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行路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13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2558.7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航行路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多个待优化航段,并分别确定每个待优化航段对应的待优化参数;其中,所述待优化参数至少包括:航路点位置、航行速度和优化目标参数;对所述待优化航段对应的待优化参数进行参数寻优,确定所述待优化参数对应的目标航行参数;根据所述目标航行参数,分别确定每个所述待优化航段对应的目标航段,并根据多个目标航段确定目标航线。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确定船舶的航行路线时,通常只针对单一目标进行优化,容易出现确定出的航行路线无法适应复杂航行环境,影响综合收益的问题,可以将航线划分为多个航段,综合考虑不同航段的航行要素,权衡不同优化目标的重要性,提高确定出的航线的适用性,提高综合收益。

    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6657.3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及船舶,该方法包括:获取并判断船舶最高位置处的被冷却设备的进口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压力值;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实际换热面积是否小于预设换热面积;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冷却淡水进口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获取并判断板式冷却器的冷却海水出口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若是,则确定冷却海水泵、冷却淡水泵和板式冷却器的开启数量均设置为一台;若上述任一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冷却海水泵、冷却淡水泵和板式冷却器的开启数量至少各为两台。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备的合理运行方案。

    气缸异常爆发压力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98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5776.9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异常爆发压力的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设备运行时的实时监测数据;其中,实时监测数据包括实时监测的柴油机负荷数据和气缸爆发压力数据;将实时监测数据输入预先训练过的一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输出实时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和设备异常运行数据;当实时监测数据为设备异常运行数据时,进行设备异常告警。该方式中,通过构建一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实时检测气缸异常爆发压力并发出异常告警,从而提升气缸异常爆发压力的识别效率,进而提升船舶柴油机的使用安全。

    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829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684489.4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船舶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船舶的预设航线标准;预设航线标准包括航线固定标准和航线非固定标准;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固定标准下的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为与航行任务耗费成本相关的模型;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非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非固定标准下的船舶航线和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船舶自身的情况进行船舶航行任务的最优规划,同时可以降低航运成本。

    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829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4489.4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行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船舶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船舶的预设航线标准;预设航线标准包括航线固定标准和航线非固定标准;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固定标准下的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为与航行任务耗费成本相关的模型;如果预设航线标准为航线非固定标准,则基于预先建立的规划模型,对航线非固定标准下的船舶航线和航行影响因子进行最优规划。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船舶自身的情况进行船舶航行任务的最优规划,同时可以降低航运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