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7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2722.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D1/695 , G06N3/006 , G06N7/08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协同区域覆盖航迹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无人机航迹优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并获取无人机编队中各无人机在航迹段内的航迹控制参数,所述航迹控制参数包括飞行距离、偏航角变化量以及两架无人机之间的最大相对位置距离;获取被动雷达系统对无人机射频信号的截获概率;基于所述航迹控制参数以及所述截获概率建立面向射频隐身的航迹优化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所述航迹优化模型。本申请有效地提升了无人机编队的射频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08450.9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杨可朋 , 叶伟 , 吴磊 , 师建元 , 毛代勇 , 刘刚 , 邓吉龙 , 郑晓东 , 余鑫 , 洪少尊 , 何登 , 张琳丰 , 李远洋 , 邓路军 , 章国鸿 , 付涌 , 景光松 , 刘俊彦 , 吕博 , 刘泽宇 , 黄晓峰 , 赵瑞江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风洞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高速风洞专用防护网机构及其安装结构。该防护网机构包括支撑环,支撑环内布置有呈网状结构的防护绳,支撑环的内壁设有球铰座,防护绳的两端均与球头杆连接,球铰座与球头杆之间形成球铰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风洞,还包括上述的大尺寸高速风洞专用防护网机构,支撑环垂直于风向布置在风洞尾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球铰结构代替传统钢丝绳与铁环之间的硬摩擦,改变摩擦方向以将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的摩擦方式,有效避免连接位置的损坏,延长机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8030.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抗距离欺骗式干扰的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所述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雷达资源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目标鉴别的天线调度与功率分配模型,也即是TD‑ASPA优化模型;S2:基于FSOC算法的求解机制完成相应TD‑ASPA优化模型求解;S3:基于步骤S2的求解结果,完成分布式MIMO雷达的资源调度。本发明分布式MIMO雷达资源调度方法基于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针对欺骗式干扰下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设计了关于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的资源调度算法,提高了雷达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87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58135.4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冲式风洞主引射器压力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有主引射器,还采用有相互独立的主引压力一号测量通道和主引压力二号测量通道,主引压力一号测量通道和主引压力二号测量通道分别测量主引射器管路内的主引压力,主引压力二号测量通道的前端设有持压舱;在风洞试验启动充压阶段,由主引压力一号测量通道负责主引压力反馈值测量,当主引压力进入给定值误差带形成稳态后,切换至主引压力二号测量通道负责主引压力反馈值测量。该方法的使用不会延长风洞启动充压时间,在主引压力稳态调节时,能减小噪声对主引压力测量的影响,提高主引压力的控制精度,同时两路测量通道互为监测,也能提高主引压力测量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2536.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3/06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8 , B64F5/00 , G06F113/08 , G06F113/2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等离子体的涡流发生装置及设计方法,装置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镶嵌有一体的阴极,所述环形凹槽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绝缘壳体的凹孔,所述凹孔内设置有阳极,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磁体,所述磁体沿着轴向具有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绝缘壳体的通孔轴向重叠,所述阴极的上表面、镶嵌阴极的绝缘壳体端面、阳极的上表面相互齐平,电源线从绝缘壳体的另一端穿过绝缘体与阳极和阴极连接;本发明在需要主动控制的工况时,通过开启该装置可实现流动主动控制,在不需要主动控制时,不耗费任何能量且不改变原有飞行器的流动特性,不增加原有飞行器的控制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7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53237.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飞行器地面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主引射压力分段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基于调压阀压力特性和试验控制参数的历史数据,构建主调压力控制模型;然后在试验过程中对主引进行分段控制;其中,分段控制包括:主引开环控制、主引闭环调节、扰动补偿控制,主引开环控制、扰动补偿控制量由主调压力控制模型计算得到,表示主引射压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调初始预设参数过分依赖岗位人员经验导致的稳态偏差大和调节时间长、闭环控制过程中主调的波动调节以及无法有效补偿气源压力下降导致的扰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25770.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D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设备分离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气装置、射流供给装置、矢量控制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进气装置用于引进所述内置式设备舱前缘边界层高能气流,以及收集所述内置式设备舱前缘边界层高能气流的气体,射流供给装置用于提供气流,矢量控制装置用于矢量调节喷射气流,从而可以实现降低内置式设备分离过程的气动载荷强度,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飞行器,并可以不受使用时间以及适用范围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10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05801.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口径薄壁深孔铝合金舱体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人工时效;镗基准;粗车内孔、外圆;第二次人工时效;半精车内孔;第三次人工时效;精车内孔;第四次人工时效;精车外圆,完成舱体工件加工。该加工工艺获得的舱体工件尺寸一致性好,控制变形有效,定位工装简易,合格率高,工效高,加工工艺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