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566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60392.0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探测车,包括车体、推杆和多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推杆连接,至多一个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结构与车体固定连接,其它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结构与车体可滑动连接,且通过滑动可滑动连接于车体的第二连接结构,能够推杆的延伸方向和车体的宽度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改变。在对隧道侧壁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能够通过连接组件调节推杆和车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推杆能够向上或向下倾斜,进而检测人员能够在正常直立行走时推动雷达探测车对隧道侧壁进行检测,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14184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492860.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27/08 , B64C27/2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旋转翼模块;旋转翼模块包括连接架和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转动连接于连接架上,连接架与机器人本体可拆卸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爬墙机器人,爬墙机器人包括旋转翼模块和机器人本体;旋转翼模块包括连接架和风扇组件,连接架和机器人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安装或拆卸旋转翼模块,使得旋转翼模块的更换更加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180857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493496.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27/08 , B64C27/2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旋转翼模组、供电模组和控制模组;旋转翼模组设于机器人本体上,旋转翼模组包括多组一一对应且相互电连接的风扇组件和调速组件;供电模组包括多个电源;控制模组设于机器人本体上,控制模组与调速组件电连接,控制模组与电源电连接,每一调速组件均对应有一电源独立进行供电。每个风扇组件均由一独立的调速组件控制,每一调速组件均对应有一电源,进而每一风扇组件均由一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避免了由于电源同时给多个风扇组件进行供电而使得风扇组件的输出功率小的问题,使得每一风扇组件在输出功率提升时依旧具有足够的电量供给,进而提高了爬墙机器人的负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808579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518644.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11/00 , B64C27/2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风扇模块,包括安装架和风扇本体;风扇本体设于安装架上,风扇本体和安装架之间设有推力检测装置,推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扇本体对安装架施加的推力。在安装架和风扇本体之间设有推力检测装置,推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风扇本体对安装架施加的推力,进而在涵道风扇模块安装于爬墙机器人的机器人本体上时,机器人本体上的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推力检测装置获取的风扇本体输出的实际推力,而后控制装置能够将实际推力与风扇本体应输出的理论推力相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及时调整风扇本体的输出功率,以使实际推力等于理论推力,进而使爬墙机器人能够正常悬浮。
-
公开(公告)号:CN218085788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492750.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爬壁机器人本体和行走模块,行走模块包括有架体、行走组件和驱动组件,爬壁机器人本体与架体可拆卸式连接,行走组件设置于架体,并用于行走和转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架体,并与行走组件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模块中架体、驱动组件和行走组件之间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且行走模块与爬壁机器人本体之间能够可拆卸式连接,使得行走模块与爬壁机器人本体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且当爬壁机器人本体或行走模块出现故障时,能够将爬壁机器人本体及行走模块分开后分别进行修理,以便于爬壁机器人本体及行走模块的维修保养,从而保证爬壁机器人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254397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2235941.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H02S20/00 , H02S20/30 , F24S25/63 , F24S30/4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快速拆装结构和便携式摄制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安装件;太阳能板背面连接有插接件;安装件包括有板件以及设于板件同一面的承托部和两个限位部,承托部承托插接件,限位部用于对插接件的两侧进行限位,两个限位部由板件的一面向外延伸后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弯折,以使限位部和板件之间形成允许插接件插入的插槽。本申请的太阳能板快速拆装结构能够实现太阳能板与安装件的快速拆卸和安装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808578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492748.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明峰 , 王银 , 王金艳 , 张吉 , 宗传志 , 张子强 , 朱飞飞 , 于立波 , 敖继渊 , 张吉振 , 周学明 , 史建林 , 朱旭东 , 王灿为 , 杨峰 , 唐筱蛑
IPC: B62D57/024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座及爬壁机器人,包括有支撑框架和多个支撑腿,支撑框架包括有多个立板,且支撑框架由多个立板首尾相接围合形成,立板上水平设置有承载板;其中,立板包括有多个第一立板和多个第二立板,相邻的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相互连接,且第一立板与第一立板之间相对设置,承载板设置于相对的第一立板上,第二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相对设置,且第二立板上开设有过线口;支撑腿设置于支撑框架,并用于支撑支撑框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能够使爬壁机器人远离地面,且降低爬壁机器人的自身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331963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148321.9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G01S13/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探测车,包括车体和雷达检测装置;车体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口;雷达检测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车体上,雷达检测装置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端口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口,且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一连接端口插接配合,以实现车体和雷达检测装置的导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实现车体和雷达检测装置之间的电连接,能够降低外界异物对车体和雷达检测装置之间电连接的影响,提高了车体和雷达检测装置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雷达检测装置安装在车体上的速度;因此,本申请的雷达探测车能够提高雷达检测装置在车体上的安装或拆卸速度,同时,提高雷达检测装置与车体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37546.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27/08 , B64C27/20 , B64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压力控制方法,获取所述本体的车轮转速,根据所述车轮转速计算得到所述本体的运动速度,将所述本体的运动速度与预置目标速度对比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调节所述固定涵道的风扇转速,即调节压力数据,使所述本体的运动速度达到所述预置目标速度;获取所述压力数据,将所述压力数据与所述预置安全压力范围做对比,判断所述压力数据是否在所述预置安全压力范围内,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固定涵道的风扇转速,使所述压力数据处于所述预置安全压力范围内,根据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来调节固定涵道的风扇转速,使机器人在不同阻力及摩擦系数的表面上保持稳定的移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35714.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铁三院(天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作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模块、固定翼模块和多个旋转翼模块;机器人本体两侧设悬臂部,且两悬臂部共线;行走模块设于机器人本体;固定翼模块包括有固定风扇且固定设置于机器人本体,并用于给行走模块提供压紧贴合于隧道壁面的压力;多个旋转翼模块分别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两侧的悬臂部上,且包括有可转动设置的旋转风扇和风向调节驱动器,每个旋转风扇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悬臂部,且出风方向垂直于悬臂部,风向调节驱动器连接旋转风扇。本发明的隧道作业机器人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并且不易因干涉问题而容易出现工作死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