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7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97686.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运载器能量管理段FADS故障判断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风干扰下大气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惯性测量数据;分析所述大气数据测量数据和所述惯性测量数据的特性差异;根据飞行剖面高度、速度、航向、风速以及风向的散布规律建立所述大气数据测量数据的安全边界的数学表征;根据大气数据测量数据安全边界对大气测量数据的覆盖程度,判断大气测量信息是否在安全边界范围,当大气测量信息不在安全边界范围时判断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故障;当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故障时根据关键状态边界保护进行纵向控制或根据侧滑角边界保护进行滚转控制。在无动力返回过程中FADS故障或无大气数据测量信息的情况下,仍能对运载器实行安全可靠控制,保证了航天器安全着陆。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49984.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7C13/00
Abstract: 一种适应贮箱低温变形的弹性杆支撑装置,包括沿低温贮箱(1)一端周向分布的多组弹性杆连接结构(3);弹性杆连接结构(3)一端连接低温贮箱(3)的前端,另一端连接外层壳体(2)的内壁。本发明适用于航天运载器低温推进剂贮箱的固定连接,以及各类移动运输低温容积及固定式低温贮箱的固定连接;本发明避免连杆因轴力过大,造成外层壳体、内部低温贮箱的载荷过高,结构过重。可解决低温贮箱在加注后受低温影响尺寸收缩情况下,与外层壳体或支撑结构间存在的相对变形问题,并解决了低温贮箱的连接刚度问题,及工程应用中装配补偿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54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58818.6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严卿 , 欧峰 , 闫旭晟 , 郑平军 , 马婷婷 , 闻悦 , 王飞 , 蔡巧言 , 朱永贵 , 张旭辉 , 张化照 , 邵秋虎 , 赵大海 , 刘岱 , 何朔 , 海尔瀚 , 韩威 , 曾凡文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状态识别的释放分离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及牵引滑跑试验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导航模块,用于对牵引车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解算,得到牵引车的实时速度;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速度与分离速度的比较结果发送第一分离控制指令;以及,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第二分离控制指令或刹车指令;释放分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离控制指令,采用第一分离策略控制牵引车与飞行器分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分离控制指令,采用第二分离策略控制控制牵引车与飞行器分离;以及,根据所述刹车指令,采用第三分离策略控制牵引车和飞行器紧急刹车。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牵引车和飞行器的自动分离,且系统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512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604410.1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形贯穿飞行器机身的复合材料梁结构包括:内缘条、腹板,外缘条;腹板位于外缘条和内缘条之间;内缘条与腹板垂直连接;外缘条通过螺栓与飞行器蒙皮连接,外缘条表面形状与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贴合;内缘条、腹板,外缘条分别按照一定的材料布局结构铺设,每一层材料铺设顺序和方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铺设,最后经固化将内缘条、腹板和外缘条一体化成型。本发明通过优化结构几何外形和不同区域铺层参数设置,解决了贯穿机身的大尺寸、高承载、高刚度、小变形复合材料梁结构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67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527840.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传载多点协调起落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内侧压杆、外侧压杆和起落架斜拉杆接头;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设置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起落架斜拉杆通过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连接至起落架斜拉杆接头,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与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相连,内侧压杆和外侧压杆两端分别与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和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传力体系,分散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的载荷,有效降低了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传递至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的载荷,同时也降低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传至机身的载荷。有效解决了起落架着陆载荷大传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8768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85223.7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D5/00
Abstract: 一种空天飞行器着陆进场飞行试验挂架,包括:钢索、焊接钢架、固定环、转接环、吊点连接盒、稳定伞连接结构、压脚、标高板和稳定伞,通过设计挂架结构与飞行器、挂架结构与稳定装置的机械连接接口可调节补偿功能实现飞行器在挂飞过程中稳定飞行,挂架的钢索与直升机中心钢索通过接头用螺栓固定,挂架与飞行器通过前后两个爆炸螺栓实现连接。挂架钢索接头使用转接环,具有长度可调整功能,可适应飞行器重心变化,保证平稳起吊。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67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27840.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传载多点协调起落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内侧压杆、外侧压杆和起落架斜拉杆接头;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设置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起落架斜拉杆通过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连接至起落架斜拉杆接头,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与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相连,内侧压杆和外侧压杆两端分别与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和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传力体系,分散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的载荷,有效降低了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传递至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的载荷,同时也降低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传至机身的载荷。有效解决了起落架着陆载荷大传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41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1092661.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起落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起落架控制系统包括,起落架判断单元根据起落架下到位传感器的开关常开端信号和常闭端信号进行与运算直接确定整个运载器起落架放下状态是否正常,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对每一个起落架系统的传感器进行采集,分别对每一个起落架进行一次起落架下到位状态判断,最后综合每一个起落架的判断结果判断整个运载器起落架放下状态,本申请大大缩短了控制系统中对起落架状态的判断时间,保证了整个起落架放下任务的时间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16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378884.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动力面对称运载器主动段制导控制方法,初始上升段,采用开环制导的方法,按照纵向仅跟踪标称的俯仰程序角原则,得到俯仰制导指令;横航向不进行制导机动;动力爬升段,采用闭环制导方法,按照跟踪高度和高度变化率以实现对飞行高度控制的原则,得到俯仰制导指令,横航向不进行制导机动;初始上升段和动力爬升段,运载器采用三通道姿态控制方法实施运载器姿态控制;初始上升段,根据运载器速度,对主发动机偏角分档,控制主发动机处于不同档位的偏角状态;动力爬升段,控制主发动机处于固定的偏角状态,规避主发动机喷流对运载器俯仰通道控制能力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气动舵铰链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205956.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隔板式贮箱,包括前椭球底、圆柱筒段和后椭球底,前椭球底和后椭球底中间连接有圆柱筒段,三者形成贮箱;贮箱内部设置有防晃板和隔板;防晃板为环形板,设置在圆柱筒段内壁上,防止推进剂在满箱状态下晃动;隔板为半圆构型,通过螺接形式与紧邻后椭球底的防晃板连接,并高于防晃板;推进剂从隔板上方空间流向后椭球底,不在隔板前发生积液;在返回段飞行器平飞小攻角姿态时,隔板实现推进剂前涌抑制,推进剂于隔板后方收纳贮藏,防止质量晃动带来质心持续变化。本发明贮箱可适用常温或低温任意组分推进剂类型,单层隔板结构可实现贮箱内剩余推进剂收纳管理功能,从而减少箱体内单向阀门的运用,降低了管路系统设计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