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数据生成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3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9177.4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数据生成方法及车辆,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包括电池箱、防冲击装置、缓冲装置和电池组件:电池箱包括边框和底板,边框安装于底板;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安装于边框和底板围成的区域内;防冲击装置包括缓冲气囊、传感器和防冲击装置控制器,缓冲气囊安装于底板的外侧面、以及安装于边框的两侧和/或后侧,防冲击装置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缓冲气囊电连接,防冲击装置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缓冲气囊;缓冲装置包括防护梁、探测雷达和缓冲装置控制器,防护梁、探测雷达分别设置于边框的前侧,缓冲装置控制器分别与防护梁、探测雷达电连接,缓冲装置控制器根据探测雷达的信号驱动防护梁运动。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设计模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2215.8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体设计模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设计动力电池箱体的设计参数;基于所述设计参数从动力电池箱体模型库中确定出与所述设计参数对应的至少一个动力电池箱体设计模型;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箱体模型库中包括多个预先构建好的动力电池箱体原始模型,每个动力电池箱体原始模型的设计参数特征值是通过预先训练好的特征值确定模型确定出的。通过所述方法及装置,通过输入不同待设计动力电池箱体的设计参数,可快速得到多种电池箱体设计模型,以加快动力电池箱体的开发速度,以实现动力电池箱体的敏捷设计,缩短动力电池的开发周期。

    可抵抗外部冲击的电池系统及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649215.0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抵抗外部冲击的电池系统及防护方法,电池系统包括下箱体总成、安装板、电池组和控制装置;下箱体底板围设形成的密封腔内填充有修复层,用于修复底板表面产生的裂痕;安装板本体具有与底板抵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丝状导线设置于安装板本体底面;电池组由若干个电芯组成并与安装板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监测单元用于检测丝状导线的通断状态,当丝状导线断开时,执行单元驱动安装板从与底板的抵接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本发明在电池箱底部出现裂纹时可进行自我修复,避免意外进水,并避免了电池受外力冲击损伤,以及由电池损伤造成的热失控事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