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0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87043.8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嘉兴学院
IPC: C07B35/06 , C07C37/00 , C07C39/24 , C07C39/38 , C07C45/65 , C07C47/565 , C07C201/12 , C07C205/22 , C07C67/317 , C07C69/84 , C07C41/24 , C07C43/23 , B01J31/0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脱去芳环上溴原子的新方法,该方法包含:将具有如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在催化剂、氢源、三乙胺和有机溶剂中,于惰性气氛、90~110℃下密闭反应,生成具有如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在式(Ⅰ)、式(Ⅱ)中,R1为富电子基团,R2为氢原子、硝基、甲酰基或酮羰基;催化剂为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和双二亚苄基丙酮钯;氢源为甲酸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实现选择性脱溴的问题。本发明优先脱去位阻较小的“裸露”溴原子,其他位置溴原子、富电子基团和易被还原的基团均不受影响,钯催化的TBD‑甲酸酯体系可循环高效使用,且副产物少,不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26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2455.3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阜阳欣奕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37/05 , C07C39/38 , C07C213/00 , C07C215/86 , C07C51/09 , C07C65/24 , C07C67/31 , C07C69/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羟基‑7‑氟‑1‑萘酚的合成方法,包括将4‑羟基‑6‑氟‑2‑萘甲酸甲酯的羟基进行苄基保护,然后将产物的酯基水解成羧基,得到水解产物;将水解产物、叠氮磷酸二苯酯、三乙胺和甲苯混合,加热预定时间后,加入盐酸并持续加热进行重排,得到重排产物;将所述重排产物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然后加热反应产物进行重氮基的羟基化,反应完毕,得到3‑羟基‑7‑氟‑1‑萘酚。本申请提供的合成方法,以通过原料、路线的选择获得得率高、成本低的效果;提供的中间体性能稳定,可以作为成品买卖,为3‑羟基‑7‑氟‑1‑萘酚的合成、G12D抑制剂的合成降低了制备门槛。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53973.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菏泽学院
IPC: C07B41/02 , C07C37/11 , C07C39/14 , C07C39/38 , C07C67/293 , C07C69/16 , C07C41/30 , C07C43/23 , C07C45/45 , C07C49/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萘酚类化合物的连续合成方法,以容易获得的芳基乙酰氯和炔为起始原料,使用价格低廉的Lewis酸做催化剂,在微反应器中进行分子间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和分子内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经后处理后得到2‑萘酚类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步骤简洁、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且无需分离中间体,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反应的放大可以安全高效的实现,几乎无放大效应,非常适合于2‑萘酚类化合物的规模化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4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299770.1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遵义医科大学
Abstract: 一种由取代苯酚氧化偶联制备联苯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取代苯酚为原料,在氧气或空气条件下加入丁二酮、酸及溶剂后,由可见光照射即可高效率地制备联苯二酚类化合物。该方法为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材料科学中化学结构的双酚片段合成提供一种无需额外添加剂、不使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氧气或空气条件下,以廉价的丁二酮为光敏剂,在廉价易得的溶剂中由可见光诱导,高选择性地将取代苯酚氧化偶联制备联苯二酚类化合物。整个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底物适用性广、产率高、操作简便、无爆炸风险,和以往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36811.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13/79 , C07D213/803 , C07D215/48 , C07D471/04 , C07F7/18 , B01J31/22 , C07B53/00 , C07C37/11 , C07C39/14 , C07C39/38 , C07C28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配位单元的联萘轴手性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络合物和其在不对称合成手性联萘酚衍生物、联萘胺衍生物和联萘酚胺衍生物中的应用。该含配位单元A的联萘轴手性配体具有以下通式(Ⅰ)的结构:配位单元A选自通式1a、通式1b、通式1c以及通式1d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含配位单元的联萘轴手性配体与过渡金属铜盐在反应体系中形成催化剂,催化联萘酚(BINOL)、联萘酚胺(NOBIN)和联萘胺(BINAM)及其衍生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到优秀的收率和良好到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和反应底物的普适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属于不对称合成化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620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546413.5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南阳师范学院
IPC: C07C37/14 , C07C39/225 , C07C39/23 , C07C39/38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基炔烃氢芳基化制备二取代烯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端基炔烃、2‑萘酚、催化剂L1AuCl、NaBARF、和溶剂混合于反应瓶中,在15‑25℃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纯化,得到二取代烯烃。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纯度高,端基炔烃可耐受诸多官能团,反应普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56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75706.5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7C39/12 , C07C39/15 , C07C39/38 , C07C43/23 , C07C69/54 , C07C69/653 , C07D309/12 , C09K19/12 , C09K19/14 , C09K19/16 , C09K19/18 , C09K19/20 , C09K19/24 , C09K19/30 , C09K19/32 , C09K19/34 , C09K19/38 , C09K19/54 , C07C67/08 , G02F1/13 ,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PSA型或PSVA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包含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速度充分快,且使用其的元件没有因预倾角的变化所导致的显示不良、或者显示不良极少,具有充分的预倾角,响应性能优异。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1种或2种以上通式(I-Np)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同时,提供一种使用它们的液晶显示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668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72182.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江苏三美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7/269 , C07C22/08 , C07C41/30 , C07C43/225 , C07D295/073 , C07C45/68 , C07C47/55 , C07C49/80 , C07C67/343 , C07C69/78 , C07C315/04 , C07C317/14 , C07C253/30 , C07C255/35 , C07C29/32 , C07C33/46 , C07F7/08 , C07F5/04 , C07C37/18 , C07C39/38 , C07D215/12 , C07D217/14 , C07D217/02 , C07D209/08 , C07F7/10 , C07D263/57 , C07C69/675 , C07D279/06 , C07D209/26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氟乙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直接利用廉价丰富的工业原料2-氯-1,1,1-三氟乙烷和卤代物为原料,来合成三氟乙基类化合物,在采用便宜易得的碱金属镍盐催化剂和吡啶类配体的催化体系作用下,在极性溶剂中搅拌,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50℃-90℃,反应时间为12-24h生成三氟乙基类化合物,实现三氟乙基向芳环基团或杂环芳基的高效引入,从而制备获得三氟乙基类化合物。本方法不仅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洁、原料和催化剂成本低,而且底物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规模易于扩大、产物分离简单,具有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4832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41952.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C07C37/14 , C07C39/15 , C07C39/38 , C07C201/12 , C07C205/20 , C07D33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三芳基甲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对亚甲基苯醌或其衍生物和2-羟基萘酚为原料,(C4H12N2)2[BiCl6]Cl·H2O为催化剂,于室温、二氯甲烷溶剂条件下,一步反应制得不对称三芳基甲烷衍生物。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催化剂活性高且可以多次回收重复使用;底物范围宽,生产成本低;目标化合物产率高;环境友好,工业生产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542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10591203.7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宁波杰尔盛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6‑溴‑2萘酚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2‑萘酚和溴代盐混合至反应器中;S2、将醋酸溶液加入到S1下的反应器中;S3、滴加氧化剂并搅拌,滴毕后保温反应,获得中间体溶液;S4、将反应器升温至定值,向S3中的中间体溶液加入纳米Pd/Fe,并充入氮气,温度和压力控制在定值进行反应;S5、将反应器降温,向S4后的反应器中加入纯水进行稀释,静止一段时间结晶;S6、将S5中所得结晶体过滤,洗涤,投入醋酸溶液重结晶,将重结晶体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成品。一方面提高了原子的利用率,防止了反应对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另一方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公用工程要求比较低而反应速率较快,所得到的最终产物纯度和收率都比较高,所以适合工业大量生产。
-
-
-
-
-
-
-
-
-