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车辆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9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5164.4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车辆及控制方法,包括:鞍座本体,其包括鞍座板,在鞍座板上开设有牵引销导入槽,鞍座板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锁止或解锁牵引销的锁钩,在鞍座板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锁止或解锁锁钩的斜契;驱动机构,其包括固定在鞍座板内壁上的马达,以及转动连接在鞍座板内壁上的蜗轮和蜗杆,蜗杆与马达输出轴连接,蜗轮上设有推动斜契往复滑动的摆臂。本申请的驱动机构在控制斜契解锁或锁止锁钩时,全程电控自动化动作,减少驾驶员上下车次数,节省时间。蜗杆与蜗轮啮合具有自锁功能,防止斜契意外解锁锁钩,提高鞍座锁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弯臂托举式锂电池支撑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890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1098318.3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弯臂托举式锂电池支撑结构及车辆,包括:弯臂托架,其包括呈Z轴方向设置的车架连接段,呈Y轴方向设置于车架连接段顶部的电池托举段,以及连接在车架连接段和电池托举段之间的圆弧过渡段,车架连接段、电池托举段和圆弧过渡段为ADI材料一体铸造成型结构;电池模组,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池托举段上方的电池框体,电池框体用于容纳蓄电池组。本申请的弯臂托举式锂电池支撑结构设置了弯臂托架和电池框体,其中弯臂托架通过车架连接段与车架纵梁的外侧采用一个固定点连接,电池托举段用于固定电池框体并将电池框体位于车架纵梁的上方,避免挤占油箱布置空间,避免占用挂车回转空间,使牵引车可以匹配更多尺寸的挂车。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7172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40107.6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内的飞轮壳连接部、悬置软垫连接部分别与飞轮壳、悬置软垫总成相连接,所述悬置软垫连接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式的软垫通孔,软垫通孔旁设置有凸台,飞轮壳连接部上开设有呈三角设置的贯穿式的顶、内、底通孔,顶、内通孔均高于软垫通孔,底通孔低于软垫通孔,顶、内通孔之间设置有防反孔,悬置软垫连接部经顶加强筋、侧加强筋与飞轮壳连接部相连接,侧加强筋包括侧上加强筋、侧下加强筋及其间的侧中加强筋,且本支架可为内部掏空的中空结构。本设计不仅装配难度较小、连接牢固度较强、强度较大,而且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易于加工。

    一种牵引车螺旋管线、设计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681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0976.3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车螺旋管线、设计方法及车辆,涉及管线设计技术领域,该牵引车螺旋管线包括螺旋管线主体和弹簧衬芯,螺旋管线主体的两端分别用于与牵引车接口及挂车接口连,螺旋管线主体具有设定管径;弹簧衬芯穿过螺旋管线主体的内部腔体,两端分别用于与牵引车接口及挂车接口连接,弹簧衬芯具有设定线径、外径及螺旋升角,以使牵引车在转弯极限状态和正向状态时,均可承托螺旋管线主体且使螺旋管线主体始终位于弹簧衬芯外。通过在具有设定管径的螺旋管线主体内增加具有设定线径、外径及螺旋升角的弹簧衬芯,从而使牵引车在转弯极限状态和正向状态时,弹簧衬芯均可以对螺旋管线主体起到承托作用,还可以避免与螺旋管线发生缠绕等问题。

    一种随动式驱动轮挡泥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72648.2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随动式驱动轮挡泥板,属于车辆挡泥板领域,随动式驱动轮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挡泥板支架上设置有扁平段,挡泥板支架用于挡泥板和车桥之间的连接,上盖板呈Ω形,用于挡泥板支架与车桥之间固定并可拆卸连接,橡胶衬套设置于上盖板内,且套设于挡泥板支架扁平段的外侧,橡胶衬套的两端设置有外沿用于卡紧上盖板,垫板设置于上盖板与车桥之间,用于压紧橡胶衬套;本申请可以通过挡泥板支架使挡泥板与车桥之间连接,挡泥板与车桥之间运动一体化,使挡泥板可以随着车桥的运动而运动,使其与车轮的运动保持一致,实现随动的效果,且当挡泥板与车轮运动状态一致后,可以减小预留的与车轮之间的间隙,使其更好的覆盖车轮。

    一种商用车用BSG电机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962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232812.4

    申请日:2020-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用BSG电机控制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发动机、48V系统、48V车用电器和控制器;48V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48V电池和BSG电机;48V车用电器与48V电池并联;控制器与48V系统和发动机均相连;同时,控制器用于:在起步时,通过控制48V电池输出功率,以使BSG电机运转,并通过BSG电机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在加速时,控制BSG电机加速运转,以提高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在刹车时,通过控制发动机反向驱动BSG电机,以使BSG电机给48V车用电器供电。解决了BSG起动扭矩不足、48V转24V直流降压器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实现了48V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应用,达到节油低成本的目的。

    一种铝合金挡泥板支架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919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61817.1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铝合金挡泥板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泥板支撑杆,挡泥板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底座;挡泥板连接支架,挡泥板连接支架通过法兰与挡泥板支撑杆固定连接;同时,法兰套设在挡泥板支撑杆上且与挡泥板支撑杆通过黏结剂连接,挡泥板连接支架与法兰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铝合金挡泥板支架连接结构的挡泥板连接支架与挡泥板支撑杆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与挡泥板支撑杆之间通过黏结剂连接,法兰与挡泥板连接支架通过可拆卸连接。避免了因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造成的结构缺陷,解决了挡泥板支撑杆与挡泥板连接支架焊接在连接处的焊接区域产生断裂问题,提高了铝合金挡泥板支架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一种可调节的后下防护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27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42888.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后下防护总成及车辆,涉及商用车防护领域,该可调节的后下防护总成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车尾连接梁以及平行设置于车尾连接梁下方的后防护横梁,车尾连接梁与后防护横梁之间设有剪刀撑升降单元,剪刀撑升降单元上设有用于根据后防护横梁的离地距离,而调节剪刀撑升降单元自身交叉角度的自适应驱动单元;回收组件,回收组件包括两分别连接车尾连接梁两端的回收转动板,且两回收转动板自由端转动连接车架。能够灵活调节后防护横梁的离地高度和升降组件的整体纵向长度,同时也能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将升降组件固定于车尾或者回收至车底。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71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710640107.6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内的飞轮壳连接部、悬置软垫连接部分别与飞轮壳、悬置软垫总成相连接,所述悬置软垫连接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式的软垫通孔,软垫通孔旁设置有凸台,飞轮壳连接部上开设有呈三角设置的贯穿式的顶、内、底通孔,顶、内通孔均高于软垫通孔,底通孔低于软垫通孔,顶、内通孔之间设置有防反孔,悬置软垫连接部经顶加强筋、侧加强筋与飞轮壳连接部相连接,侧加强筋包括侧上加强筋、侧下加强筋及其间的侧中加强筋,且本支架可为内部掏空的中空结构。本设计不仅装配难度较小、连接牢固度较强、强度较大,而且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易于加工。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46040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2493.2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商用车的冷却模块,属于商用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的进气室和出气室上均设有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第一减震机构位于进气室和出气室的上方以将中冷器连接在车架纵梁上,第二减震机构位于进气室和出气室的下方以将中冷器连接在前下防护支架上;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芯体、上水室、下水室,以及固定位于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的芯体侧板,上水室、下水室和芯体侧板上均设有连接护风罩的固定点,上水室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中冷器的安装孔,下水室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中冷器的定位销。本申请能够防止中冷器在车架上发生俯仰转动和剧烈振动,保障了冷却模块的使用可靠性,延长了冷却模块的寿命,提升冷却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