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2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21060.7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与待检测车辆的底盘相对应的待处理热力图像;将待处理热力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目标检测模型中,以得到与待处理热力图像所对应的检测结果,其中,目标检测模型是基于对样本热力图像标注后训练得到的;在检测结果为存在着火标识的情况下,依据检测结果对待处理热力图像进行截图,得到预警图像;基于预警图像进行预警,以及,在确定预警图像对应于目标结果时,基于待处理热力图像更新目标检测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基于更新后的目标检测模型对采集到的待处理热力图像进行处理。本发明提高了对待检测车辆底盘进行着火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达到了及时预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57610.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B63B7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功率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试验样本数据集;试验样本数据集包括轴功率和第一影响因子;基于试验样本数据集对轴功率模型进行初始训练,得到初始训练好的轴功率模型的模型参数;通过实测数据对试验样本数据集进行递增处理,得到实测样本数据集;实测样本数据集包括第二影响因子;基于实测样本数据集和模型参数,对初始训练好的轴功率模型进行更新训练,确定更新后的轴功率模型。本发明有效的提升了轴功率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8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92388.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6Q10/10 , G06F16/21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数字化运营服务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该船舶数字化运营服务系统包括运营管理集成系统、船舶管理系统、船舶业务系统、运营服务系统和运营服务数据仓库,其中,运营管理集成系统用于单点登录船舶管理系统和船舶业务系统;运营服务系统用于获取第三方网站的应用信息,并将应用信息发送至运营管理集成系统中进行集成;运营服务数据仓库用于获取第三方网站和本地船舶的原始数据进行存储;船舶管理系统和船舶业务系统用于对运营服务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应用;本发明能够使船东所用的船舶数字化运营服务系统与服务商所用的第三方网站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的流动以达到整个产业链共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6657.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及船舶,该方法包括:获取并判断船舶最高位置处的被冷却设备的进口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压力值;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实际换热面积是否小于预设换热面积;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冷却淡水进口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冷却海水出口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若是,则确定冷却海水泵、冷却淡水泵和板式冷却器的开启数量均设置为一台;若上述任一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冷却海水泵、冷却淡水泵和板式冷却器的开启数量至少各为两台。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备的合理运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815398.X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目标综合优化决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在预设航行任务中的性能指标;其中,性能指标包括安全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和健康运维性能指标;根据性能指标建立船舶的目标函数;基于全船协同操纵控制模型和目标函数得到船舶的综合指标函数;根据综合指标函数生成船舶的优化决策,以使船舶按照优化决策航行。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船舶多目标综合优化决策理念,以使船舶做出操纵决策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兼顾各类性能指标,从而优化了船舶的航行决策,提高了船舶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18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577884.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H04N7/18 , H04L67/125 , G08B25/00 , G06V2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报警回传系统及方法,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船基子系统和岸基子系统;岸基子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视频核心模块、第一视频业务模块;船基子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视频核心模块、视频抓取设备和智能识别设备;视频抓取设备采集船舶的第一视频图像并发送至智能识别设备,如果存在异常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第一视频业务模块显示,第一视频业务模块根据报警信息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依次通过第一视频核心模块和第二视频核心模块发送至视频抓取设备,以返回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视频图像至第一视频业务模块进行显示,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第一视频图像并将异常的第一视频图像进行回传,从而实现岸基对船舶的远程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684489.4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船舶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船舶的预设航线标准;预设航线标准包括航线固定标准和航线非固定标准;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固定标准下的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为与航行任务耗费成本相关的模型;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非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非固定标准下的船舶航线和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船舶自身的情况进行船舶航行任务的最优规划,同时可以降低航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4489.4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船舶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船舶的预设航线标准;预设航线标准包括航线固定标准和航线非固定标准;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固定标准下的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为与航行任务耗费成本相关的模型;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非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非固定标准下的船舶航线和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船舶自身的情况进行船舶航行任务的最优规划,同时可以降低航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06181.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G06F16/25 , G06F16/215 , H04L29/06 , H04L29/08 , G08B2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船舶的数据分发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智能船舶技术领域,智能船舶的数据分发方法应用于智能船舶集成平台,通过获取不同的智能应用的数据需求信息,对各个智能应用的数据需求进行汇总;接收船舶采集设备发送的船舶状态数据;将船舶状态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需求信息将处理后的船舶状态数据分发至不同的智能应用。从而不需要各个智能应用自行采集数据,避免信号采集系统的重复建设,节约成本,并且可以满足多个智能应用同时采集数据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80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5665.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航线安全性确定方法、服务端、存储介质以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在目标船舶行驶过程中,根据目标船舶的当前位置和航行路线,确定目标船舶在剩余里程中的平均航速;其中,航行路线中包括多个航站点;根据平均航速和预设航速调整步长,确定至少一个调整航速;对于至少一个调整航速,根据调整航速和当前位置与多个未到达航站点的位置数据,确定与未到达航站点所对应的预估到达时刻;获取未到达航站点在相应预估到达时刻的预测气象数据,并根据预测气象数据确定航行路线的安全属性。本技术方案,达到了对航线安全性确定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