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521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180018570.1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1)、尤其是用于车辆的电驱动系统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1)实施为系统壳体并且设置用于容纳多个系统部件,并且其中,所述壳体(1)具有用铸造工具制造的壳体壁(11),并且,在所述壳体壁(11)中或壳体壁上设置有多个接口,用于将所述壳体(1)与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或内部的部件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作为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轴的系统壳体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59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8151.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压缩机的电驱总成及车辆,该集成压缩机的电驱总成包括集成壳体、总控制器、驱动电机、压缩机、电机线束、压缩机线束及减速器;集成壳体内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容置区、第二容置区、第三容置区及第四容置区。具体地,总控制器、驱动电机及压缩机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置区、第二容置区、第三容置区内;电机线束设置在集成壳体内,并连接驱动电机和总控制器;压缩机线束设置在集成壳体内,并连接压缩机和总控制器;减速器设置在第四容置区内,且减速器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将压缩机与电驱总成集成一个壳体内,能够减小体积、减轻重量,便于整车布置,降低成本及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79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0779.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四川川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餐厨垃圾车动力输出系统,涉及垃圾车技术领域。该餐厨垃圾车动力输出系统,包括垃圾车本体以及设置在垃圾车本体内部的燃油驱动装置、电驱动装置以及分动箱。本发明,可分别将燃油驱动装置和电驱动装置的动力进行输出,在分动箱下方设置冷却箱,同时利用温差发电芯片吸取电磁离合器作业时产生的高温进行温差发电后向电池组充电,从而给多组第一散热风扇供电,第一散热风扇启动后吸入外部空气吹向分动箱内部,对分动箱内部进行吹风散热,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导风管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进入导风管内部强制降温,从而对温差发电芯片下壁进行降温,使得温差发电芯片上下两面的温度差值更大,有效提升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12641.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工程机械驾驶室热舒适性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第二膨胀水壶中储存有冷却液并连至第二水泵的进口,第二水泵的出口依次连至车载充电机、电机的、电机控制器、第三电磁阀的进口;第三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至电驱散热器的进液口,电驱散热器的出液口连至第二水泵的进口;第一膨胀水壶中储存有冷却液并连至第一水泵的进口,第一水泵的出口依次连至加热器、第一电磁阀的第三口;第一电磁阀的第一口连至第二电磁阀的进口,第二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至暖风芯体后连至第四电磁阀的第一口;第一电磁阀的第二口连至座椅换热器后连至第四电磁阀的第二口;第四电磁阀的第三口连至第一水泵的进口;第三电磁阀的第二出口连至第四电磁阀的第四口;第二电磁阀的第二出口连至第二水泵的进口。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9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268262.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冷器悬挂系统,涉及中冷器悬挂技术领域。该中冷器悬挂系统包括与车身机架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于中冷器的后上方,第二安装板设于中冷器的一侧前方,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与中冷器连接的后上支撑机构,第二安装板上固定与中冷器连接的前上支撑机构与前下支撑机构,后上支撑机构、前上支撑机构与前下支撑机构的材质为铝合金。本发明在三个约束点通过三点悬挂来提供静刚度,为中冷器提供稳定支撑,锁定中冷器在整车坐标系中的位置,根据周边环境空间布置了悬挂系统的解耦和模态的隔频,避免了中冷器周边及整车出现的振动模态造成的共振现象,提高了中冷器悬挂系统的隔振、降噪隔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67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80031159.3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约书亚·A·拉莎 , 大卫·D·赫尔格森 , 亚历克斯·R·朔伊雷尔 , 史蒂文·R·弗兰克 , 史蒂芬·L·纳尔逊 , 杰弗里·I·彼得曼 , 欧文·J·迪金森 , 蒂莫西·J·吉斯 , 瑞安·K·勒沃尔 , 唐纳德·S·汉森
Abstract: 本文中示出的车辆是排座型动力户外车辆,该排座型动力户外车具有凹陷在上表面下方的车身后部分中的多用途床形部,该多用途床形部相对于车身后部分形成阶梯形部分并且具有大于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的最大侧向宽度、以及小于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的最小宽度,由此,可以将备用轮存储在多用途床形部的阶梯形部分上。如本文中示出的,多用途床形部被限定为可移除盆状件,该可移除盆状件可以从车身后部分移除。多用途床形部具有在其底板中被限定为向后成角度的沟槽,其中,多用途床形部具有从车辆的任何热源排走的排污口。车辆的座椅允许有纵向运动和倾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323393.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底护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数据;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底护板应处于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包括降低风阻模式、石击防护模式以及散热模式;基于所述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底护板进行变形,以基于变形后的底护板结构能够实现与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性能。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根据目标车辆的行驶数据适应性地确定目标车辆当前所适用的底护板的目标模式,从而根据目标模式控制底护板进行变形,在目标车辆的不同行驶状态下实现不同的功能,实现底护板的多重功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17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05683.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用具有过滤功能的风侧散热结构,包括:过滤结构、换热器、排气结构和蜗壳;换热器安装在蜗壳的前端,包括风侧通道和水侧通道,风侧通道采用泡沫金属散热器;过滤结构采用进口百叶窗结构,安装在换热器的风侧通道的进口处;进口百叶窗结构采用波浪式的结构;所述排气结构采用出口百叶窗结构,安装在换热器的风侧通道的出口处;出口百叶窗结构采用板式的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阻挡微小颗粒的沙尘,保障换热器在恶劣环境中的高效运行并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181831.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模式,其中,驱动模式用于表征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部件,动力部件包括动力电池、发动机或者驱动电机的至少之一;分别获取多个动力部件在驱动模式下的冷却液出口温度和预设热交换温度,并分别根据动力部件的冷却液出口温度与对应的预设热交换温度确定工作模式;根据工作模式控制热管理系统中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方向,以对热管理系统中的动力部件进行冷却或者预热。本申请能够使混合动力车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