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以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70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3113.7

    申请日:2024-10-17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以及用电装置,电池装置包括箱体、电池单体组件和多个连接单元,电池单体组件位于箱体内,电池单体组件包括多个汇流件以及串联的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通过两个汇流件并联的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端盖、电极组件、转接件和电极端子;多个连接单元设置于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上,电池单体的两个转接件与电池单体的端盖之间均绝缘设置有连接单元,或者与电池单体连接的两个汇流件与电池单体的端盖之间均绝缘设置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使端盖和转接件或者端盖和汇流件导电连接。本申请能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2442.6

    申请日:2024-09-24

    发明人: 郑盼斌

    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其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芯,包括电芯壳、极柱、连接片、支撑板和裸电芯,所述电芯壳具有电芯腔,所述电芯壳一侧的壁面形成极柱安装板,所述极柱穿设在所述极柱安装板上,所述极柱安装板的内壁朝外凸出以形成凸包区;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极柱上,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极柱安装板的方向弯折形成极耳连接段,所述极耳连接段设置在所述凸包区内;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电芯主体之间,所述极耳延伸并焊接在所述连接片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极耳连接段贴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芯具有提升电池密度和组装安全性的优点。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9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12326.1

    申请日:2023-05-0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负极极片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a,负极极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至少位于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其中,电池单体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的90%时,负极极片上存在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距离第一端最远的点与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为#imgabs0#负极极片上存在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面积与第一区域的面积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区域内距离第二端最远的点与第二端之间的间距为#imgabs1#在25℃‑180℃温度区间内,位于第一区域内的负极极片的热损失量为m,位于第二区域内的负极极片的热损失量为n,m/n大于或等于50%。由此,该电池单体具有较优的循环性能。

    电池及电池包
    4.
    发明公开
    电池及电池包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7252.8

    申请日:2024-09-29

    IPC分类号: H01M50/533 H01M50/103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及电池包,包括外壳开设有贯通孔,外壳包括:主体;极柱承托部,极柱承托部的外周与主体连接,极柱承托部的内周朝向远离主体的方向延伸,极柱承托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安装槽,主体的壁厚为H,极柱承托部的壁厚为K;极柱,对应安装槽设置,极柱的内表面与贯通孔所在的主体的外表面的距离为C,满足‑(H+K)≤C≤1.5mm;固定结构,连接主体和极柱的外周,固定结构与安装槽对应设置。本发明利用极柱承托部支撑极柱,并且使极柱的内表面设置于贯穿孔内或者位于主体的外表面之外,也即极柱的内表面不会延伸出极柱承托部的内表面,避免了极柱对极组的容纳空间的占用,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易于拆卸的电池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80027029.6

    申请日:2023-12-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电池组,其中,该电池组的下部靠近电池电芯固定以进行热传递,同时在导热树脂和散热器之间添加绝缘膜,使得电池组的下部可以与电池电芯分离,并且该电池组包括:电池电芯层叠件,该电池电芯层叠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电芯;传热部,该传热部与电池电芯层叠件中的电池电芯直接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电池电芯;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面向传热部并将热量散发到外部,其中在传热部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绝缘膜,并且传热部包括导热树脂。

    电池外壳、电池、拆解方法及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67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8954.3

    申请日:2024-09-25

    发明人: 朱高龙 吴锫 汪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外壳、电池、拆解方法及电池组,其中电池外壳包括盖体和壳体,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壳体包括壳身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沿壳身部的开口周向环设,且朝向盖体延伸;第一连接部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盖体包括盖部和下延部;下延部沿盖部周长方向环设于盖部朝向壳体的一侧;下延部设置有通孔和胶钉;下延部套设于第一连接部外侧,第一连接部与盖部之间通过密封圈抵接密封;胶钉一端穿过通孔粘合并抵接于第三凸起结构的下侧处。本发明的电池外壳容易拆解,方便回收。

    电池外壳、电池及用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6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7240.8

    申请日:2023-04-28

    发明人: 王冰 刘伟 鲁首明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外壳、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侧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一围板设于所述第二围板内侧,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之间适于密封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密封空腔;其中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之间通过焊缝金属层密封配合。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电池外壳通过焊缝金属层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焊接配合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可以减小电池外壳在装配空间内所占空间容积的比例,同时可以提高电池的有效容量及能量密度。

    蓄电元件
    8.
    发明公开
    蓄电元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5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80027764.7

    申请日:2023-01-12

    摘要: 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容器,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开口的第一开口部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开口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盖体,其封闭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容器主体具有:第一壁部,其与第一开口部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第二壁部,其与第二开口部在第二方向上对置;以及一对第三壁部,其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对置。

    铝壳的制造工艺及铝壳的生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688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5599.X

    申请日:2024-06-17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铝壳的制造工艺及铝壳的生产系统。铝壳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胚料;通过挤压装置将胚料挤压形成第一半成品;通过拉薄装置将第一半成品拉薄形成第二半成品;切割所述第二半成品形成铝壳。本申请通过挤压装置将胚料挤压形成了具有壁厚不等的第一半成品,然后通过拉薄装置将第一半成品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拉薄并形成第二半成品,接着通过切短第二半成品,以能够形成壁厚不等的铝壳,且铝壳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一体成型,由此,通过本申请的铝壳的制造工艺的所制造的铝壳一体成型,密封性较好,由此使用该铝壳制造的动力电池密封性较好。且由于铝壳壁厚不等,能够减少铝壳的体积、重量以及生产成本。

    具有带引流插入件的棱柱形电化学电池的存储装置以及相关联的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7114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80029834.9

    申请日:2020-0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存储装置(DS),所述电能存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化学电池(CE),所述电化学电池是棱柱形的并且包括锂离子活性部分(PA),所述锂离子活性部分容置在保护罩(EP)中,所述保护罩包括由具有第一热导率的材料制成的第一壁(P1),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连成一体;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壁抵靠着所述热交换器安置,并且所述热交换器负责排泄由所述电化学电池(CE)产生且经转移到所述保护罩(EP)中的热量。所述第一壁(P1)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插入件(ID),所述插入件延伸直到所述第二壁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热导率的第二热导率,并且所述插入件负责朝向所述第二壁引流经转移到所述第一壁(P1)中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