连;在动水试验舱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加载动力输出装置;加载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加载传动轴与加载装置相连;加载动力输出装置与加载控制器相连。本发明采用车辆动荷载与动水冲刷相结合的试验模式,既可以不同车辆对路面材料的动荷载作用,同时又可以模拟动水冲刷对路面材料的破坏作用,从而真实反映了路面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受到的破坏试验,为路面材料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演变规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37896.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路面混合料饱水状态动水破坏试验仪及其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试验仪包括整体试验舱;通过隔板将整体试验舱分隔成储水舱和氮气舱;氮气舱为密闭结构,且内部填充有氮气;储水舱的底板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镂空固定支座;镂空固定支座用于固定测试试件;储水舱的顶部盖有密封盖;在储水舱的上安装有加载传动装置;还包括动力控制器、动力输出装置、荷载调控装置、动力传送装置、模拟加载车轮和支撑架。本发明可真实模拟车辆动荷载从上至下对排水沥青路面饱水状态条件,开展动水加速破坏试验,并且可以模拟不同大小车辆动荷载,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服役过程中,排水沥青路面受动水破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90192.3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及其试验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模具包括底座、调节厚度钢板、矩形模具边框、调节螺丝、固定螺母、推进板、调节螺杆、调平螺栓、固定块、反力架等结构。本发明通过人工加入不同混凝土混合料,精确控制不同混凝土材料和层间结合料的厚度,保持各个结构层材料尺寸的统一,能够简便、快速的实现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成型,同时便于拆装试件,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层间结合能力的扰动,从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路面材料层间的结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17563.4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抗堵塞性能测定仪及计算方法,该装置包括雨淋系统、振摇系统、烘干振筛计量系统、测定仪底板,雨淋系统、振摇系统、烘干振筛计量系统安装在测定仪底板上,振摇系统设置在烘干振筛计量系统上方;本发明从工程实际出发,兼顾模拟了不同水头高度、不同降雨量/水温/压强/流速/流量、不同交通量(车辆荷载)、不同路面合成坡度等因素对路面抗堵塞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抗堵塞性能的准确测定,同时也可以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和透水功能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并可指导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养护,保障行车安全度和舒适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和显著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7897.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数字图像路面材料界面粘结力测试仪及其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界面粘结力测试仪包括成型试模、上部成型垫块、中部成型装置、下部成型垫块、固定底座、测力装置、加载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分析显示装置等结构。本发明测试在固定接触面积和接触厚度的条件下路面材料界面之间粘结力,并可以观测破坏后集料界面的破坏形貌,为评价路面材料在实际服役过程中使用性能、耐久性能,以及路面养护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240510.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沥青混合料,属于功能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如下:将干燥后的有机相变材料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并加入有机相变材料质量2%~6%的氧化铝,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利用挤出机通过不同区段加热后将混合材料挤出成型,切成长方形颗粒,再固化,待其具有一定强度不会变形,将颗粒取下并粒粒分离,直至其完全固化,即得颗粒状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有效调节温度的相变材料的掺量,并保证相变材料稳定存在于沥青混合料中,更加有效地调节了温度,抑制结冰,并保障路面其他使用性能。本发明相变改性沥青的相变温度在4~6℃之间,相变潜热大于20J/g,可解决路面结冰、结霜、积雪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0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117563.4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抗堵塞性能测定仪及计算方法,该装置包括雨淋系统、振摇系统、烘干振筛计量系统、测定仪底板,雨淋系统、振摇系统、烘干振筛计量系统安装在测定仪底板上,振摇系统设置在烘干振筛计量系统上方;本发明从工程实际出发,兼顾模拟了不同水头高度、不同降雨量/水温/压强/流速/流量、不同交通量(车辆荷载)、不同路面合成坡度等因素对路面抗堵塞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抗堵塞性能的准确测定,同时也可以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和透水功能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并可指导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养护,保障行车安全度和舒适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和显著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08560.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H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冰雪材料固体广角快速均匀性抛撒装置,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储料容器、布料容器和抛撒罐;储料容器固定连接在布料容器上;抛撒罐固定连接在布料容器下;储料容器顶部设有进料口;储料容器底部为可调送料器,通过可调送料器为布料容器送料;布料容器底部为螺旋布料器,通过螺旋布料器为抛撒罐布料;抛撒罐中安装有多个抛撒叶片。本发明装置采用广角式抛撒叶片进行固体除冰雪材料的抛撒作业,实现在作业范围内除冰雪材料固体的快速和均匀性撒布,并可一次性覆盖12m的有效作业宽度,提高作业效率,为冬季冰雪条件下公路路面行车安全提供及时的保障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15493.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附着载体的低氯盐及无氯盐环保融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环保融冰材料包括附着材料、融冰剂、疏水材料和水;附着材料为火山灰与松树皮粉末的混合物、或甘蔗渣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融冰剂为粉状工业盐或醋酸钙;疏水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本发明融冰雪材料能减少对公路结构设施和周围环境的腐蚀破坏,并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含氯盐的环保型融冰剂的应用成本,切实有效地解决冬季路面积雪结冰的实际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