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2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7961.1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6569 , H01M10/6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能量分配单元以及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设计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能量分配单元包括壳体、继电器和过流排,所述继电器和所述过流排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过流排包括第一围设部和第二围设部,所述第一围设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围设部的外部,所述第一围设部和所述第二围设部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第一围设部连接。在电池能量分配单元使用的过程中,相变材料能够吸收热量,以控制过流排的温升,从而提高了过流排的过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9177.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48 , H01M50/291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数据生成方法及车辆,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包括电池箱、防冲击装置、缓冲装置和电池组件:电池箱包括边框和底板,边框安装于底板;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安装于边框和底板围成的区域内;防冲击装置包括缓冲气囊、传感器和防冲击装置控制器,缓冲气囊安装于底板的外侧面、以及安装于边框的两侧和/或后侧,防冲击装置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缓冲气囊电连接,防冲击装置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缓冲气囊;缓冲装置包括防护梁、探测雷达和缓冲装置控制器,防护梁、探测雷达分别设置于边框的前侧,缓冲装置控制器分别与防护梁、探测雷达电连接,缓冲装置控制器根据探测雷达的信号驱动防护梁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9182.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9 , H01M50/262 , H01M50/271 , H01M50/291 , B60L50/60 , B60N2/06 , B60N2/07 , B60N2/02 , B60N2/005 , B62D25/20 , B60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车辆及安全控制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应用于车辆,动力电池包括下箱体、上盖、电池组件及座椅滑轨,上盖封盖下箱体以共同围成容置腔,电池组件容置于容置腔内;座椅滑轨的底部与下箱体连接,上盖贯穿设置有用于避让座椅滑轨的避让口,座椅滑轨的顶部由避让口伸出容置腔,座椅滑轨用于安装车辆的座椅。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与车辆的集成度更高,能够提升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04712.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33 , H01M10/61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电动车辆,动力电池总成包括:能量存储单元,能量存储单元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纵向边梁和横向边梁,横向边梁与多个加强梁相连接,多个加强梁沿下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加强梁中与纵向边梁相邻的加强梁与纵向边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多个加强梁中相邻的两个加强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纵向边梁与加强梁均能够对电芯进行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加热效率,提升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9137.7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103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50/298 , H01M50/531 , H01M50/54 , H01M50/553 , H01M50/586 , H01M50/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包以及车辆,电池电芯包括:小电芯单元、绝缘层、电芯壳体和柔性线路板;电池电芯具有多个所述小电芯单元;绝缘层设置于相邻的小电芯单元之间;柔性线路板用于采集相邻的所述小电芯单元之间的温度和电压;电池电芯设置在电芯壳体内;电芯壳体上设置有两个高压接插件可与电池箱体内高压接口实现快速连接;相邻两个小电芯单元串联与电芯壳体上设置的高压接插件连接;并通过高压接插件、箱体纵梁内的高压线与高压盒连接;本发明电芯内部实现小电芯单元串联,信号采集,以及防护功能;电池包与电动汽车车架集成,进一步实现减重以提高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2215.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体设计模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设计动力电池箱体的设计参数;基于所述设计参数从动力电池箱体模型库中确定出与所述设计参数对应的至少一个动力电池箱体设计模型;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箱体模型库中包括多个预先构建好的动力电池箱体原始模型,每个动力电池箱体原始模型的设计参数特征值是通过预先训练好的特征值确定模型确定出的。通过所述方法及装置,通过输入不同待设计动力电池箱体的设计参数,可快速得到多种电池箱体设计模型,以加快动力电池箱体的开发速度,以实现动力电池箱体的敏捷设计,缩短动力电池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6110.5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15/18 , B32B15/085 , B32B15/095 , B32B15/088 , B32B27/20 , B60K1/04 , B60R13/08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板材、动力电池及车辆。该复合板材包括多层金属板与多层非金属板,多层金属板与多层非金属板交错层叠分布;相邻的两层金属板之间设置一层非金属板,相邻的非金属板之间设置一层金属板;并且,复合板材的底层板为非金属板。如此能够减小复合板材的整体高度及空间占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利用金属板的高弹性模量金属层承受由弯曲引起的面内拉、压载荷,提升复合板材的结构强度,利用非金属板承受横向剪切力,提升复合板材的抗弯刚性,同时,复合板材的底层板为非金属板后,可以利用其粘弹性特性,减少石击的噪声的传递及噪声的产生,以提升复合板材的NVH性能,并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649215.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9 , H01M50/24 , H01M50/249 , H01M50/572 , H01M50/5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抵抗外部冲击的电池系统及防护方法,电池系统包括下箱体总成、安装板、电池组和控制装置;下箱体底板围设形成的密封腔内填充有修复层,用于修复底板表面产生的裂痕;安装板本体具有与底板抵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丝状导线设置于安装板本体底面;电池组由若干个电芯组成并与安装板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监测单元用于检测丝状导线的通断状态,当丝状导线断开时,执行单元驱动安装板从与底板的抵接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本发明在电池箱底部出现裂纹时可进行自我修复,避免意外进水,并避免了电池受外力冲击损伤,以及由电池损伤造成的热失控事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