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5794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9737.5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制备技术,通过控制钢的冶炼成分和热轧工艺,获得全长无边裂热轧钢卷;提高冷轧开卷温度,保持带钢温度始终处于其脆性转变点以上;采用酸洗-五机架冷连轧工艺,合理分配冷轧各道次压下率,利用带钢轧制时所产生的加工热,实现冷连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与传统的单机架可逆轧机5道次轧制工艺相比,不仅冷轧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将近20倍,大幅度减少了设备、人员和生产原料的投入,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消除了热轧板的边裂现象,提高了热轧板的表面质量和产品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59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42.X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48 , B21B37/56 , B21B37/58 , B21B37/46 , B21B37/16 , B21B15/00 , B23K26/20 , C22C38/16 , B23P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电工钢的冷轧方法,包括对酸洗后的热轧板进行一次冷轧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脱碳退火、再结晶退火等常规工序,其特点是对酸洗前的热轧板进行头尾焊接,采用多机架轧机连续无头轧制,利用轧制过程中机械能转为热能使钢板温度升高实现温轧,各机架间的张力为100~300N/mm2,末台机架为30~80N/mm2;压下率为15%~30%,末台机架为5%~15%;轧机的出口速度≥500m/min,成品厚度为0.2~0.8mm。本发明采用多机架实现温轧,有效解决了边裂的问题;将未台机架作为成品道次机架,保证了钢带的表面质量;采用大张力轧制,可减少前滑区,使形变带增加。与单机架相比,延长了换辊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和板型质量。采用低硅钢过渡的头尾焊接方法有效解决了高硅电工钢焊接断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0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68304.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60 , C21C5/28 , C21C7/1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无取向电工钢的低成本生产方法,该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0.002%,Si:1.0%~1.7%,Mn:0.20%~0.80%,P:0.01%~0.10%,S≤0.001%,N≤0.002%,Ti≤0.001%,Nb≤0.002%,V≤0.002%,Als:0.20%~1.0%,Sb:0.10%~0.20%;通过成分调整提升电阻率,降低涡流损耗;加入偏聚元素,优化产品织构;控轧控冷实现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完全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连退工艺使成品板再结晶组织和织构最优化,把磁性能提升到同类别常化材水平以上,最终实现去常化工序的高效材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24981.0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6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蚀高效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为Si:0.5%~3.35%,Als:0.25%~1.5%,Mn:0.15%~1.0%,C≤0.0027%,S≤0.0015%,N≤0.0015%,Nb+V+Ti≤0.0035%,La:0.06%~0.15%,Cu:0.08%~0.50%,Sn和/或Sb:0.035%~0.15%,P:0.012%~0.15%,B:0.002%~0.010%;余量为Fe及杂质。钢坯经热轧、冷轧后进行连续退火。本发明在现代主流生产工艺条件下,基于提升钢质洁净度,同时添加多种有益元素,发挥各元素的复合及协同作用,生产出电磁性能优异、具备耐蚀特性的硅钢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6278.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34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4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规格高强度低矫顽力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领域。钢质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5%,Si为1.8%~2.4%,Mn为0.18%~0.8%,Al为0.15%~0.8%,S≤0.01%,P≤0.03%,N≤0.005%,Nb≤0.005%,V≤0.01%,Ti≤0.01%,Ni≤0.1,Cr≤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所述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连续退火→重卷。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磁极化强度性能、矫顽力性能、低铁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953170.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60 , C21C7/00 , C21C7/10 , C21C7/068 , C21C7/06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连轧法生产无取向高硅钢的方法,RH真空脱碳处理后,铝脱氧及部分铝合金化,合金化后大罐钢水净循环大于3次或大于5分钟;熔炼合格钢水至连铸开浇前静置时间大于二十分钟;控制过热度5~15℃;采用电磁搅拌,控制等轴晶比例45%以上;3)热轧工序板坯装炉温度大于750℃;常化使晶粒尺寸在90~110μm范围内;连续退火炉加热段温度设定950~1150℃,均热段温度设定900~1050℃,全氮气干气氛保护,控制晶粒尺寸120~170μm。生产全过程中的热履历参数控制,充分发挥设计的微合金元素功能,改变析出物的组成、大小、形态及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083171.1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27%、Si3.10%~3.35%、Als0.80%~1.2%、Mn0.20%~0.85%、P≤0.050%、S≤0.0020%、N≤0.0020%、Ti≤0.0020%、V≤0.0020%、Nb0.005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无取向硅钢薄带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制造,其强度高,中高频电磁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53170.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60 , C21C7/00 , C21C7/10 , C21C7/068 , C21C7/06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连轧法生产无取向高硅钢的方法,RH真空脱碳处理后,铝脱氧及部分铝合金化,合金化后大罐钢水净循环大于3次或大于5分钟;熔炼合格钢水至连铸开浇前静置时间大于二十分钟;控制过热度5~15℃;采用电磁搅拌,控制等轴晶比例45%以上;3)热轧工序板坯装炉温度大于750℃;常化使晶粒尺寸在90~110μm范围内;连续退火炉加热段温度设定950~1150℃,均热段温度设定900~1050℃,全氮气干气氛保护,控制晶粒尺寸120~170μm。生产全过程中的热履历参数控制,充分发挥设计的微合金元素功能,改变析出物的组成、大小、形态及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8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549817.7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降低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边部粘结缺陷的隔离剂,该隔离剂是在氧化镁粉剂中添加占总质量百分比0.20%~2.00%的炭质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降低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边部粘结缺陷的隔离剂,通过粒度、渣系组成调整、高温渣系隔离剂的选择,达到既保证钢卷高温净化退火工艺需求,又降低边部粘结缺陷产生,提高取向硅钢成材率及综合质量指标。本发明的实施使高温热处理生产中粘结率降低30%~5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71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031152.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硅钢生产中改进产品边部质量的轧制方法,粗轧前采用定宽压力机,在板坯进入粗轧前一次性侧压控制;定宽压力机加工板坯边部的模块采用一定凸度模式,控制板坯侧面呈现凹面状,抵消板坯楞角在之后的粗轧过程中侧面翻平宽展,以及增加侧压变形深入程度,避免平面双鼓型缺陷产生;在不改变企业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不增加铸坯清理、不改变结晶器结构的基础上,在热轧粗轧过程中进行装置和方法的微小调整,控制缺陷在边部的部位,减少最终切除量或在产品生产工艺中必需切除的范围内,提高产品收得率;同时放宽板坯宽度规格,方便于生产组织并提高铸机产量,通过热轧一定方式的定宽轧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